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涵,李天牧,李曉達
1.首都醫(yī)科大學 附屬復興醫(yī)院腫瘤內科,北京100038;2.民航總醫(yī)院 外一科,北京100123
microRNA(miRNA)是一類18~22 個核苷酸的非編碼小RNA,通過與mRNA 完全或不完全互補使靶mRNA 降解或抑制其翻譯,廣泛參與體內眾多生理和病理過程。在已發(fā)現(xiàn)的miRNA 中,miR-21 由于在眾多疾病中表達異常而引起醫(yī)學界重視。miR-21 在多種惡性腫瘤中表達上調,并通過復雜的調控參與腫瘤的發(fā)生、發(fā)展[1-4],這預示miR-21 對癌癥的診斷與治療具有重要研究價值。miR-21 由染色體17q23.2 脆性位點FRA17B上的單基因編碼,含22 個核苷酸,從約3400 個核苷酸的前轉錄本體中分離出來。miR-21 的加工過程與大多數(shù)miRNA 一樣,都是經(jīng)由初始miRNA(pri-miRNA)到miRNA 前體(pre-miRNA),最終被切割形成成熟miRNA。miR-21 基因所在的17q染色體區(qū)域的擴增與包括乳腺癌在內的許多腫瘤有關。但在許多miR-21 增高的癌組織中編碼它的基因并沒有擴增[5],所以癌組織中miR-21 高表達與其基因的擴增并無明確聯(lián)系,提示miR-21表達失調可能與轉錄或轉錄后調節(jié)有關。換句話說,到目前為止,miR-21 在腫瘤組織中的高豐度存在尚無明確機制。
近年來,RNA 結合基序(RNA binding motif,RBM)受到廣泛關注[6],其中RBM5 被認為是潛在的肺癌抑制基因[7],為肺癌的早期診斷、靶向治療及化療耐藥帶來了新希望。因此,更多研究者開始探索RBM 家族其他成員與腫瘤的相關性。而同屬RBM 的RBM10 與RBM5 結構相似[7],具有高度同源性,昭示其作為潛在抑癌基因的潛力。然而RBM10 到底是抑癌還是促癌,目前存在很大爭議[8-12]。我們以乳腺癌細胞為模型,揭示了RBM10的異常表達以及與miR-21 間的關系,從另一個角度展示了RBM10 在乳腺癌細胞中的生物學功能。
人乳腺癌細胞MCF-7、MDA-MB-231 和永生化的人乳腺正常上皮細胞MCF-10A(中國醫(yī)學科學院基礎醫(yī)學研究所細胞資源中心);胎牛血清、DMEM 和DMEM/F12培養(yǎng)基、LipofectAMINE 2000轉染試劑(Invitrogen 公司);人表皮細胞生長因子、氫化可的松、胰島素(Sigma 公司);NC-siRNA、RBM10-siRNA(上海吉瑪公司);All-in-One miR?NAqRT-PCR 檢測試劑盒(GeneCopoeia 公司);兔抗人RBM10 一抗(Abcam 公司);兔抗人GAPDH一抗、HRP 標記羊抗兔二抗(中山金橋公司)。
篩選條件如下:①Cancer Type:Breast Can?cer;②Gene:RBM10;③Data Type:mRNA;④Sam?ple Type:Clinical Specimen;⑤Analysis Type:Can?cer vs.Nomial Analysis;⑥臨界值設定條件:Pvalue<1E-4,fold change>2,gene rank=top 10%。選擇柱狀圖展示結果。
利用starBase 泛癌分析平臺(http://starbase.sy?su.edu.cn/panCancer.php)挖掘來自癌癥基因組圖譜(TCGA)的不同癌癥類型的mRNA 或miRNA 表達譜。
MCF-7 和MDA-MB-231細胞采用DMEM 培養(yǎng)基、MCF-10A 細胞采用DMEM/F12 培養(yǎng)基(添加10%胎牛血清、10 μg/mL 胰島素、500 ng/mL 氫化可的松、20 ng/mL 表皮生長因子、100 U/mL 青霉素、100 mg/L 鏈霉素),在37℃、含5% CO2孵箱中培養(yǎng)。調整細胞密度,接種無菌6 孔板,每孔約1×106細胞。待其生長至80%融合時,按Lipo?fectAMINE 2000 脂質體轉染試劑盒說明書進行操作,轉染20 nmol/L siRNA 或miRNA 到細胞中,分別作為轉染組(RBM10-si)和陰性對照組(NC)。siRNA 及miRNA 序列包括NC-siRNA(正義鏈)(5′-UUGUACUACACAAAAGUACUG-3′)、RBM10-siRNA(正義鏈)(5′-ACCGGGACAUGGACUACCG dTdT-3′)、NC mimic(5′-CAGUACUUUUGUGUAG UACAA-3′)、miR-21-5p(5′-UAGCUUAUCAGAC UGAUGUUGA-3′)。
