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士奇
19世紀末的英國,麻風病還是一種絕癥,凡是被送進麻風病院的人,從來就沒有活著出去的。
一天,年輕神父約遜被邀請前去參觀一座麻風病院。令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這里很少有悲傷壓抑的景象:一對面目全非的中年情人像年輕人那樣牽著手行走,看見他,還不忘打個招呼;一群人在空地上歪歪斜斜高低錯落地跳著華爾茲舞,而用小提琴伴奏的則是一個侏儒。
到了文化活動場所,他看到一個女子正用僅剩的兩根指頭畫畫,繽紛絢麗的色彩映得她臉龐一片通紅;一陣洪亮的歌聲傳來,他走進那個房間,看見唱歌的是一個嘴角歪斜的人。約遜不禁贊嘆了幾句,然后又問麻風病院的醫(yī)護人員:“這些病人為什么如此愉快呢?”醫(yī)護人員說:“這是因為他們接納了現實,沒拿自己當病人?!?/p>
約遜再問:“有沒有和他們不一樣的麻風病人呢?”醫(yī)護人員把他帶到了居室:在這里,有的人在屋角蜷縮著,有的人面對墻壁呆坐著,有的人相互傾訴哀怨,有的人拿著醫(yī)書嘩嘩翻看。到處彌漫著倦怠、愁苦、壓抑、失望的氣氛。
他問:“為什么他們和外面那些樂觀的人不一樣呢?”醫(yī)護人員說:“這是因為他們拒絕接受現實,還想把麻風病治好?!?/p>
適合話題:心態(tài);快樂;接受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