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玉洪
在應試教育和舊的教育觀念的影響下,教師一般采用的是“滿堂灌”的教學方法,講課追求講深講透,一步到位。學生學到的不是數學能力,而只是課本上的教條。新時代對數學教學的要求更注重學生興趣、能力、意識等各方面的提高。以知識源自于實踐生產經驗為主線,關鍵在于培養(yǎng)學生運用數學的方法總結經驗,概括知識,讓數學課堂成為運用數學知識和方法交往、生活的場所。久而久之,使學生形成數學意識,數學思維,數學的習慣和方法。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注意發(fā)揚教學民主,成為學生數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偟膩碚f新課程標準指出,讓學生感受數學在生活中,生活中處處有數學,要讓每個人對數學都有不同的理解和看法。讓學生主動地學數學、用數學,感受大數學的世界。所以,數學課堂要著力開展有效教學,通過研究性和探索性的學習方式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
小學數學的有效教學能夠通過與實際生活相聯系,不斷培養(yǎng)小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求實探索信念,這也是新課程改革所要達到的目標。目前小學數學的教學單一性,重復性的教學模式,不僅影響了小學數學教學的成果,也影響著學生對于學習的興趣,對于知識的求知欲,還有其他方面的綜合發(fā)展,而研究的意義就是要反思目前小學教學的現狀,提出更加行之有效的優(yōu)化方法,以促進全體學生的進步和老師的發(fā)展,是小學數學的教學質量得到提升,使學生在快樂中學習,感受學習的興趣,而老師也能感受到教學的成功以及成就感。眾所周知,新課程的教材目標是培養(yǎng)的高素質人才,提升他們的創(chuàng)新思維,發(fā)散思維,為以后祖國的發(fā)展貢獻力量,對于教材的使用主要是提升他們的不斷創(chuàng)新的能力,也就是教學要實現一個育人的目的,要充分發(fā)揮教材的實質性作用,而教師的教學過程中也應該以學生的實際掌握知識情況為前提,利用更為科學系統的方式,讓學生學會和書本溝通,讓學生真正參與到學習之中,培養(yǎng)學生興趣和思維模式的培養(yǎng)。另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應該熟練的掌握教材,把握好教學目標與教學內容之間的關系,這樣才能夠在新課程教材背景的前提下實現具有鮮明特色的教學效果,為祖國輸送全面型人才。
1.注重學生為主,老師重在指導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老師在授課過程中應以學生為主,要注重解決問題的思路方法,而不是最終的問題答案。老師應該善于利用情景,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性思維,并非運算方法的不同,而是要求一題多解,以問題為切入點,從不同的角度分析問題,看待問題。獨立學習,獨立思考,成為社會有用之人,為我國發(fā)展做出貢獻。
2.注意聯系實際,激發(fā)學習興趣 書本中的知識都是來源于生活實際,現在的教學方法也越來越貼近現實生活。例如:班級要組織一次春游,而班級一共有40人,有3位同學因為家中有事,無法參與活動,現在知道每輛車能坐7個人,問一共需要幾輛車?在分析問題的時候,要多聯系聯系實際,引導同學將問題帶入到生活中,這樣既可以降低問題的難度,也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后,提高了學習的效率。
3.注重策略方法,不能一概而論 老師在授課過程中應做到實事求是,因材施教。老師應充分了解每一位學生的知識體系情況,在備課講課中,做到有詳有略,對于簡單的,絕大多數同學都明白的可以一筆帶過,對于同學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可以著重講解。小學生正是智力開發(fā)的黃金時期,老師應注意每位同學對于知識的理解情況,每個人對于某一模塊的理解不同,可能有的同學擅長立體幾何圖形,有的同學對于解方程有強烈的興趣。所以老師要對于每位同學一視同仁,不能忽略一位學生,不能為了趕進度,而忽略了教學的意義,這就要求老師有足夠的耐心以及過硬的知識體系和水平。
4.實施激勵機制,改變考核方式 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應適當鼓勵學生,對于定期要完成的教學任務要作出嚴格的規(guī)定。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合作學習,增強他們互相溝通的能力。定期對教學進行總結,對于日常表現好的學生,給予一定的精神鼓勵,鼓勵他們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更加努力,對于傳統的卷面考試模式,不能準確把握的知識點,可以結合學生課堂表現,對掌握不牢固的知識點及時鞏固。
結語:高效率的課堂是新課程所追求的目標,本篇文章筆者首先針對新課程基礎教學的意義做出了總結,之后又通過對當前我國小學數學教學提出了幾點建議和意見,同時針對目前的這種現象進行了總結:小學生從小要培養(yǎng)對于學習的興趣,家長從小也要注重多方面引導,老師在教學當面也應當有所注重,培養(yǎng)一下學生這方面的能力,為我國高素質教育輸送高峰人才。在此基礎上筆者也提出了相對應的解決方法和意見,期待能給小學的數學教學做出一定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