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知識分子愛情悲劇探析
        ——從《傷逝》《寒夜》看知識分子的愛情困境

        2018-04-03 11:57:59岳亞莉
        石家莊學院學報 2018年1期
        關鍵詞:愛情小說

        岳亞莉

        (揚州大學文學院,江蘇揚州225000)

        20世紀20年代到40年代期間涌現(xiàn)出一系列知識分子題材小說,魯迅的《傷逝》和巴金的《寒夜》在關注知識分子生活的基礎上更進一步,將視線落在知識分子情感層面的愛情世界。小說中兩代知識分子的愛情悲劇是在特定的歷史場域中產(chǎn)生的,但是由于作家細膩的描寫和對人性復雜性的揭示使得探究和分析這兩個愛情悲劇具有超越時代的價值。

        一、情為何物

        從古至今,愛情一直是天下有情人筆下一道難解的題。從歐陽修的“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到元好問的“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無不顯示了愛情作為人類的盔甲和軟肋,一方面會讓人變得更堅強,更強大,更加無所畏懼;但另一方面,有時卻會使人擁有“阿喀琉斯之踵”,擁有了自己的致命傷。很顯然,作為兩部愛情悲劇,《傷逝》和《寒夜》里的愛情盡管在最開始的時候是他們反抗世俗的盾牌,但到最后卻是男女主人公們走向悲劇性結局的致命傷。那么,究竟是什么樣的感情讓兩對伴侶“生生死死兩人怨,天人相隔罔成嘆”呢?細讀文本,我們方可一窺這悲劇的始作俑者。

        《傷逝》是魯迅小說中為數(shù)不多的以愛情為題材的作品。魯迅作為中國文學史上的一座豐碑,其魅力或許也體現(xiàn)于此:即便他寫愛情并不多,留下的卻特別精彩傳神。在寫到涓生對子君剛開始的感情時,他是這么描述的:“在久待的焦躁中,一聽到皮鞋的高底尖觸著磚路的清響,是怎樣地使我驟然生動起來呵!”[1]228腳步聲,作為心上人帶有個人特征的獨有標記,對于在情感世界里初嘗甜蜜的人來說無異于悅耳的音樂,他們會滿懷愛的心情,將平凡的事物賦予特別的意義,它不同于長班兒子的布底鞋發(fā)出的聲音,即使與搽雪花膏小東西新皮鞋的聲音太過相似,子君的腳步聲對涓生來說也是獨一無二的,聽不到會惦記、會胡思亂想,聽到了,隨著一步一步地靠近,涓生會欣喜、會迎出去。魯迅不直接寫怎樣怎樣的愛,而是將情愫寄托在對腳步聲感知的刻畫。從涓生由腳步聲引起的一系列心理活動來看,在初期他對子君的感情是十分濃烈而深厚的。這樣的感情是從何而起的呢?從兩人的相處模式來看,子君和涓生的分工是很明確的?!捌莆堇锉銤u漸充滿了我的語聲”暗示了涓生在子君面前是作為啟蒙者以導師的姿態(tài)傳播新思想和外來文化的。子君微笑點頭的樣子和稚氣好奇的眼光作為“好學生”的標配則大大鼓舞了導師的士氣,讓涓生在兩人單方向的互動中找到了一種被需要的感覺。而子君在交往半年之際發(fā)出的“獨立宣言”則更是讓涓生看到了啟蒙在中國的光明前景和自己作為一個啟蒙導師的價值。被需要、被仰慕的滿足感和個人價值實現(xiàn)的幸福感以及伴侶實現(xiàn)新思想體認的充實感,種種感情交織在一起,便產(chǎn)生了涓生和子君之間愛情的化學反應,也引起了他向子君求愛的進一步行動和他們倆后來的故事。子君在故事開始的前期,所占比重不大,讓人印象深刻的只是那句“我是我自己的,他們誰也沒有干涉我的權利”的獨立宣言。因此,分析子君對涓生的愛情起源則有些不容易。不過從他們同居后子君的種種表現(xiàn)來看,她確乎是全心全意地愛著涓生的。無論是她爛熟于心的涓生的表白,還是面對行人譏笑、猥褻、輕蔑目光時的大無畏,將叭兒狗起名喚作“阿隨”,最后回到冰冷父權世界時留給涓生的全部家當,一切的一切都源于一個字,那就是“愛”。結合《傷逝》寫作的時間——20世紀20年代,正是啟蒙思想剛剛傳播到中國的時候,新生事物與頑固的封建觀念的搏斗也是從這時候開始。作為啟蒙導師一般存在的涓生,對她一個女孩談性別、談家庭的新觀念、談西方文學、談戲劇、談詩歌,為她打開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門,帶她看到了許多原來在閨房中永遠也不可能看到的風景,在她感受種種旖旎風光的同時,也帶來了子君對涓生的愛。但是,子君對于涓生的教導和啟蒙究竟吸收、理解了多少呢?作為剛剛接觸到新思想的青年女性,可以看出子君的主體性和獨立意識并沒有完全擺脫那個時代的局限,所以才會在被涓生啟蒙半年之后,有了看似是革命宣言一樣的“吶喊”。而且,從故事后面的發(fā)展來看,這聲吶喊與涓生意會的所謂啟蒙成功并不是一回事。喊出這句話的子君不過是從父權社會出走,頭也不回地扎進了以丈夫為核心的夫權世界。所以說,對于啟蒙思想的精髓,我們可愛天真的女主人公或許至死也未必弄個通透,但是或許正是那些概念、那些思想遙不可及的距離感使得傳播這些理念的涓生形象顯得更加高大,這也就使她對本就有好感的涓生更加仰慕,愛情更加忠貞了。

