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亞紅
2型糖尿病是現(xiàn)在臨床上比較常見的一種疾病, 主要是因為胰島素的分泌或作用缺陷而引起, 一般情況下比較常見于40歲左右的中年人身上, 其主要的表現(xiàn)為血糖升高、體重減輕等, 治療后還可能會有一系列的并發(fā)癥出現(xiàn)[1]。為此,本次實驗選擇2016年1月~2017年1月本院2型糖尿病患者80例進行研究討論, 觀察采取西格列汀與二甲雙胍聯(lián)合治療的效果, 具體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6年1月~2017年1月本院2型糖尿病患者80例進行研究討論, 將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每組40例。對照組男30例, 女10例, 年齡48~80歲,平均年齡(59.3±12.9)歲。觀察組男29例, 女 11例, 年齡49~81歲, 平均年齡(60.1±12.8)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符合2型糖尿病的診斷標準;均取得患者的知情同意;患者臨床資料齊全。排除標準:不能正常溝通交流的患者;有其他嚴重內科疾病的患者。
1.3治療方法 對照組采用二甲雙胍進行治療, 0.5 g/次,3次/d, 觀察組采取西格列汀與二甲雙胍聯(lián)合治療, 二甲雙胍的用法用量與對照組相同, 西格列汀服用100 mg/次, 1次/d。兩組均治療12周后觀察治療效果。
1.4觀察指標及評定標準 觀察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以及血脂指標胰島功能的變化情況。療效判斷標準:顯效:治療后患者的空腹血糖(FPG)下降>30%, 血紅蛋白A(HbA)下降>1.0%;有效:治療后患者FPG下降10%~30%, HbA下降0.5%~1.0%;無效:治療后患者的FPG下降<10%, HbA下降<0.5%??傆行?(顯效+有效)/總例數(shù)×100%。
1.5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的總有效率為95.0%,對照組的總有效率為80.0%, 兩組的治療總有效率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脂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TG、TC、HDL-C、LDL-C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TG、TC、HDL-C、LDL-C均優(yōu)于治療前,且觀察組優(yōu)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n, %)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血脂指標比較, mmol/L)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血脂指標比較, mmol/L)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 a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 bP<0.05
組別 例數(shù) 時間 TC TG HDL-C LDL-C觀察組 40 治療前 5.3±1.4 2.1±0.6 0.7±0.4 4.5±0.5治療后 3.4±0.3ab 1.3±0.4ab 1.2±0.5ab 3.0±0.2ab對照組 40 治療前 5.5±1.2 2.3±0.6 0.7±0.2 4.4±0.4治療后 3.9±0.8a 1.6±0.5a 1.0±0.3a 3.2±0.3a
2.3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胰島素、血糖、C肽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胰島素、血糖、C肽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胰島素、血糖、C肽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胰島素及C肽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 血糖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胰島素、血糖、C肽比較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胰島素、血糖、C肽比較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 a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 bP<0.05
組別 例數(shù) 時間 胰島素(mIU/L) 血糖(mmol/L) C肽(ng/ml)觀察組 40 治療前 12.3±1.2 9.1±0.5 1.1±0.2治療后 11.2±1.3ab 6.3±0.5ab 1.4±0.1ab對照組 40 治療前 12.6±1.6 9.2±0.7 1.2±0.2治療后 10.6±1.2a 8.5±0.4a 1.3±0.1a
2型糖尿病患者一般情況下都會相對比較肥胖, 如果發(fā)病后沒有及時進行有效的治療, 有可能會導致患者出現(xiàn)消瘦、多食等癥狀, 導致生活質量降低, 嚴重的還會導致患者出現(xiàn)高血壓、高血脂等, 威脅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二甲雙胍可以增加胰島素的分泌, 增強機體的耐糖量, 降低患者的血糖值, 穩(wěn)定血脂, 減輕肥胖, 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其次還可以幫助患者提高葡萄糖的利用情況, 使得外周葡萄糖的代謝增加, 從而抑制肝臟的糖原異生, 同時可以幫助患者降低血紅糖蛋白的水平, 降低血糖值[2-4]。西格列汀是一種抑制劑,可以抑制患者腸促胰島素的活性, 從而增加胰島素的分泌,維持血糖的正常, 糾正胰島素和糖比例不正常的情況[5-7]。胰高血糖素樣肽(GLP-1)可以增加β細胞的數(shù)量, 從而保護β細胞的功能[8]。本次實驗結果顯示, 觀察組的總有效率為95.0%, 對照組的總有效率為80.0%, 兩組的治療總有效率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兩組患者的TG、TC、HDL-C、LDL-C、胰島素、血糖、C肽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TG、TC、HDL-C、LDL-C均優(yōu)于治療前, 且觀察組優(yōu)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胰島素、血糖、C肽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胰島素及C肽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 血糖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對于2型糖尿病患者, 采取西格列汀與二甲雙胍進行治療, 效果顯著, 可以幫助患者促進胰島素功能的穩(wěn)定, 提高治療的效果, 值得在今后患者的治療過程中應用。
[1] 王艷.采用西格列汀聯(lián)合二甲雙胍治療2型糖尿病的臨床效果評估.糖尿病新世界, 2017, 20(13):57-58.
[2] 黃好武, 周春仲, 曾滿鳳.西格列汀與二甲雙胍聯(lián)合治療2型糖尿病的療效觀察.中國醫(y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 2017, 17(7):914-915.
[3] 張寧.二甲雙胍與西格列汀聯(lián)合治療2型糖尿病的療效研究.中國農村衛(wèi)生, 2017(5):36-37.
[4] 范愛紅.西格列汀聯(lián)合二甲雙胍治療2型糖尿病的臨床療效觀察.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17, 10(31):75-76.
[5] 王小紅.磷酸西格列汀聯(lián)合二甲雙胍治療2型糖尿病臨床療效觀察.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17, 10(2):65-66.
[6] 趙曉航.西格列汀聯(lián)合二甲雙胍治療2型糖尿病的療效觀察.中外醫(yī)療 , 2012, 31(22):77.
[7] 張洪波.磷酸西格列汀聯(lián)合二甲雙胍治療初發(fā)2型糖尿病的臨床療效.醫(yī)學理論與實踐, 2017, 30(4):513-515.
[8] 陳鳳鳳.西格列汀聯(lián)合二甲雙胍治療2型糖尿病療效觀察.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16, 9(22):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