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虎
在我看來,人的一生,有“三道菜”是必吃不可的。
第一道菜:吃苦。人生病了,要吃苦。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好的藥材,雖然味道苦澀,卻是減輕痛苦的妙方。就像真誠的勸告一樣,雖然直戳要害和痛處,卻對你有實實在在的幫助。人要成就一番事業(yè),也要吃苦。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東漢的孫敬和戰(zhàn)國的蘇秦為了發(fā)奮學習,不惜把頭發(fā)綁在房梁上、用錐子猛刺大腿,因為不怕吃苦,他們不僅成為了杰出的政治家,也譜寫了“懸梁刺股”的千古佳話。
可見,吃苦是一個人生命中必須品嘗的味道和成就一番事業(yè)所必經的過程。人生,只有經歷了千辛萬苦,才會苦盡甘來;風雨之后,才會看見最美的彩虹。
第二道菜:吃虧。現實生活中,越是不肯吃虧的人,往往會多吃虧,吃大虧。唯有不計較吃虧的人,才會真正有福。這種人,總把世界往好處想,在利益面前,不是錙銖必較而是泰然處之;在名譽面前,不是自私自利而是先人后己;在人際交往中,不是唯我獨尊而是禮讓他人。他們最終得到了人們的尊重和敬佩,收獲了他人的真情和實意。
第三道菜:吃一塹,長一智。錯誤是不可避免的,但犯錯不可怕,最重要的是要學會從中反思和總結經驗。當我們犯錯時,如果別人的批評中肯正確,要冷靜地自我反思,才能發(fā)現根源,糾正缺點,不然一個小錯誤也會釀成大損失,就像長了雜草的花園,不及時清除的話,會蔓延到整個花園。如果屬于無理的謾罵和指責,就學會淡忘,理智地尋求補救的方法,千萬不要浪費無謂的時間和精力。
錯誤就像病毒,它讓你在生病痛苦的同時,也會提高自身的免疫力。醫(yī)學專家研究表明,那些發(fā)生病變的器官,比正常的器官更顯強壯。犯錯也一樣,每一個錯誤都會成為你積累經驗的前車之鑒。
莎士比亞說:“人類的真相是什么?那就是他們的一生中,所犯的錯誤不計其數?!边_爾文說:“我熱愛那些貌似愚蠢的試驗。我總是嘗試這樣的實驗,并從中吸取經驗?!卑l(fā)明家愛迪生正是經歷了上百次的失敗實驗,才成功研制出電燈。
成功沒有捷徑,通向成功的智慧之路是什么?——那就是不停地犯錯誤。錯誤,是連接無知和智慧的橋梁,一定要讓昨天的錯誤變成今天的經驗,成為通向明天的鋪路石。
吃得了苦,才有頑強的毅力去堅持做一件事;吃得了虧,才能以樂觀的心態(tài)去面對一切困難;吃一塹長一智,才能深刻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及時完善自我品格,少走彎路岔路。這“三道菜”,向我們傳遞的,不僅是勤奮進取的做人原則,更是積極樂觀的處世態(tài)度;而品嘗好人生這“三道菜”,不僅能助我們早日實現夢想、通向成功,更讓我們感悟到人生的大智慧和思想的大境界。
素材分析:
吃苦、吃虧、吃一塹長一智,看起來并不“美味”的人生菜肴,卻飽含哲理。而正是因為我們能接受這些不完美,反而能享受到人生的美味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