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蘭(四川省金陽縣城關(guān)小學)
激勵模式廣泛存在于現(xiàn)實生活中的各個方面:在工作中,上司一份表揚的名單能夠使員工鼓起信心,集中注意;在學習中,教師一句鼓勵的話語能夠使同學們信心倍增,重振旗鼓,對工作學習效率的提升成效顯著。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靈活使用激勵教學模式能夠充分發(fā)揮學生個人潛力,更能更夠革新現(xiàn)有教育教學模式,早日實現(xiàn)新課程改革的目標。本文就如何在小學語文教育中運用激勵教育模式進行淺談,希望對諸位起到拋磚引玉的效果。
激勵通過建立一系列獎懲措施,通過外部條件來指導、激發(fā)成員的行為,以達到某些目的的過程。對教育模式而言,激勵教育模式是指教師通過某些外在的教學方式,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的過程。而且通過現(xiàn)有教學現(xiàn)狀可見,采用激勵教學模式的課堂中,學生發(fā)言較為主動、學習積極性高;學生口語表達能力,自信心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高。激勵教育模式對學生的發(fā)展有著很大的推動作用。
據(jù)現(xiàn)有調(diào)查資料以及當前教學現(xiàn)狀,教師對待課堂上不認真或者調(diào)皮的小學生們的態(tài)度通常是做出負面評價,甚至一些教師對其說出一些帶有侮辱性的言語。學生們也因此認為教師不喜歡教育他們,在課堂上他們不敢正視老師,有些甚至因為教師的批評而厭惡學習,產(chǎn)生逃課、逃學現(xiàn)象;相反的,大部分在課堂上積極發(fā)言,認真思考、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的學生們,通常是受到過老師的鼓勵與表揚的學生。
通過上述現(xiàn)象可知:對小學生而言,教師的一句鼓勵的話語,一朵象征表揚的小紅花,一張“三好學生”的獎狀都是至高無上的榮耀,是值得他們繼續(xù)努力的動力,更能夠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讓學生們懂得師生互相尊重。試想,如果一個教師從不鼓勵學生,學生一旦犯錯誤就會受到該老師嚴厲的批評、訓斥,那該課堂的學生們必然會以一種恐懼、厭煩的心理感受去上課,其培養(yǎng)出來的孩子即使在“外力逼迫”之下獲得了更高的成績,其個人表達能力、學習能力均會受到極大程度的限制,一旦該外力消失,其學習的動力也隨之下降,甚至對后來的教師產(chǎn)生厭惡感、畏懼感,變得叛逆、自閉等。
相反的,教師適當?shù)墓膭睿环矫鏁乖搶W生自信心得到提高,其自身在課堂上遇到問題時也會積極思考,真正的融進學習過程中;另一方面,其他學生也會視其為榜樣,整個班級都向他學習,爭取得到教師的表揚,這種良性的學習氛圍,必然能夠?qū)W生們未來的個人道路產(chǎn)生積極的影響。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性格特點,部分學生由于受到過分的寵溺,養(yǎng)成了“唯我獨尊”的性格,而有些同學則較為內(nèi)向,不夠自信。但是無論哪個學生,在回答問題后總希望得到教師的肯定。在這種情況下,教師的激勵方式應當因人而異,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完成相對自己層次的學習目標,比如上文性格外向、唯我獨尊的同學,如果教師對其贊揚較多,這類學生則會目中無人,沾沾自喜,因此教師的鼓勵次數(shù)適當降低,使其正確看待自己,戒驕戒躁;比較內(nèi)向的同學,教師則需要用心指導,多多點出他們的閃光點,使他們及時感受到自己的進步點,發(fā)掘自己的潛力。
其次,學生的成績也會有一定程度的差異,教師應將其合理分類,選擇恰當?shù)墓膭顣r機。例如,對那些班里的尖子生,教師利用激勵教學模式時,可以為其設立完成超額任務獎勵:在布置任務時,告訴他們完成作業(yè)后再閱讀一篇文章并且記錄閱讀筆記可以獲得神秘獎勵哦等;而對中等生則要求他們學會課本知識并完成課后作業(yè),對完成任務較好的同學進行口頭表揚。從而達到優(yōu)等生超額完成目標,中等生完成目標的條件,為每個學生樹立自信心,認清自己的進步點。但在此過程中,教師應當一視同仁,面向課堂中所有的學生,不可差異對待。
學校應當根據(jù)語文學習方案,制定一系列幫助學生們鍛煉、提高語文素養(yǎng)、激發(fā)學習興趣的比賽,例如:書法比賽、寫作比賽、演講比賽等,并準備足夠的不同層次獎勵,要求教師鼓勵同學們踴躍參加。
參賽同學在此類活動的準備過程中,一方面對個人學生為了在表演中展現(xiàn)自己的風采、特長,能夠鍛煉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寫作等專項能力,幫助學生們養(yǎng)成主動學習,樂于學習的習慣,另一方面,團隊型的比賽能夠促進每個同學互相幫助,相互競爭的氛圍對學生的激勵更深遠,更能夠提升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意識、集體榮譽感。最后語文比賽的獲勝方不但能夠品嘗到勝利所帶來的喜悅感、成就感,帶來精神與物質(zhì)上的雙重獎勵,并會使其努力學習語文知識以便準備未來的比賽,此種方法可以使學生們的學習氛圍更加長久、濃厚。
綜上所述,當前教育模式中對激勵教育模式采用仍然不夠完善、熟練。激勵作為一種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重要方式,對學生學習具有較強促進作用。教師在教學中運用激勵教育需要講究方式方法。特別是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適當?shù)墓膭?,會使學生自信心得到提升,從而在課堂上遇到問題時也會積極思考,使學生主動融入學習過程中,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在教與學之間形成良性促進。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各大學校應當積極吸引先進師資力量,培養(yǎng)已有教師在該方面的知識、能力素養(yǎng),使其在教學過程中做到依照學生性格、成績等差異,制定不同的激勵方法,以鼓勵性語言取代批評性語言,學校組織各類語文活動。兩者通力合作,使同學們產(chǎn)生對語文學習的熱情,進而革新語文整體教育模式現(xiàn)狀,提高學生們的語文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