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近10 年來,“讓青少年掌握1~2項運動技能”成為我國有關青少年體育政策的熱點。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自2007年5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 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實施以來,至少有5份國家層面的文件提出了這一要求。與此同時,在學校體育研究領域,也有不少學者撰文表達了“學生上了12年體育課什么也沒學會”的憂慮。一方面是政策的頻繁強調,另一方面是研究者的普遍憂慮,兩者在同一個問題上的重疊,表明了“讓青少年掌握1~2項運動技能”是當前青少年體育發(fā)展中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對該問題的有效破解,很可能是促進包括學校體育在內的青少年體育健康持續(xù)發(fā)展的關鍵。為此,國內相關學術團體為破解此問題進行積極探索。例如:體育課程標準研制組在最新頒布的《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7年版)》中提出了“模塊化”的運動技能學習模式;全國學校體育聯(lián)盟(教學改革)主席毛振明教授開出了“走班制”的“藥方”。
作為國內學校體育與青少年體育研究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上海體育學院“學校體育與學生體質健康研究團隊”認為,評判青少年運動技能掌握程度的“標準”缺失,以及由此導致的運動技能教學“失范”和評價困難等一系列問題是導致學生運動技能掌握不力的關鍵因素。為此,該研究團隊于2015年開始組建了“全國青少年運動技能等級標準研制組”,并開展了相關研究工作。通過2年多的集體攻關,該團隊完成了首批包含田徑、足球、乒乓球等11個項目的《青少年運動技能等級標準》(以下簡稱《標準》)的研制工作。
這11個項目的《標準》被上海市質監(jiān)局批準為“團體標準”,同時被上海市教委全部采納用于推進學校體育的深化改革。2018年4月15日,在教育部體育衛(wèi)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上海市教委主任陸靖、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倪閔景、上海市體育局副巡視員楊培剛、上海市大學生體育協(xié)會會長薛明揚以及20余名大中小學體育專家的共同見證下,上海市教委作為《標準》采用部門面向社會正式發(fā)布了11個項目的《標準》?!稑藴省返陌l(fā)布受到多家媒體的關注,得到了行政部門及廣大青少年體育工作從業(yè)者的積極反饋,引起了強烈的社會反響。目前,在上海市教委的委托下,上海市學生體協(xié)已在全市中小學中開展《標準》的應用實施工作。
作為我國學校體育領域的一項開創(chuàng)性成果,《標準》能在多大程度上破解“讓青少年掌握1~2項運動技能”的難題,還有待實踐的檢驗。當然,實踐檢驗的前提是了解《標準》。為此,本刊邀請研制組研究人員對《標準》進行解讀。同時,為了讓讀者從更廣闊的視野審視《標準》和吸引更多的研究者參與后續(xù)《標準》的研制工作,本刊也邀請研制成員對國外有關標準的進展情況進行了文獻研究。期望通過《〈青少年運動技能等級標準〉的研制背景、體系構架與現(xiàn)實意義》《兒童青少年基本運動技能測評工具研究及啟示》這2篇專題論文的刊出,引起廣大體育研究者對“如何有效促進青少年掌握1~2項運動技能”之問題的深層次思考,發(fā)表促進我國學校體育和青少年體育健康發(fā)展的真知灼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