        通過分析子君和涓生愛情的源泉和愛情發(fā)展的動力,可以看到,他們對彼此的感情在產(chǎn)生之初就存在著一些不對稱和隔膜,他們的情感發(fā)展過程也是存在時差的。這些認知上的距離和價值觀的誤會也為后來兩人的愛情悲劇埋下了伏筆。正如同居后不久涓生所說:“我也漸漸清醒地讀遍了她的身體,她的靈魂,不過三星期,我似乎于她已經(jīng)更加了解,揭去許多先前以為了解而現(xiàn)在看來卻是隔膜,即所謂真的隔膜了。”[1]232當男主角已經(jīng)品透了存在于兩個人身上的認知差距和個人追求上的不同時,女主角還一味地沉溺于柴米油鹽醬醋茶的庸常生活。這脫胎于平凡日子里的細微差距就好像是鐵道岔口的兩條交錯的鐵軌,盡管剛剛分開向不同方向時只是細微的角度不同,但隨著列車向前飛馳,兩條軌道終將越離越遠,甚至永不再交錯。

        愛情在發(fā)展之初就存在問題的兩個人,走向幻滅的結局是意料之中的。但是在巴金筆下,為何仍會有相似的悲劇結尾呢?巴金的《寒夜》寫于20世紀40年代,小說中的兩個主人公在褪去青年人的激情后邁入中年,并且已經(jīng)有了一個13歲的小孩??梢哉f無論是創(chuàng)作背景還是小說的故事背景,《傷逝》和《寒夜》在時間上都有縱向相承的連接關系。在40年代,34歲的樹生剛好是繼子君以后接受啟蒙思想的下一代女知識分子。小說并沒有按照中國古典愛情小說的敘述模式,從兩人相識、相知、相戀寫起,反映兩人關系走向的細致脈絡;而是直擊二人同居后的生活,從人到中年的男女主人公落筆。其實從某種程度看,也可以將巴金的《寒夜》看作是若涓生沒有失業(yè),子君也沒有跟隨父親重回封建家庭,《傷逝》繼續(xù)發(fā)展,在新的時代背景下的續(xù)篇。與《傷逝》不同,雖然巴金并沒有直接描寫文宣和樹生愛情的起因,但是從小說的一些細節(jié)中,我們還是可以尋得蛛絲馬跡。在第5章,文宣和樹生在咖啡店談話的時候,文宣這樣回憶起往昔:“從前在上海的時候我們做夢也不會想到會過今天這樣的生活。那時候我們腦子里滿是理想,我們的教育事業(yè),我們的鄉(xiāng)村化、家庭化的學堂?!盵2]172在第14章,樹生安慰病中的文宣時也說過:“你以為我高興在銀行里做那種事嗎?現(xiàn)在也是沒有辦法。將來我還是要跟你一塊兒做理想的工作,幫忙你辦教育?!盵2]232而樹生離開文宣去蘭州以后,寄回的長長的分手信中則有這樣一句話:“不要跟我談過去那些理想,我們已經(jīng)沒有資格談教育,談理想了?!盵2]339他們兩個愛情的肇始是相同的志趣和共同的理想,即一同辦新式的、顛覆傳統(tǒng)的理想中的教育??梢?,愛情的覆滅伴隨著理想的幻滅。在被新式啟蒙思想的進一步感染后的兩個年輕人,不僅身體力行地反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戀模式,選擇自由戀愛、自由結合,不抬大轎、不拜堂,而且他們二人較涓生和子君更為進步,他們并沒有將目光僅僅局限在自身,拘囿在個人小家庭的實現(xiàn)上,他們能夠依據(jù)當時時代的現(xiàn)狀,結合自身的優(yōu)勢,提出能夠為時代貢獻力量的理想和目標,他們熱情地希望通過教育改變更加年輕的一代,從而讓社會更加文明、更加清朗。縱使他們的出發(fā)點是好的,縱使他們在啟蒙的道路上已經(jīng)更前進了一大步,最后卻依然落得了家破人亡、妻離子散的結局。這樣的悲劇又因何而生呢?巴金為什么這樣設計這個故事呢?這就要進一步分析他們的愛情悲劇了。

