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艷, 劉海隆, 林哲敏, 曹宗喜, 譚樹義
(1.海南省農業(yè)科學院畜牧獸醫(yī)研究所,海南???571100;2.海南省熱帶動物繁育與疫病研究重點實驗室,海南海口 571100)
豬傳染性胸膜肺炎(porcie contagious pleuropneum,簡稱PCP)是由胸膜肺炎放線桿菌(Actinobacilluspleuropneumoniae,APP)引起的一種以肺臟出血、壞死及胸膜纖維素性粘連為特征的呼吸道疾病,在世界各地廣泛流行,給養(yǎng)豬業(yè)帶來巨大經濟損失,是國際公認的危害現(xiàn)代養(yǎng)豬業(yè)的5大疾病之一[1-2]。近些年來,隨著規(guī)模化、集約化養(yǎng)豬業(yè)的興起,該病的流行呈迅速上升趨勢。筆者經血清學調查發(fā)現(xiàn),海南省規(guī)模豬場豬傳染性胸膜肺炎的抗體陽性率達到37.65%(436/1 286)[3]。因此,該疾病需要引起養(yǎng)豬業(yè)的高度關注。
合理接種疫苗是控制該病的有效措施之一,然而仔豬如何才能獲得有效的免疫,關鍵在于排除母源抗體干擾,確定合適的首免日齡??偹苤绻胸i的母源抗體水平過高,接種豬傳染性胸膜肺炎疫苗后疫苗會被母源抗體中和,使仔豬產生不了抗體,得不到應有的保護;母源抗體過低接種疫苗,仔豬在免疫空白期則易受環(huán)境中胸膜肺炎放線桿菌的侵襲。因此,本研究于2015年2月檢測了產前接種豬傳染性胸膜肺炎疫苗的母豬所產仔豬在不同日齡的豬傳染性胸膜肺炎母源抗體水平,旨在為豬場豬傳染性胸膜肺炎免疫程序的制定,特別是首免日齡的確定提供依據(jù)。
以經ApxlV ELISA試劑盒檢測為陰性的18頭健康經產杜長大三元雜交母豬及其所產18窩仔豬(每窩用4頭,共計72頭)作為試驗動物,由海南澄邁新華達豬場提供。
豬傳染性胸膜肺炎三價滅活疫苗(Ⅰ、Ⅱ、Ⅶ型)(批號140704,武漢科前動物生物制品有限責任公司),豬傳染性胸膜肺炎三價滅活疫苗(Ⅰ、Ⅱ、Ⅶ型)(批號1410005,中牧實業(yè)股份有限公司)。
豬胸膜肺炎放線桿菌ApxIV-ELISA抗體檢測試劑盒,購自武漢科前動物生物制品有限責任公司,批號為141004;豬胸膜肺炎放線桿菌(1-9-11型)抗體檢測試劑盒,豬胸膜肺炎放線桿菌(4-7型)抗體檢測試劑盒,豬胸膜肺炎放線桿菌(Ⅱ型)抗體檢測試劑盒,購自法國ID-VET公司。
1.4.1試驗分組選取健康經產母豬隨機分為3組進行雙盲試驗,A組(武漢科前豬傳染性胸膜肺炎三價滅活疫苗組)、B組(中牧豬傳染性胸膜肺炎三價滅活疫苗組)、C組(非免疫對照組),每組6頭。母豬所產仔豬的組別同母豬,即A組母豬所產的仔豬歸為A組,B組母豬所產的仔豬歸為B組,以此類推。
1.4.2試驗母豬免疫A、B 2個試驗組的母豬,分別于產前6周和產前2周按照疫苗廠商提供的免疫途徑和劑量免疫接種,C組母豬在產前6周和產前2周頸部肌肉注射2.0 mL生理鹽水。
1.4.3試驗仔豬采血及抗體檢測試驗母豬于二免后14 d耳靜脈采血分離血清;試驗仔豬分別于10、20、28、35、42、50、60和70日齡通過前腔靜脈采血并分離血清。
