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強 陳燕
臨床上有不少類似的患者,由于耽誤了疾病的診治,即便得到有效治療,視力也很難恢復。如果患者早期發(fā)現(xiàn)糖尿病性白內障,早期治療并進行眼底激光光凝治療,積極控制血糖,病情應該不會發(fā)展到如此難以控制的程度。
糖尿病性白內障是僅次于糖尿病視網(wǎng)膜病變的第二大糖尿病所致眼病,因為糖尿病性白內障是位于眼前節(jié)的病變,如不及時治療會直接導致眼底視網(wǎng)膜病變,無法進一步診治,進而導致眼部更嚴重的并發(fā)癥,甚至失明。
糖尿病性白內障分為兩種類型:真性糖尿病性白內障及糖尿病性老年白內障。
真性糖尿病性白內障 此疾病并不多見,主要發(fā)生在嚴重的青少年糖尿病患者。本病特點為雙眼發(fā)病,發(fā)展迅速,可在數(shù)日,甚至48小時內完全成熟,很少超過數(shù)周??砂橛星庾兓?。當血糖升高時,血液中無機鹽含量減少,滲透壓降低,房水滲入晶狀體內,使之更加變凸而成為近視。當血糖降低時,晶狀體內水分滲出,晶狀體變?yōu)楸馄綘疃纬蛇h視。
糖尿病性老年白內障 此疾病與無糖尿病的老年性白內障的臨床表現(xiàn)大致相同,只不過發(fā)病的平均年齡較早,成熟的也較非糖尿病者早,而且糖尿病患者中白內障發(fā)病率高達48%,高于普通的老年性白內障的發(fā)病率。糖尿病性老年白內障早期患者可出現(xiàn)畏光癥狀,在相對強光下的視力明顯低于相對暗光下的視力,原因在于這個時期的白內障往往從晶狀體后囊下開始混濁,呈鍋巴狀,這與普通的老年性白內障有著一定的區(qū)別。由于糖尿病的影響,這部分白內障患者隨病程的進展,眼底發(fā)生病變的風險增加,嚴重者會導致失明。
糖尿病患者應該積極控制血糖,定期進行眼科檢查,及早處理眼部并發(fā)癥。治療方法有藥物治療及手術治療。
藥物治療
控制血糖 糖尿病性白內障若在發(fā)病初期及時控制血糖,變混濁的晶狀體可以部分恢復透明。
醛糖還原酶抑制劑 醛糖還原酶抑制劑(ARIs)是第一類被系統(tǒng)研究并進行臨床實驗的抗糖尿病性白內障藥物。醛糖還原酶在哺乳動物體內催化葡萄糖向山梨醇的轉化,導致晶狀體的滲透壓異常。醛糖還原酶抑制劑可有效抑制山梨醇含量的異常升高。
?;撬?/b> ?;撬崾蔷铙w中含量較高的游離氨基酸,具有很強的抗氧化性,能保護細胞和組織免受氧化損傷。隨著白內障病程發(fā)展,晶狀體中?;撬岷匡@著降低。補充?;撬峥蓽p少晶狀體細胞內小分子蛋白質和酶的滲漏,清除氧自由基,減少晶狀體的氧化損傷,保持晶狀體的透明。
維生素類 維生素C、維生素E、α和β-胡蘿卜素等抗氧化劑,易吸收,可通過特殊轉運機制迅速到達細胞和血清,對早期糖尿病性白內障有一定抑制作用。
手術治療
糖尿病患者的白內障一旦因晶狀體混濁導致視力受損或明顯影響眼底的觀察,應選擇手術治療。
近年來,隨著眼科顯微手術的開展以及新型人工晶體的植入,白內障的手術方式和手術效果有了顯著的發(fā)展與提高。目前,手術沒有必要等到晶體完全混濁(白內障成熟期)才做,因為成熟白內障手術時囊膜處理不易看清,白內障核更硬,此時手術反而容易出現(xiàn)并發(fā)癥和術后炎癥反應。因此,醫(yī)生反而更愿意給相對不成熟的白內障做手術,效果更好,手術更安全。
由于糖尿病的存在,糖尿病性老年白內障手術后容易發(fā)生出血、炎癥、眼底黃斑水腫、干眼等并發(fā)癥。因此,糖尿病性老年白內障術前應該充分評估血糖及患者眼部情況。手術的目的一方面是為了提高視力,另一方面也主要是為了便于眼底檢查和治療。
手術時機
1.糖尿病性白內障視力低于0.3,嚴重影響到正常生活。
2.糖尿病性白內障雖然不嚴重,但影響到眼底檢查及熒光素血管造影。
3.空腹血糖水平低于8毫摩/升以下。
4.如合并有全身疾病、全身情況差者應待全身情況穩(wěn)定后手術。
總之,恢復視力、方便眼底病檢查治療是糖尿病性白內障手術治療時的主要考慮因素。
(吳強教授每周二下午有專家門診,周二上午有特需門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