        二、情何以堪

        “情何以堪”出自《世說新語》,原文為“樹猶如此,人何以堪”,意思是感情又怎么能承受這種打擊呢?世界上脆弱的東西很多,作為感情世界中不可或缺的內(nèi)容,愛情可以算是其中一種。無論是在朦朧憧憬中萌發(fā)的愛情,還是在共同理想信念支撐下的愛情,都會因形形色色的原因走向分崩離析。本節(jié)將從內(nèi)因、外因入手,仔細探討兩對不同時代的知識分子的愛情承擔了怎樣的打擊和不能承受之重。

        在分析涓生子君的愛情起源時,也提到了魯迅已經(jīng)埋下了伏筆,但為何最終還是導向如此悲慘的結局?究其根本,是多方面因素交織在一起的。從涓生的角度來看,客觀上,當時封建、愚昧的社會環(huán)境使得這對掙脫封建規(guī)則束縛的年輕男女在開始新生活時歷盡了困難,不僅處處碰壁才尋到住處,而且涓生的工作也作為這反抗的犧牲品被剝奪了。作為一個家庭的支撐者,社會給涓生的壓力、日益明晰的生存困境讓他漸漸從愛情的安寧和幸福中清醒過來,給他們的愛情蒙上了陰影。主觀上,作為一個受到啟蒙思想洗禮的新青年,涓生信奉的是個人主義,即個人拯救自己,個人對自己負責。處事方面則是絕對的真實和坦誠,而非面對現(xiàn)實的隱瞞。在生活難以維系的時候,涓生必然要作出自己的選擇,因此,在個人信仰不可動搖的背景下,他決定讓兩個人走向新的道路,再造新的生活,而不是一同滅亡。雖然他清楚在求得人生第一要義——生存的路上也是可以共同面對困難、共同渡過難關的,但是,從他先前在生活逼壓下把阿隨推到土坑里的行為和他之后暗示子君“如果他一個人生活更有可能謀到職位和生存下去”的一席話來看,他并未打算與子君同行。所以,在認定子君之前磨練出的啟蒙思想和豁達無畏的言論都是空虛以后,在他忍受夠子君每天逼他溫習往日溫存的考驗,逼他說出很多虛偽空洞、言不由衷的話語后,他選擇在一個早晨說出了他所認為的真實。當他向著一切以他為中心而活的子君亮出這張“我已經(jīng)不愛你了”的底牌之后,他們的愛情也就宣告結束了。其實到這里,無論故事的結尾子君是否在冰冷的父權世界走向死亡的絕路,他們的愛情本身也已經(jīng)成為了一個悲劇。

