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輝(西安秦腔劇院有限責任公司,陜西 西安 710061)
戲曲的舞臺表演具有無限的價值,將生活的真實通過藝術加工變?yōu)樗囆g的真實,達到塑造人物形象,表演故事,傳遞情感的目的,戲曲產(chǎn)生于“情”,回歸于“情”,唱念做打的程式化表演即是對這種生活與歷史真實之“情”造化為藝術逼真、傳神之“情”的過程,這個藝術創(chuàng)作的過程始于對角色人物時代背景的了解以及人物性格的準確分析,終于準確傳神的程式化舞臺表現(xiàn)。
舞臺表演具有“生天生地生鬼生神,極人物之萬途,攢古今之千變”的特點及功能。這是基于中國戲曲藝術特點的本質(zhì)認識,既是以以唱念做打的舞臺表演表現(xiàn)人物,又是以演員對人物的理解來展示演員的戲曲功底,既是人演藝,又是藝托人,作為演員的表演主體與作為角色表演的客體二者互相成全,相得益彰。
戲曲的表演,盡管遠離生活,但首先要遵循的是“本色當行”的要求,這是戲曲藝術千年流傳的根本基因,是戲曲最重要的美學訴求。形式表現(xiàn)內(nèi)容,內(nèi)容豐富形式。角色的唱念做打等表演形式必須忠于生活中的人物形象,又要符合人們理想藝術形象的本來面目,基于對《取長沙》中魏延性格及遭遇的理解,其心理與情感的表達首先要準確呈現(xiàn)出其“勇”與“怒”的整體情感特點。由于秦腔中二花臉行當?shù)奶攸c是注重技巧表演,其手、眼、身、發(fā)、步高度的抒情性與綜合性配合著精簡的道白,共同助力于人物情感的表現(xiàn)。在《取長沙》中,魏延出場“領了督爺將令,四鄉(xiāng)渡糧,將糧渡齊五百余戶”這一開口白,既交代了故事背景,又先聲奪人,用粗獷的花臉道白極為精妙的將人物形象樹立在這里,而后行進途中的一系列干脆利落的抖馬動作,則是要充分表現(xiàn)武將人物的剛勁、勇猛的特點以及心急火燎的情緒。帶著怒火進帳交令以及二次進帳的魏延,在對質(zhì)之前一直是隱忍的,怒火雖積壓胸膺,但卻不能爆發(fā),嘗試著用柔性的方式解決問題,雖是二花臉武將,但在他質(zhì)問韓玄的過程中,則是曉之以情、動之以理,這樣的處理是符合正常的人物心理的,魏延,一個血肉豐滿非扁平化的花臉形象塑造是應該需要這樣去完成的。
其次,要把握魏延性格轉(zhuǎn)化的過程,干脆、干凈、利落的表現(xiàn)是展現(xiàn)其性格至“果”。這是符合二花臉行當特點的性格,“果”是果敢,是二花臉本色當行的性格要求,粗糲不離細膩的情緒表演需要,。魏延催糧歸來,眼見刀斧手將黃忠綁縛法場,唱道“一半人隨魏老子殺場走走了”,這一句唱,魏延其剛烈、火爆、魯莽的性格已是充分體現(xiàn)。隨即進賬,交令完畢后,遲疑半晌,左思右想,出帳后的短暫的時間內(nèi),通過髯口、擦拳、轉(zhuǎn)眼等一系列高度綜合的動作完成了情緒的積累,二次進帳,等到韓玄問及情由,才道出心中所想,此時的魏延盡管已是怒火中燒,但還是叩拜俯首,有禮有節(jié),身為臣屬不得不臣服于權力的管制,但當自己內(nèi)心的正義和訴求得不到伸張的時候,情感的忍耐極限達到的時候,便干脆利落的手起刀落,殺人如麻。遲疑之縝密,抗議之真切,暴跳如雷,殺人之快。這一段的情緒是極富感染力的道白和動作共同完成的,在傳統(tǒng)秦腔藝術中,粗獷的須生和花臉真正代表了秦腔的精髓。在秦腔花臉中,道白戲是極為精妙的部分,故事情節(jié)的推進必須在這些白口和動作細節(jié)中做足功夫,才能使觀眾感受到其性格特點并自然接受其后面結(jié)局的合理性。
“劇戲之道,出之貴實,而用之貴虛”,中國傳統(tǒng)戲曲最重要的特點之一就是虛擬性,這里的虛擬指的是演員表演動作技巧之虛,虛只是形式,回歸到本位還是實,即情緒之實,審美之實。花臉角色由于其行當特點規(guī)范所限,人物性格暴烈,情感充沛,在表演中需要極其注意情感表達的收與放,情感的“放”,是汪洋恣肆、信馬由韁的夸張化表演,是塑造人物的主要手段和重要特點,而“收”則體現(xiàn)的是細節(jié),在大部頭的動作與技巧的表達之外,注重其細節(jié),注重人物情緒情感的變化的多重情節(jié)點,如能準確拿捏這粗細之間的度,達到收放自如、節(jié)節(jié)累積的狀態(tài),才能更好的表達出人物性格發(fā)展的動態(tài)過程,為人物的舉動增添其合理性,使其合理合情。在《取長沙》中,魏延向韓玄據(jù)理力爭,而韓玄渾然不顧,節(jié)節(jié)逼問之下,矛盾在加劇,沖突在升級,這里有一系列的身段和動作表現(xiàn)來狀情,但是一定要克服表演中“板實”“膚淺”等缺點。這是觀察生活,將人的情緒進行形象化的思維后,進行貼切的藝術外化的表現(xiàn),如搬椅,磨牙,摩拳這些動作就是極其忠于生活的真實,力求將怒火中燒的魏延心理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
秦腔藝術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作為青年演員,在練功排戲演出之余,要以歷史和前輩為師,砥礪繼承和發(fā)揚傳統(tǒng)劇目中的精華,勤勉思考,刻苦練功。同時,一定要以生活為師,做個有心人,體察人性的復雜和真善美。只有如此才能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戲曲演員,為我們中華民族文化復興多做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