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效松, 楊曙光
(東華大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上海 201620)
對于結晶性高分子材料來說,其性能不僅依賴于其化學性質(zhì),很大程度上也取決于加工成型后材料的結晶形態(tài)特征,研究聚合物結晶形態(tài)對提高其材料的性能具有重要意義[1-3]。結晶高分子材料的結晶形態(tài)一般不會直接暴露在外,往往會受到非晶成分的遮蓋,這給高分子結晶形態(tài)的觀察研究帶來了不便。
刻蝕技術(Etching Technology)是一種揭示高分子結晶形態(tài)比較直接和有效的技術,給眾多高分子材料結晶形態(tài)的研究提供了極大地幫助[4-6]。尼龍6材料(聚酰胺6)是生產(chǎn)尼龍纖維和塑料的主要品種之一,尼龍6分子鏈間具有強的相互作用,只能被少數(shù)強的極性有機溶劑刻蝕而且刻蝕存在不易控制、價格昂貴、環(huán)境污染的問題;其他的刻蝕方法(如等離子刻蝕、激光刻蝕等)也都避免不了對結晶部分的破壞,無法應用到精細的結晶形貌研究[7-8]。想要獲得可靠性和精細度高的刻蝕效果,需要不斷探索新的刻蝕技術。
水是一種綠色、環(huán)保、廉價的液體,過熱水(是指溫度超過100 ℃仍保持液體狀態(tài)的水)具有常溫水有不同的性質(zhì),在過熱狀態(tài)下,水的介電常數(shù)降低、分子間相互作用力減小、擴散性和流動性增加,是一種特殊的溶劑[9]。我們通過水熱溶蝕的方法成功的揭示了尼龍6材料表面結晶形貌。
尼龍6薄膜,品牌為TOYOBO,厚度25 μm,雙向拉伸工藝生產(chǎn)。
實驗中用來做酸刻蝕的溶劑:三氯乙酸固體(≥99 %)和甲酸液體(98 %),均為分析純,均由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生產(chǎn)。
將薄膜用夾具固定使其始終保持平整的狀態(tài);將其浸入高壓水熱釜(GS系列250 mL的鈦高壓釜為威?;C械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水中并密封;通過程序?qū)Ⅲw系升溫至150 ℃保溫1 h(記為150 ℃ -1 h,此溫度下反應釜內(nèi)壓強為0.44MPa);體系自然冷卻至室溫;取出帶夾具的樣品放入真空烘箱中40 ℃干燥24 h。
蝕刻處理:配置15 %三氯乙酸水溶液和30 %甲酸水溶液;將薄膜樣品放入溶液中一定時間;取出后放入去離子水中清洗;真空烘箱40℃干燥24 h。
1.4.1場發(fā)射掃描電子顯微鏡(FE-SEM)
本章中所有的薄膜表面的圖片是通過HITACHI S-4800型場發(fā)射掃描電子顯微鏡得到,樣品在拍攝之前均經(jīng)過噴金處理。
1.4.2廣角X射線衍射 (WAXD)
廣角X射線衍射在上海同步輻射光源BL15U1光束線站測試,實驗時所用的X射線波長λ=0.06199 nm,單層的樣品薄膜固定在樣品架上,樣品到探測器的距離172.6 mm,所有的測試均在透射模式下進行。
圖1 水熱溶蝕前尼龍6薄膜表面形貌
對水熱溶蝕處理前后尼龍6薄膜的表面形貌變化進行了觀察,通過掃描電鏡獲得了水熱處理前后表面形貌的圖片。
圖1顯示水熱溶蝕處理前尼龍6薄膜表面非常光滑,無任何紋理結構。處理后尼龍6薄膜表面結構呈現(xiàn)出兩種比較常見的結構形態(tài),輻射狀纖維結構(圖2)和有明顯取向的纖維狀結構(圖3),穩(wěn)定出現(xiàn)這種比較清晰的結構的水熱條件為150 ℃ -1 h。表面結構產(chǎn)生的原因初步分析為:隨著溫度的增加,水的擴散性和流動性增加,150 ℃ -1 h條件下的水可以移除或溶解表面不穩(wěn)定的成分,使表面穩(wěn)定的結構暴露出來。
圖2 水熱溶蝕后呈輻射狀的纖維結構形貌