        需要注意的是,對愛情悲劇需要負上一定責任的并不僅僅是涓生,作為女主角,子君也并非全然無辜。首先,從主觀上看,子君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接觸了啟蒙新思想,但是封建觀念仍然對她影響巨大,她口中“我是我自己的”這一宣言并不具備真正意義上的反抗意識。這種宣誓還沒有上升到對整個父權社會、男權主義宣戰(zhàn)的格局,她僅僅是以這種勇氣沖出小家庭的束縛投入另外一個小家庭。在和涓生同居以后,她全心全意投入到家務的操持、做飯吃飯、為小油雞和房主太太的明爭暗斗中,卻放棄了讀書、思考、談話這樣形而上的生活追求,完全淪落為一個舊式的家庭婦女。除此之外,她給廟會買來的叭兒狗起的“阿隨”的名字,也可以看出“在家從父,出嫁從夫”這種父權思想給她的深刻影響。這種放棄“更新、創(chuàng)造”的選擇和庸俗化的蛻變使這個人物形象不僅失去了前半段的光輝,也使自己在和涓生的愛情生活中丟失了結合之前的神秘感,失去了吸引力。結合時代背景看,20年代的社會對于女性還沒有變得寬容。這個社會不僅是對于知識分子女青年,就算是對于沖破禮教束縛的男性也是非常嚴苛的,所以涓生才會在流言的影響下丟了工作。因此,走出舊家庭的子君并沒有機會在社會上尋求個人價值的實現(xiàn),沒有機會探索自己在社會角色中的潛力。這不僅僅使他們二人在涓生失業(yè)后的生活變得舉步維艱,最終走向一個被迫拋棄的另外一個絕境,而且也逼迫子君在被涓生拋棄后不得不再次回到自己之前逃出的那個父權家庭。冰冷的社會輿論、冷漠的親人關系、失去愛情的悲哀,這一切的一切猶如越滾越大的雪球,將這個想要追求幸福、追求自由的女孩重重的碾死了。

        將《寒夜》和《傷逝》進行比較,不難發(fā)現(xiàn)兩部小說在一定程度上其實是具有互文關系的。因此,《寒夜》的文宣、樹生二人愛情悲劇中的有些原因可以在《傷逝》的涓生、子君身上找到影子,比如樹生的個人主義、文宣殘留的封建意識、社會環(huán)境的惡劣帶來的家庭經(jīng)濟危機等。但作為時代演進下發(fā)生的故事,《寒夜》中也有新的內(nèi)容。就文宣這一方面來看,他主觀上和子君存在相似的問題,那就是婚前和婚后個人觀念的轉變。我們從小說中他們偶爾追憶往昔時說的話,還有他安慰酒館中喝醉的老同學,讓他記得他從前的抱負并振作起來,可以看出,之前的文宣也是有自己的抱負的。他應該是一個敢于沖破傳統(tǒng)的“覺新”式人物,他和樹生自由戀愛、自由結合,懷著改變社會的美好愿望,始終懷有辦好教育的崇高理想。然而,面對戰(zhàn)爭大背景下瑣碎的家庭生活,他的志氣、他的抱負被消磨得干干凈凈,遷居重慶后,他整日陷于妻子和母親之間的戰(zhàn)爭之中,只想著如何維護好這個小家庭,怎樣才能不傷害妻子,也不傷害母親,怎樣和好稀泥。更加可怕的是,一次次的調(diào)停工作使他的思維漸漸受到母親所代表的傳統(tǒng)夫權思想的牽引,原來被啟蒙、被更新的進步思想?yún)s被漸漸磨沒了棱角。比如第18章中,母親提到樹生如果離開后,要給他找一個更好的妻子,他明明十分反感,卻不敢旗幟鮮明地反駁,只是用貧困的理由給搪塞過去了。而對妻子的愛又使他在夫妻二人發(fā)生爭執(zhí)時,近乎本能地選擇退讓、道歉,完全沒有是非對錯原則,只是一味地壓抑自己。在這兩方勢力的擠壓下,文宣變得懦弱不堪,夾在妻子和母親激烈爭吵中的他,也只會用“你們不要吵……”五個字和蒙臉哭泣來解決困境,喪失了作為一個男人應有的氣魄。在社會上,他終日忙碌于一個半官半商的出版社校對員的工作,將原來教育的理想拋在腦后。這些轉變加起來,折損了樹生對他的愛情。除了個性變化,文宣性格中所存在的“他者意識”,給他們兩個人的感情也帶來了很大程度的損害。

        “他者意識”在薩特(Jean Paul Sartre)的《存在與虛無》中“注視”這一節(jié)有過細致的闡述。這個概念的意思是在他人的注視下,主體體驗到了“我的”存在,同時也意識到自己是“為他”的存在。沒有意識中的“他者”,我的主體意識就不能確立?!拔摇敝挥邪炎约和渡涑鋈ィ庾R到那個想象中的“他者”的存在,才能確認“我的”存在。以文宣在小說中與樹生的爭吵為例,分析一下他的“他者意識”:

        她同他吵起來。他發(fā)急了,嘴更不聽他指揮,話說得更笨拙,他心里很想讓步,但是想到他母親就睡在隔壁,他又不得不顧全自己的面子。他們夫婦在一間較大的屋子里吵,他母親帶著他兒子睡在一間更小的屋里。他們爭吵的時候他母親房門緊閉著,從那里面始終沒有發(fā)出來什么聲音。[2]153

        這里很清楚地寫到文宣是意識到了母親睡在隔壁,沒有發(fā)出任何聲音,這表明他發(fā)現(xiàn)母親其實是留意著他和樹生的這次爭吵的。因此他才會作出和理智相悖反的選擇——明明想讓步,卻選擇惡言相向,作出這樣言不由衷的決定。為什么意識到母親的關注目光后,他會不受理智的束縛呢?一方面,母親一方所代表的其實是傳統(tǒng)的家庭倫理觀念,即丈夫作為家庭的一家之長,擁有絕對的權威。作為丈夫,要能夠管束住妻子,所以即便吵架,讓步是萬萬不可能的。因此他才會違背本心,為著所謂的面子和心愛的妻子進行無謂的爭吵,在沒有意義的爭吵中度過的家庭生活自然不會讓人有幸福感。另一方面,文宣的“他者意識”也間接反映出來在新思想和舊傳統(tǒng)的搏斗中,主觀上,他作為新人的抗爭意識漸漸皈依于母親所代表的封建勢力,他就像那個從鎖孔偷窺的人,意識到自己被另一個房間的母親“注視”后,會為自己的退讓念頭感到羞恥,所以選擇順從母親象征的傳統(tǒng)意識,用和樹生的爭吵來證明自己的存在。從客觀上來看,戰(zhàn)爭的大背景以及國民政府的腐敗無疑使得這個小人物的命運更加蒙上了一層悲劇色彩。魯迅在《傷逝》中也曾寫道,人的第一要義須是生存,在那個戰(zhàn)亂的年代,生命的完整尚不能得到保全,所以對以病殘的身軀面對艱難時世的他來說,愛情或許太過沉重、太過奢侈。這與愛情以悲劇告終不無關聯(lián)。

        就樹生而言,她主觀上想“救出自己”的個人主義觀念、追求幸福的蓬勃生命力、深刻而不可動搖的新思想是她出走的先決條件。而在客觀上,文宣的軟弱導致愛情的消失,一直對她懷有敵意甚至恨意的婆婆、少年老成對她也不親熱的兒子以及來自年輕英俊條件優(yōu)越的陳主任的誘惑則一步步將她推出了那個沒有希望、沒有生氣的家庭。她的出走,導致兩個人的愛情最終走向破滅的結局。

        三、情以何寄

        小說文本作為一個載體,既是通過作者充滿匠心的建構方式呈現(xiàn)出來,又在這些結構中寄托自己想要表達的更深層次的思考。通過比較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雖然兩部小說完成于不同的年代,但他們除了視角的選擇、題材的確定具有相似性之外,結構上也有著相似的一面。正如浦安迪(Andrew H Plaks)所說:“任何一個故事、一段話或者一個情節(jié),無論‘單元’大小,都有一個開始和結尾。在開始和結尾之間,由于所表達的人生經(jīng)驗和作者的講述特征不同,構成了一個并非任意的‘外形’?!盵3]55浦安迪所說的“外形”就是指小說的結構。在我們所分析的兩個文本中,都呈現(xiàn)出圓形的敘事模式,即復向回旋結構。這種結構是指通過作者別具匠心的安排,將相似或者相互關聯(lián)的要素分別安排在小說的開頭和結尾,這些要素或者呈現(xiàn)對比襯托的關系,或者呈現(xiàn)相互顛覆的關系,在不同的關系中小說的意義得到了升華,或者擁有了新的結構意蘊。