按照ApxIV-ELISA抗體檢測試劑盒說明書進行檢測,在630 nm處測量和記錄樣品和對照的吸光度。檢測結果的判定標準:S(樣品孔D630 nm)≥P(陽性對照孔D630 nm)×0.25,判為陽性;如果S
棄去經ApxIV-ELISA抗體檢測為陽性的血清,陰性血清按照豬胸膜肺炎放線桿菌ELISA抗體檢測試劑盒說明書進行檢測,在450 nm 測量和記錄樣品和對照的吸光度。檢測結果的判定標準為:S/P<0.3為陰性;S/P≥0.4為陽性;0.3≤S/P<0.4為可疑。
試驗結果以“平均值±標準差”表示,用SPSS 17.0統(tǒng)計軟件對試驗數(shù)據(jù)進行方差分析。
經豬胸膜肺炎放線桿菌抗體檢測試劑盒檢測后,不同廠家生產的豬傳染性胸膜肺炎疫苗在二次免疫后14 d均能產生合格的免疫抗體。
經ApxIV-ELISA抗體檢測,對照組有3頭仔豬血清呈陽性,其余試驗豬均呈陰性(表1)。
由表2、表3可知,試驗仔豬在10日齡時均可獲得Ⅰ型胸膜肺炎放線桿菌抗體(抗體陽性率均為100.00%),大部分仔豬可獲得Ⅶ型胸膜肺炎放線桿菌抗體(抗體陽性率為91.67%、83.33%),且抗體均維持在較高水平。但是,隨著仔豬日齡的增長,抗體水平和陽性率整體上持續(xù)下降。其中,Ⅰ型胸膜肺炎放線桿菌抗體在A組仔豬42日齡、B組仔豬50日齡時,處于抗體保護臨界值(40%),抗體陽性率低于合格率(70%);至70日齡,所有仔豬的Ⅰ型胸膜肺炎放線桿菌抗體全部轉陰。Ⅶ型胸膜肺炎放線桿菌抗體在試驗仔豬28日齡時已略低于抗體保護臨界值,抗體陽性率低于合格率;至60日齡,所有仔豬的Ⅶ型胸膜肺炎放線桿菌抗體全部轉陰。Ⅱ型胸膜肺炎放線桿菌抗體僅在B組的9頭10日齡仔豬體內被檢測到,抗體陽性率為37.50%,且隨著仔豬日齡的增長呈下降趨勢,至35日齡所有仔豬的Ⅱ型胸膜肺炎放線桿菌抗體全部轉陰。
表1 試驗豬PCP的情況統(tǒng)計
注:同列數(shù)據(jù)后不同小寫字母表示差異顯著(P<0.05)。
表2 不同日齡試驗仔豬胸膜肺炎放線桿菌抗體水平
注:同日齡同型抗體不同組間標有不同小寫字母表示差異顯著(P<0.05)。下表同。
表3 不同日齡試驗仔豬胸膜肺炎放線桿菌抗體陽性率
由于豬傳染性胸膜肺炎的治療難度較大,多數(shù)情況難以完全治愈,目前最為有效的辦法就是進行免疫預防[4]。研究發(fā)現(xiàn),仔豬首次免疫時間的確定除了要考慮疫病的流行情況外,主要取決于仔豬的母源抗體水平[5-6]。母源抗體的被動免疫對新生動物十分重要,既能保護幼齡動物免受病原菌侵襲,又具有干擾疫苗免疫的副作用。當母源抗體過高時進行接種,中和疫苗抗原,使抗體上升不明顯,不能產生免疫效果,甚至會引起免疫失敗[7-8]。因此,在首免前對仔豬進行母源抗體檢測尤為重要。
本試驗發(fā)現(xiàn),免疫合格的試驗母豬所產仔豬在10日齡時均可獲得較高水平的Ⅰ型胸膜肺炎放線桿菌抗體,絕大部分仔豬可獲得Ⅶ型胸膜肺炎放線桿菌抗體,少數(shù)仔豬可獲得Ⅱ型胸膜肺炎放線桿菌抗體。但是,試驗仔豬所產生的各型胸膜肺炎放線桿菌母源抗體的水平和消長規(guī)律存在差異。如Ⅰ型豬胸膜肺炎放線桿菌抗體在42~50日齡時,處于抗體保護臨界值,抗體陽性率低于合格率,故仔豬的首免時間應確定在42~50日齡。Ⅶ型胸膜肺炎放線桿菌抗體在試驗仔豬28日齡時已略低于抗體保護臨界值,抗體陽性率低于合格率,故仔豬的首免時間應確定在28日齡左右。雖然仔豬中有檢測到Ⅱ型胸膜肺炎放線桿菌抗體,但其水平較低,不能對仔豬起到較好的保護作用,還須深入研究以獲得免疫效果較好的Ⅱ型豬胸膜肺炎疫苗。