通過分析水熱溶蝕處理后尼龍6薄膜表面形態(tài)的特點,進一步研究表面結構產(chǎn)生的原因。圖2中水熱處理后表面的纖維結構特點是以一個中心點向周圍發(fā)散呈輻射狀,這些呈輻射狀結構的直徑尺寸存在一定差異,不同觀察位置的纖維結構間隙也存在一定的區(qū)別,結構的特點符合球晶的特征[10-13]。圖3中水熱處理后表面的纖維結構有著明顯的取向特點,結構的取向方向有兩個而且相互垂直。圖中箭頭方向代表薄膜縱向(即薄膜擠出后機器牽引的方向),可以看出結構的取向方向與薄膜縱向拉伸方向存在相互垂直的特點,這一特點也與文獻中描述的結晶取向特征一致[14-15]。
圖3水熱溶蝕后有明顯取向的纖維結構形貌
圖2和圖3 的表面結構的特點均符合高分子結晶形態(tài)的特點,說明150 ℃ -1 h水熱處理后產(chǎn)生的這些表面結構為尼龍6薄膜表面結晶結構。根據(jù)SEM圖片制作了尼龍6薄膜樣品表面的兩種結晶形態(tài)的示意圖,如圖4所示。
圖4基于SEM圖的尼龍6薄膜樣品結晶形態(tài)的示意圖
這些表面結晶結構存在差異的原因分析是與其生產(chǎn)過程中的拉伸作用有關,由于拉伸過程中薄膜各個位置受力不均,受拉伸力較小的部分保持了輻射狀的形態(tài)特征,而受拉伸力較大的部分輻射狀形態(tài)演變?yōu)橛腥∠虻睦w維結構。
對水熱處理前后樣品進行了X-射線衍射,研究了水熱處理對尼龍6薄膜晶型結構的影響。
圖5 水熱溶蝕前后X-射線衍射測試結果
結果如圖5所示,當X射線波長λ=0.06199 nm時,對于兩條衍射曲線2θ等于8°和9.7°兩個位置存在兩個強的衍射峰(通過布拉格方程換算,這兩個位置分別對應著當λ=0.15418 nm時,2θ=20°(200) 和 24°(002 + 202)的位置),它們屬于α晶型的特征峰[16-17],說明水熱處理并沒有導致α-尼龍6薄膜的晶型結構發(fā)生轉(zhuǎn)變。測試結果與水熱條件有利于α-尼龍6晶型產(chǎn)生的研究一致[17-18]。
利用有機溶劑對尼龍6薄膜進行了蝕刻測試,刻蝕溶液分別是30%甲酸水溶液和15%三氯乙酸水溶液,刻蝕劑的選用和刻蝕條件是根據(jù)文獻資料[4]和實驗測試所得。
左圖為15 %三氯乙酸刻蝕5 min后,右圖為30 %甲酸溶液刻蝕5 min后
如圖6所示,不同酸刻蝕后表面也都出現(xiàn)了具有結晶形態(tài)特點的結構,結晶形態(tài)的不同與所用刻蝕劑無關,在表面形貌清晰度上有所差異。30 %甲酸水溶液或15 %三氯乙酸水溶液蝕刻后的表面結構不夠清楚;而水熱溶蝕效果較好,通過水熱溶蝕可以看到納米尺度上的精細形態(tài)。
水熱溶蝕處理與溶劑刻蝕原理相似,都是通過溶解或移除表面不穩(wěn)定的成分來達到目的。對于尼龍6薄膜來說,表面的非晶部分就是不穩(wěn)定的成分,更容易被破壞和溶解,經(jīng)過刻蝕后表面比較穩(wěn)定的結晶結構保留了下來。但水熱處理結果較一般的溶劑刻蝕有更好的刻蝕效果,主要有兩個原因:首先實驗選取的水熱溶蝕處理溫度(150 ℃)低于尼龍6在水中的溶解溫度(160 ℃)[19],結晶聚合物具有先熔融后溶解的特點,因此150 ℃水熱處理的條件不會對尼龍6的結晶區(qū)結構造成破壞;另外過熱水具有高流動性的特征,不穩(wěn)定的部分能夠被及時移除或溶解。這兩方面的原因使獲得的表面結晶結構精細,這是酸刻蝕和其他刻蝕方法所達不到的效果。
(1)水熱條件下,溫度略低于尼龍6溶解溫度的處理可以溶解或移除尼龍6材料表面不穩(wěn)定的非晶成分,同時不會破壞表面的結晶區(qū)結構,處理后尼龍6材料表面的結晶結構被揭示出來,這種表面處理方法將其稱為水熱溶蝕法。
(2)水熱溶蝕處理前后尼龍6薄膜樣品的α晶型未發(fā)生變化,利用水熱溶蝕法成功揭示了樣品表面的結晶形態(tài)。結果顯示實驗所用尼龍6薄膜樣品表面呈現(xiàn)纖維狀,這些纖維狀晶又有著明顯取向和呈輻射狀的特點。
[1]Bartosiewicz L,Mencik Z.An etching technique to reveal the supermolecular structure of crystalline polymers[J].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Part B: Polymer Physics,1974,12(6):1163-1175.