        《傷逝》中復向回旋結構的表現(xiàn)格外突出,小說里面人物設置比較簡單,但男女主人公乃至他們飼養(yǎng)的寵物阿隨的人生軌跡無一不是從原點出發(fā)又回到原點的圓形結構:涓生和子君同居后離開了會館,然而從開篇他的自敘來看,他在與子君分手后又回到了這里;子君為了愛情離開了自己的家庭,可是在被涓生拋棄后,還是不得已被父親帶回了家;甚至是涓生子君住在吉兆胡同時飼養(yǎng)的阿隨,也在被拋棄后歷盡辛苦又摸了回去。在《寒夜》中,復向回旋結構則表現(xiàn)為開頭結尾的要素雖相關,但相反。在開頭,作者安排的是文宣在重慶冬天寒冷的大街上焦急地尋找著他的妻,街上彌散在被戰(zhàn)爭包裹的焦慮和恐慌之中。他被裹挾在受著苦難的、重重的人群中,不知道能不能找到他的妻,也不知道要去哪里找他的妻。而結尾則恰恰相反,雖然仍是那個寒冬里黑漆漆的重慶的街,雖然街上仍然有受寒受苦的貧苦人民,雖然都懷著同樣焦灼、不知所措、迷茫的心情,但是主人公已經(jīng)換作了在開頭被尋找的妻子。文宣已經(jīng)去世,樹生從蘭州返回重慶后發(fā)現(xiàn)原來的家已經(jīng)賣給別人,孩子和婆婆也已不知所蹤。帶著復雜的心情,她獨自一人徘徊在冬夜的街道,不知何去何從。

        美國漢學家威廉·萊爾(William A Lyell)認為:“把重復的因素放在一個故事或一個情節(jié)的開頭和末尾,使這個重復因素起著戲劇開場和結束時幕布的作用?!盵4]334這樣的結構安排不僅使小說變得更加完整,渾然一體,對小說人物心理的揭示和刻畫也更加富有力度,而且通過前后對比,對人物形象的悲劇性塑造也更加深刻,讀者在看到他們圓形生命軌跡之后不由自主地為他們的悲慘命運嘆息,在情緒的回環(huán)往復和靈魂的對撞中體味出小說文本中更加深刻的底蘊。

        兩位小說家的偉大之處就在于,這兩篇小說看似寫的是知識分子的愛情,但其中寄托的卻絕非是對兩段感情的嘆惋那樣簡單。魯迅選擇第一人稱的形式來架構《傷逝》,用自述的口吻娓娓道來這樣一個故事,不僅表現(xiàn)了對“說真話好還是虛偽的欺騙別人好”這樣一個人生命題的反思,這作為魯迅一貫關注的問題,在《傷逝》中走向了新的高度;也隱含了魯迅對于涓生這樣自我懺悔行為的一種拷問:看似是超我的自我暴露與自我批判,但其中是否隱含了“本我”美化自我的虛偽抗辯呢?而涓生在小說最后的自我陳述中,我們也看到了一個知識分子在追索生命的終極意義時,走向幻滅的悲劇。涓生本想以愛帶自己走向新生,但卻發(fā)現(xiàn)這愛不僅只是海市蜃樓,還換來了心愛的子君的犧牲,他的悲劇從側面批判了舊社會封建思想這座鐵房子的堅不可摧。革命啟蒙的路在何方?這不僅是涓生思考的問題,也是讀者掩卷后不由得提出的問題。

        巴金在《寒夜》里,除了講述這樣一個愛情悲劇外,還呈現(xiàn)出鮮明的政治傾向性和尖銳的批判指向。從樹生給文宣的信中,我們可以看到,作者讓主人公代自己發(fā)聲的策略?!斑@不是一個人的錯。我們誰也怨不得誰。不過我不相信這是命。至少這過錯應該由環(huán)境負責?!盵2]335在結尾處,作者批判黑暗統(tǒng)治的意圖就更加明顯了:文宣在抗戰(zhàn)勝利之日凄涼地死去,與外面歡慶勝利的熱烈氣氛構成了鮮明而凄慘的對比。兩個月后,樹生重返重慶,尋文宣未果,獨自徘徊在深夜的街道上時卻聽到了路人這樣的抱怨:“勝利是他們的勝利,不是我們的勝利。我們沒有發(fā)國難財,卻倒了勝利霉。早知道,那天真不應該參加勝利游行?!盵2]379在這些微小的細節(jié)中,我們看到巴金對國民黨統(tǒng)治下腐敗的社會現(xiàn)實的深刻批判。對于這一點,巴金本人也曾有過論述。在寫于1980年底的《關于寒夜》中,巴金說:“我寫汪文宣,絕不是揭發(fā)他的妻子,也不是揭發(fā)他的母親,我對這三個主角都同情。要是換一個社會,換一個制度,他們會過得很好。使他們?nèi)绱耸芸嗟氖悄莻€不合理的舊社會制度。生活這樣苦,環(huán)境這樣壞,糾紛就多起來了。我寫《寒夜》就是控訴舊社會、控拆舊制度?!盵5]390除此之外,巴金的《寒夜》在揭示小人物命運的領域中,以其細膩的心理描寫和人道主義關懷使得小說擁有了更加深厚的底蘊和意義。