由于目前市場上常售的豬傳染性胸膜肺炎疫苗一般多為二價和三價疫苗(Ⅰ、Ⅱ、Ⅶ型或Ⅰ、Ⅶ型),且豬場豬傳染性胸膜肺炎常為多血清型胸膜肺炎放線桿菌感染,故需針對性地同時免疫多價豬傳染性胸膜肺炎疫苗。但從試驗結果可以看出,Ⅰ、Ⅱ、Ⅶ型豬傳染性胸膜肺炎疫苗適宜的首免時間并不相同,且不同廠家的疫苗免疫母豬后,仔豬獲得的母源抗體水平和消長也存在差異。這就要求養(yǎng)豬者必須了解其豬場豬傳染性胸膜肺炎的血清型及仔豬的母源抗體水平,根據(jù)豬場的實際情況來選擇適宜的疫苗和免疫程序,才能減少免疫失敗,有效防控豬傳染性胸膜肺炎。而試驗結果也提示我們現(xiàn)有疫苗還存在一些不足,如多價疫苗的首免時間如何統(tǒng)一以獲得最佳的免疫效果,有待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張東超,楊寧寧,林靜,等. 豬傳染性胸膜肺炎放線桿菌的分離鑒定及藥敏試驗[J]. 中國畜牧獸醫(yī),2016,43(6):1604-1609.
[2]Tobias T J,Klinkenberg D,Bouma A,et al. A cohort study onActinobacilluspleuropneumoniaecolonisation in suckling piglets[J]. Preventive Veterinary Medicine,2014,114(3/4):223-230.
[3]張艷,劉海隆,林哲敏,等. 海南省規(guī)模豬場豬傳染性胸膜肺炎的血清學調查[J]. 動物醫(yī)學進展,2016,37(1):129-132.
[4]Shin M K,Kang M L,Jung M H,et al. Induction of protective immune responses against challenge ofActinobacilluspleuropneumoniaeby oral administration withSaccharomycescerevisiaeexpressing Apx toxins in pigs[J]. Veterinary Immunology and Immunopathology,2013,151(1/2):132-139.
[5]姚俊庸,吉藝寬,鄭仲華.仔豬豬瘟母源抗體的消長規(guī)律及免疫程序制定[J]. 廣東畜牧獸醫(yī)科技,2016,41(2):23-25,34.
[6]原霖,顧小雪,張碩,等. 規(guī)?;i場豬瘟免疫失敗調查及免疫程序優(yōu)化[J]. 中國獸醫(yī)雜志,2013,49(7):27-29.
[7]劉建奇,齊歡歡,劉玉梅,等. 口蹄疫O型滅活疫苗對不同母源抗體仔豬血清中抗體及細胞因子水平的影響[J]. 中國獸藥雜志,2016,50(5):11-14.
[8]趙先萍. 免疫失敗的原因分析[J]. 中國畜牧獸醫(yī)文摘,2016,32(3):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