按照說明書,用TRIzol 提取細胞總RNA。采用2 μg 總RNA 進行反轉錄,qPCR 檢測目的基因及pri-miRNA 的相對含量,GAPDH 為內參。利用All-in-One miRNA qRT-PCR 檢測試劑盒檢測成熟miRNA 和pre-miRNA 的相對含量,U6 為內參。使用引物序列包括miR-21(正向:5′-TAGCTTAT CAGACTGATGTTGA-3′;反向:5′-GCGAGCACAG AATTAATACGAC-3′)、RBM10(正向:5′-CTTCGC CTTCGTCGAGTTTAG-3′;反向:5′-GCTTGGGGTC ACTGTAGTGC-3′)、GAPDH(正向:5′-GGTGGTC TCCTCTGACTTCAA-3′;反向:5′-GTTGCTGTAGC CAAATTCGTTGT-3′)、U6(正向:5′-CTCGCTTCG GCAGCACA-3′;反 向:5′-AACGCTTCACGAATTT GCGT-3′)。
收集細胞,加人適量RIPA 裂解液[50 mmol/L Tris-HCl(pH8.0),150 mmol/L NaCl,1% NP-40,1%去氧膽酸鈉,1 mmol/L EDTA,0.1% SDS,0.2 mmol/L PMSF,1 μg/mL 蛋白酶抑制劑],于冰上裂解10 min,4℃、12 000 r/min 離心20 min,收集上清,用BCA 法測定蛋白質濃度,用12% SDSPAGE 分離蛋白;轉膜至PVDF 膜,用1×TBST 配制5%的脫脂奶粉封閉1 h,按要求稀釋一抗,室溫孵育2 h,1×TBST 洗4 次,每次10 min,室溫孵育山羊抗兔帶HRP 標記的IgG(1∶8000 稀釋),洗膜5 次,每次10 min,用增強發(fā)光液在化學發(fā)光成像系統(tǒng)中發(fā)光顯色。
取對數(shù)生長期的細胞,制備單細胞懸液,以5×105/孔接種于6 孔板,37℃培養(yǎng)過夜后,進行實驗處理。繼續(xù)培養(yǎng)24 h,消化細胞制備單細胞懸液,稀釋為2×105/mL,每種細胞種3 個小室,每個小室中加入200 μL 細胞,在24 孔板中加入500 μL 含10%胎牛血清的培養(yǎng)基作為下液,將Tran?swell 小室放入孔中,繼續(xù)培養(yǎng)12~24 h 取出小室;用棉簽擦去小室內表面上未穿膜的細胞,甲醇固定15 min,DAPI 染核10 min,用PBS 洗3 次;于熒光顯微鏡下觀察,不同視野下計數(shù)細胞,共計數(shù)5個視野,統(tǒng)計結果。
將凍存于-80℃冰箱的Matrigel 于4℃過夜(24 h)使其變成液態(tài)。取300 μL 無血清培養(yǎng)基,加入60 μL(或50 μg/每室)Matrigel,4℃混勻,加入Transwell 小室各100 μL(3 個室),在37℃培養(yǎng)箱中孵育4~5 h 至基質膠形成固態(tài),其余步驟同細胞遷移實驗。
將細胞接種于12 孔板,37℃、5% CO2下培養(yǎng)24 h。用放線菌素D(10 mg/L)處理細胞,分別于0、4、8、12 和24 h 從細胞中分離總RNA,RT-qP?CR 檢測miRNA 的相對豐度。
用SPSS-16.0 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數(shù)據(jù)比較采用t檢驗分析和方差分析,多重比較用LSD-t檢驗。P<0.05 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同時用Oncomine 和starBase 數(shù)據(jù)庫分析RBM10 在乳腺癌中的表達數(shù)據(jù)。2 個數(shù)據(jù)庫的分析結果一致,顯示RBM10 在乳腺癌中的mRNA 相對水平顯著高于癌旁組織或正常對照組織(圖1A、B)。用starBase 數(shù)據(jù)庫分析miR-21 在乳腺癌中的表達情況,結果顯示miR-21 也在乳腺癌組織中高表達(圖1C),且miR-21 與RBM10 呈共表達正相關趨勢(圖1D)。
