唐寶民
袁盎是西漢文帝時的大臣,個性剛直,見到不合理的事就會批判。當(dāng)時文帝喜愛丞相周勃,待他很恭謹。因此周勃總是一副志得意滿的樣子,對文帝很無禮。袁盎覺得不成體統(tǒng),就問文帝:“丞相是什么樣的人?”“是國家的重臣?!痹粨u頭:“丞相只是功臣,不是什么重臣。國家的重臣是主在臣在、主亡臣亡。呂后當(dāng)政時,周丞相擔(dān)任太尉,卻不想法匡扶挽救劉氏江山。呂氏過世,大臣們一起誅滅諸呂,周丞相恰好掌握兵權(quán),所以才能順勢成功,因此他只能算是功臣,算不上是重臣。陛下身為九五之尊,對他過于禮敬,這是不合禮法的。”文帝認為很有道理,對周勃的態(tài)度逐漸嚴肅起來。周勃為此對袁盎懷恨在心。
袁盎
幾年后,周勃被誣告謀反,文帝將他逮捕入獄。王公大臣們都知道周勃是被陷害的,但沒人敢替他說話。這時袁盎站了出來,公開為周勃申辯。在袁盎的力爭下,案子出現(xiàn)了轉(zhuǎn)機,周勃最終被無罪釋放。周勃得知自己的獲釋是因為袁盎在其中斡旋出力,不禁感動萬分,從此與袁盎冰釋前嫌,成了知己。
袁盎在與人相處中,對事不對人。能夠始終以公正持平的態(tài)度對待他人,這就是袁盎的人格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