[2]Sprague B S.Relationship of structure and morphology to properties of "hard" elastic fibers and films[J]. Journal of Macromolecular Science,Part B: Physics,1973,8(1-2):157-187.
[3]Peterlin A.Morphology and properties of crystalline polymers with fiber structure[J].Textile Research Journal,1972,42(1): 20-30.
[4]楊桂生,盧鳳才.三氯乙酸刻蝕法觀測尼龍球晶形態(tài)[J].高分子學報,1992,1(6):708-714.
[5]孫寧,劉倩.等離子體處理 PET 纖維表面形態(tài)結構的研究[J].高分子材料科學與工程,1994,10(2): 34-37.
[6]Bartosiewicz L,Mencik Z.An etching technique to reveal the supermolecular structure of crystalline polymers[J].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Part B: Polymer Physics,1974,12(6):1163-1175.
[7]Anderson F R,Holland V F.Ion‐bombardment etching of synthetic fibers[J].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1960,31(9):1516-1518.
[8]朱誠身,王經(jīng)武.離子刻蝕尼龍 1010 樣品的電鏡研究[J].高分子材料科學與工程,1994,10(1):123-125.
[9]Pitzer K S.Dielectric constant of water at very high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J].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1983,80(14):4575-4576.
[10]Fitchmun D R,Newman S,Wiggle R.Electroplating on crystalline polypropylene. I. Compression molding and adhesion[J].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1970,14(10):2441-2455.
[11]Keith H D,Padden Jr F J.Spherulitic crystallization from the melt. I. Fractionation and impurity segregation and their influence on crystalline morphology[J].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1964,35(4):1270-1285.
[12]Zhong L W,Ren X K,Yang S,et al.Lamellar orientation of polyamide 6 thin film crystallization on solid substrates[J]. Polymer,2014,55(16):4332-4340.
[13]王玉林,任玉敏,張雪儀,等.高聚物結晶形態(tài)精細結構的電鏡觀察[J].電子顯微學報,1988(3):256.
[14]Tagawa T,Ogura K.Piled‐lamellae structure in polyethylene film and its deformation[J].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Part B: Polymer Physics,1980,18(5):971-979.
[15]Vlasov S V,Sagalaev G V.Two-stage biaxial orientation of polypropylene film[J]. Mechanics of Composite Materials,1969,5(4):642-645.
[16]Parker J P,Lindenmeyer P H.On 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Nylon 6[J].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1977,21(3): 821-837.
[17]王志亮,李皆富,聶靜,等.水熱處理對聚酰胺 6 纖維結構和性能的影響[J].高分子學報,2016(12):1710-1716.
[18]Penel‐Pierron L,Depecker C,Seguela R,et al.Structural and mechanical behavior of nylon 6 films part I. Identification and stability of the crystalline phases[J].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Part B: Polymer Physics,2001,39(5):484-495.
[19]Wevers M,Mathot V,Pijpers T,et al.Full dissolution and crystallization of polyamide 6 and polyamide 4.6 in water and ethanol[J].Progress in Understanding of Polymer Crystallization,2007:151-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