        不同的時代經(jīng)驗、不同的人生體驗給予了兩個偉大作家在表現(xiàn)同一題材時呈現(xiàn)出不同的情感傾向。雖然他們的著眼點都是知識分子的愛情悲劇,對整部小說的架構也有相似之處,但是核心思想和反映的問題卻各有側重。對兩部小說進行綜合比較和分析,可以使我們更好地理解作者想要傳達的小說背后深層次的價值觀。

        除此之外,知識分子的愛情書寫雖然在現(xiàn)代文學中有著作者們層出不窮的嘗試,但是對于這些愛情故事的研究和探尋卻與作品之間不成比例。自五四運動以來,新觀念的解放和個性的追求帶來了觀念的變革,知識分子的婚戀模式漸漸打破了古來已有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傳統(tǒng),開始了自由相戀。從相識到相知再到相戀都是因愛而起,由自我意志決定和生發(fā)的。這種新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以啟蒙者自居的男性引領的——他們首先喚醒受到新式教育的女青年們,將新觀念傳遞開來,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一方面,作為向導的男性知識分子們忽略了文化觀念具有傳承性的這一特征,忽視了他們傳遞的新思想中可能夾帶的一些潛意識里的封建思想和不自主繼承的文化傳統(tǒng),比如《傷逝》中涓生和子君的家庭分工顯示的是由子君全權承擔家務勞動;另一方面,在宣揚新式的愛情觀念中,那些可能被遮蔽、可能沒有被注意到的新式的男權思想,比如《寒夜》中的文宣拖著孱弱的身體搏著命去上班也是為了在家里地位的均衡,樹生看似自由地追求新生活、追求愛情,但是難免在離開原來家庭后陷入了依靠另一個男人的窠臼。這些隱匿在新思想表象下的暗流在一定程度上使現(xiàn)代文學中知識分子的愛情道路充滿坎坷。

        從人和人關系的角度來闡釋這樣兩個愛情悲劇時可以看出,“在現(xiàn)在的社會里,不但女人常作男人的傀儡,就是男人和男人,女人和女人,也相互地作傀儡,男人也常作女人的傀儡”[6]166-167。兩部小說的主人公之間也確實存在著一種一方甘做傀儡而另一方不斷反傀儡的斗爭關系。無論是甘做“傀儡”而不得的子君,還是雖然用無愛的真實為武器進行“反傀儡”斗爭的涓生;無論是因身體狀況不情不愿成為了“傀儡”的文宣,還是用青春熱情追求更好生活,想掙脫傀儡關系的樹生,他們在家庭或者是婚姻生活中的痛苦與掙扎,都毋庸置疑地印證了這樣一個現(xiàn)實存在:在婚姻家庭中,雖然男女雙方互為“傀儡”,但更為普遍的是“女人常做男人的傀儡”。即使外在形式上可能存在著個體性的差異,但是內(nèi)在的思維模式和觀念仍然難以改變。這是對中國封建思想中三綱五常陳舊觀念的無意識傳承,是舊性別秩序集體無意識的延續(xù),也是女性自身命運陷落與掙扎之中似乎一直難以逃逸的桎梏和窠臼。不要說在那個新舊思潮交融的年代,即使在今天,封建思想的陰霾仍然時?;\罩在呼喚兩性平等的大地上,籠罩在中國女性走向解放和獨立的漫漫長途上。借用“五四”時期的文化鏡像“娜拉”來觀照,從子君到樹生,就內(nèi)在性而言,這樣兩個走出家庭的女性究竟在獨立之路上跨出了多遠的距離?