以人乳腺癌細胞MCF-7、MDA-MB-231 及人正常乳腺上皮細胞MCF-10A 為細胞模型,用實時定量PCR 檢測RBM10 及miR-21 在不同細胞中的表達差異。結果顯示RBM10 和mIR-21 在2 種乳腺癌細胞中相對于MCF-10A 細胞均呈顯著高表達(圖2),與其在乳腺癌組織中的表達趨勢一致。
圖1 利用數(shù)據(jù)庫分析RBM10 和miR-21-5p 在乳腺癌組織中的表達
圖2 實時定量PCR 檢測RBM10 和miR-21 在MCF-7、MDA-MB-231 和MCF-10A 細胞中的相對表達(*P<0.05)
在MCF-細胞7 中轉染RBM10 siRNA 后,能夠特異下調RBM10 mRNA 和蛋白表達水平(圖3)。同時,隨著RBM10 表達下調,MCF-7 細胞增殖減慢(圖4A),遷移和侵襲能力也受到抑制(圖4B、C)。但是,如果在利用siRNA 下調RBM10 的同時轉染miR-21,上述對MCF-7 細胞的抑制效應被部分減弱(圖4B、C)。這些結果揭示了RBM10參與調控乳腺癌細胞的增殖、侵襲與遷移,同時發(fā)生的調節(jié)通路與miR-21 密切相關。
圖3 RBM10 siRNA 對RBM10 的敲低效應
圖4 RBM10 參與調控乳腺癌細胞的增殖、侵襲與遷移
用RBM10 siRNA 處理MCF-7 細胞后,miR-21 的相對含量隨之下調(圖5A)。進一步檢測發(fā)現(xiàn),miR-21 的初始轉錄本(pri-miR-21)和前體(pre-miR-21)并沒有受RBM10 含量變化的影響(圖5B、C)。用放線菌素D 處理細胞進行RNA 穩(wěn)定性檢測實驗,結果顯示RBM10 被siRNA 下調后,miR-21 成熟體的穩(wěn)定性顯著下降(圖5D)。至此,上述實驗結果揭示RBM10 通過調控miR-21 成熟體的穩(wěn)定性影響miRNA-21 的相對含量。
RBM 是新近發(fā)現(xiàn)的結構功能相似的RNA 結合蛋白基序家族,是由HUGO 基因命名委員會正式命名的RRB/RBM/RNP 蛋白的亞群。研究顯示RBM 可與RNA 結合,與mRNA 的剪接、翻譯和穩(wěn)定性有關,尤其在調控凋亡細胞中的重要作用受到廣泛關注。RBM 的主要結構包括被稱為RNA識別基序的RRM、一個共同序列RNA 結合域(CS-RBD)、核糖蛋白域(RNP)和一個RNP 共同序列(RNP-CS)。這些結構有助于RBM 蛋白參與前mRNA 的處 理、mRNA 的拼 接 和mRNA 的穩(wěn) 定性翻譯。
圖5 RBM10 影響miR-21 的穩(wěn)定性
隨著研究的進展,RBM 成員越來越多,研究得較多的主要有RBMY、RBM3、RBM5、RBM6、RBM10、RBM12 及RBM15。其 中RBM10 和RBM5都具備D111/G-補片和一個鋅指結構,提示2 種蛋白之間結構的高度重疊性[6]。目前認為RBM5參與多種細胞生物功能,同時也與腫瘤的生長、發(fā)展密切相關,被認為是潛在的腫瘤抑癌基因,是一種分布于細胞核,具有識別、結合mRNA 功能的蛋白,可參與機體內mRNA 翻譯、基因表達調控,以及調控細胞增殖和細胞周期,而目前發(fā)現(xiàn)它最重要的特征是通過調控凋亡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13-15]。對RBM10 的研究相對較少。最初發(fā)現(xiàn)RBM10 在部分腫瘤中存在突變,于是將突變與腫瘤相關聯(lián),揭示了RBM10 作為腫瘤抑制因子的相關作用。然而近期越來越多的研究卻表明RBM10 的促癌作用[20-21]。這些截然相反的實驗結果提示我們不僅要深入了解RBM10 表達的下游后果,還要確定負責調節(jié)RBM10 本身的機制,對RBM10 的功能研究不能脫離具體環(huán)境。
本研究以乳腺癌為模型,通過Oncomine 和starBase 數(shù)據(jù)庫首先分析了RBM10 和miR-21 在乳腺癌中的高表達,隨后在乳腺癌細胞中證明了它們的共表達相關性,進一步揭示了RBM10 通過調控miR-21 的穩(wěn)定性影響乳腺癌細胞的增殖、遷移與侵襲能力。
RBM10 作為一個RNA 結合蛋白,是否與miR-21 直接相互作用?RBM10 與miR-21 的調控模式在其他腫瘤中是否存在?RBM10 的其他家族成員是否也具有調控miRNA 的能力?這些問題都需要進一步深入研究,以便揭示miRNA 調控網(wǎng)絡的復雜性和RBM 家族的功能多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