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國偉
“回到拉薩
回到了布達拉
在雅魯藏布江把我的心洗凈
在雪山之巔把我的魂喚醒
爬過了唐古拉山遇見了雪蓮花......”
——鄭鈞《回到拉薩》
每次聽《回到拉薩》這首歌,總有一種靈魂被呼喚的感覺。沒有羈絆,沒有重負,心靈和思緒隨著悠揚高遠的旋律越飄越遠,飄到離北京3000多公里之外的拉薩,腳下是布達拉宮的第一級臺階,頭頂是伸手可掬的朵朵祥云……
36年前,我作為第一批北京城市去往西藏當兵的女孩,來到拉薩戍守邊疆。依然記得臉上尤帶稚嫩的少女們,一邊唱著“西藏就是我們的家”,一邊懷著激動與興奮的心情蹦跳著走下火車。一踏上拉薩的土地,我們就被那迤邐的群山、透凈的藍天、潔白無瑕的云朵震撼得久久說不出話來。拉薩的一切都是那么陌生而又熟悉,仿佛我們前世就已經(jīng)屬于這里,在靈魂深處和她融為了一體。
多年后回首,拉薩對于我們這些女兵來說已經(jīng)是第二故鄉(xiāng),我們把最美好的時光和最炫麗的青春完全地獻給了這片圣潔的土地,而拉薩也給予我們堅強、剛毅、真誠和樂觀的品質,留給了我們一生都難以忘懷的戰(zhàn)友情誼。我十分感謝在拉薩當兵的時光,它讓我內心堅定、無所畏懼,無論人生遇到多困難的逆境都能游刃有余地面對;它也讓我處事不驚、從容淡定,平靜享受經(jīng)過奮斗和努力得到的成功和幸福。一想到自己曾是一名光榮的西藏女兵,我就無比自豪。
從部隊復員回京后,一直沒有機會回西藏看看,這始終是我多年來的一個遺憾。帶著這樣的遺憾,多少次在夢中我回到拉薩,但是夢里那云不再觸手可及,那山不再輪廓清晰,那水不再清澈透明,每一次醒來我都告訴自己,這不過是一場虛無縹緲的夢境而已,除了失落,還是失落。對拉薩的思念之情隨著時間的推移一絲一毫也沒有流逝,反而沉甸甸地積攢在心中,讓我魂牽夢繞。
也許是命運的安排,就在前段時間,作為單位對口援藏工作小組的成員,前往拉薩市當雄縣對接援藏事宜,接到消息后我的心情難以平靜,多年的夢想終于成真,尋夢之旅如期啟程了。
到達拉薩后,我們只做了簡單休息,就驅車數(shù)百公里奔赴對口援助的當雄法院,座談參觀,贈送物資。小組的同志們也出現(xiàn)了不同程度的高原反應,令拉薩之行稍顯緊張又很充實。而最令我感慨萬千的是拉薩翻天覆地的變化:在過去,路上隨處可見趕著牛羊的牧民們,他們靠飼養(yǎng)牦牛、馬匹、羊群,種植小麥、青稞為生。今天,更多的藏民改變了傳統(tǒng)的勞動經(jīng)營方式,從過去完全依靠土地和牲畜的自然經(jīng)濟狀態(tài)轉向了商業(yè)、木材、運輸業(yè)。并且隨著城市建設的一步步發(fā)展,以前的農田和砂石泥土路被寬敞整潔且四通八達的馬路所取代,傳統(tǒng)的藏式土坯房也改頭換面成了新式的石混結構小樓房,公共交通連接起了村落之間的交流互動,城市中高樓林立,大型商場中的商品琳瑯滿目,藏民們的消費水平也日益增長。尤其是當我回到闊別30多年的軍營,注視著在優(yōu)良的物資配備和一流的管理模式下培養(yǎng)出的高素質軍人,他們昂揚的精神風貌令我仿佛看到了當年的自己。我由衷地為拉薩的巨變而欣喜,在偉大黨的領導下,西藏人民的生活更加美好幸福。同時,我也感慨于藏族同胞永恒不變的一點——對信仰的執(zhí)著。
西藏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那里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被稱之為世界的第三極。而圣城拉薩是藏傳佛教圣地,這座古老的“日光之城”是離天空最近的城市,也是屹立在世界之巔的一塊精神高地。在拉薩,你會看見成群結隊前來朝拜的人流,你會情不自禁地被那些虔誠的藏民所感染,也會被信仰的力量所震撼。這股信仰的力量深深融刻進藏民的血脈中,是歷經(jīng)多少年也不曾改變和磨滅的,他們雙手舉過頭頂、觸摸額頭和胸口,下跪、全身撲地,雙手前伸,口中不停地念著“唵、嘛、呢、叭、咪、吽”六字真言,他們無視游客和過往的車輛,神態(tài)安詳,一心向佛。就如藏族民歌中唱得那樣,“黑色的大地是我用身體量過來的,白色的云彩是我用手指數(shù)過來的,陡峭的山崖我像爬梯子一樣攀上,平坦的草原我像讀經(jīng)書一樣掀過……”
也許在這些朝圣者看來,再好的環(huán)境、再現(xiàn)代化的交通工具和現(xiàn)代科學文明也無法代替藏傳佛教在他們心中的地位。那是他們的信仰與堅持,是他們心靈的寄托。每當想起他們虔誠的臉龐和堅毅的眼神,我常常會想:在社會飛速發(fā)展,如此進步的今天,如果我們每個人都具有朝拜者那樣虔誠的精神、篤定的信念去忠實于自己的事業(yè),不管前面道路如何泥濘、坎坷不平,都能夠不受外界的影響,始終堅定地朝著認定的目標奮力前行,那么我們的事業(yè)就一定能夠向著勝利前進,社會必定會更加美好和諧。
愿每個人心中都有凈土,有信念,為實現(xiàn)理想全力以赴。當我們回望來時路,不管歷經(jīng)多少崎嶇坎坷,這一切磨難都將化為身后的塵埃,只留下光明在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