        魯迅在《娜拉走后怎樣》中揭示過娜拉的命運:不是回來,就是墮落。在《傷逝》中與其說子君是中國的“娜拉”,不如說她是被涓生想象的、期待的、希望成為的“娜拉”,她的獨立宣言并不沒有真正意義上的覺醒,這也導致她回到封建家庭,并在那樣殘酷無愛的家庭中走向死亡的悲劇性結局;而《寒夜》里從家庭出走的樹生,也并不是以一己之力在蘭州取得安穩(wěn)的生活,而是靠自己尚存的美貌依附于陳主任,這不能不說是另一種形式的墮落。她們看似要求解放、自由和獨立,其實質都以失敗而告終?!叭绻f,‘五四’時代曾給中國婦女帶來了一個著名的鏡像:娜拉,一個反叛的姿態(tài),一個‘我是我自己的’出走的身影;那么,它不僅將易卜生的《玩偶之家》改寫為父權至上的封建家族,將娜拉的為人之妻的身份改寫為反叛的女兒,而且使女性的反叛成為一個短暫的瞬間,一個一次性的抉擇權的獲?。煌瑫r是兩扇大門:父母之家與夫妻之家間的一道罅隙。女性在那一反叛或出走的瞬間顯影,爾后便是再度的無言與湮沒。在這一特定的時刻之外,新女性的個體與性別生存是一種未知或是一份烏有?!盵7]3作為女性解放語境下的女性,我們不能將這種主體意識、主體存在湮沒的責任全部歸咎于男性主導的婚戀新模式。而應從一個側面反思,無論是過去還是現(xiàn)在,當遇到愛情來敲門時,女性必須保持足夠的清醒和理智,她們要看到看似處處公平中隱匿的“男權暗涌”,并能對那些男權主義的定則說不。父權社會千百年流傳下來的那些思想至今或多或少地存在著,世俗的眼光無法完全消失殆盡。在這種情況下,女性更應該以獨立自尊的態(tài)度來捍衛(wèi)自身的價值和人格的獨立,勇敢地面對古舊傳統(tǒng)的阻礙和吸納、凡俗經(jīng)驗的訓導和規(guī)勸,清醒地面對那些男權意識冰冷的或假面下的招安。只有這樣,愛情才會成為成就一個人向著更好的自我發(fā)展的動力,而不是使人陷入困境乃至死亡境地的泥潭;只有這樣,愛情才值得被歌頌,而不是哀嘆。我們要更加深入反思和思考,才能使小說對于知識分子的愛情困境的探析有更深刻的現(xiàn)實意義。

        [1]孔慶東.孔慶東評點魯迅小說[M].沈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07.

        [2]巴金.寒夜[M].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9.

        [3][美]浦安迪.中國敘事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

        [4]樂黛云.國外魯迅研究論集[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1.

        [5]巴金.巴金選集[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

        [6]魯迅.娜拉走后怎樣[M]//魯迅.魯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7]戴錦華.涉渡之舟——新時期中國女性寫作與女性文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猜你喜歡
        愛情小說
        叁見影(微篇小說)
        紅豆(2022年9期)2022-11-04 03:14:42
        遛彎兒(微篇小說)
        紅豆(2022年9期)2022-11-04 03:14:40
        勸生接力(微篇小說)
        紅豆(2022年3期)2022-06-28 07:03:42
        《甜蜜蜜》:觸碰愛情的生存之歌
        不談愛情很幸福
        都市(2022年1期)2022-03-08 02:23:30
        那些小說教我的事
        愛情兩個字好辛苦
        愛情讓我們直立行走
        明代圍棋與小說
        西南學林(2014年0期)2014-11-12 13:09:28
        我是怎樣開始寫小說的
        百花洲(2014年4期)2014-04-16 05:52:45
        国产一级淫片免费大片| 欧美大屁股xxxx高潮喷水 | 亚洲性啪啪无码av天堂| 99久久综合精品五月天| 日本在线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中国老熟女露脸老女人| 免费高清av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高清一区二区三区水蜜桃 | 国产黄色一级到三级视频| 亚洲精品宾馆在线精品酒店| 国产特级毛片aaaaaaa高清| 久久亚洲AV成人一二三区| 国产精品成年人毛片毛片| 国产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国产毛多水多高潮高清| 中日av乱码一区二区三区乱码| 中文字幕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免费 | 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伊甸园| 中文字幕欧美一区| 国产美女高潮流白浆在线观看 | 深夜福利国产精品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日韩三级片| 极品熟妇大蝴蝶20p|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综合|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熟女| 美女视频黄的全免费视频网站| 狠狠丁香激情久久综合| 国产精品高清国产三级国产av | 中国丰满熟妇xxxx|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久久| 美女免费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色综合久久网| 越南女子杂交内射bbwxz|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网站| 亚洲欧美日韩高清中文在线| 男生自撸视频在线观看| 无码a级毛片免费视频内谢| 97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 果冻蜜桃传媒在线观看| 免费人成视频网站在线不卡| 久久久久久好爽爽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