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敏
摘要:微博是一個新興傳遞社會信息,提供網名自由評論、點贊、轉發(fā)表明態(tài)度的平臺。但由于微博評論自身的局限性、網民的眾多,使得微博這一發(fā)表個人觀點的平臺滋生出許多不文明現象。大學生作為新興媒介的主要使用者,在規(guī)范自身網絡行為起著重要作用。在“微博輿論場”視域下來規(guī)范大學生網絡道德則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微博;輿論場;文明道德;規(guī)范路徑
一、“微博輿論場”視域下鍵盤俠的形成
1.“微博輿論場”的形成
隨著網絡在大學校園內的普及和發(fā)展,也給校園和大學生生活帶來了新的改變,大學生開始更多的采用微博的方式來作為自己生活和心情表達的工具和橋梁,通過微博這個載體來表達自己的觀點和心情,又可以通過微博來實現信息和各種資源的快捷和高效的共享和交流。
2.微博鍵盤俠的內涵
“鍵盤俠亦可衍生為平時躲避社會群體,一旦脫離人群獨自面對電腦敲鍵盤或用手機進行網絡評論及聊天的時候,可以毫無顧忌談笑風生,對社會各個方面評頭論足。易盲目跟風,成為他人利用的對象?!?/p>
二、當前大學生在發(fā)表微博評論時網絡道德失范的主要表現
(一)語言失范[1]
1.不理性認識微博虛假信息謠言。輕信、盲目傳播虛假信息
2.盲目參與微博語言暴力,攻擊謾罵他人
如今人們習慣通過網絡平臺去宣泄情緒,交流感想。由于網絡的虛擬性和一定程度的自由性,大學生在表達上往往會失去限度,利用網絡進行非理性的表達和交流,甚至產生用語言辱罵、傷害他人之類的語言攻擊行為,造成對其他網民心理上和思想上的傷害。
(二)誠信失范[2]
大學生的期末論文、作業(yè)、就職申請、各種文字材料,學位論文、甚至入黨申請書都到網上尋找資源,復制粘貼,使得目前的學術造假,抄襲之氣愈演愈烈。這是大學生誠信意識的降低,更是大學生網絡誠信道德失范的表現。
三、塑造大學生文明發(fā)表微博評論的網絡道德研究
(一)個人層面:
大學生在面對“微博輿論場”的網絡環(huán)境下謹言慎行,文明發(fā)表微博評論。主要表現在:
1.激勵個人自我規(guī)范、自我約束;
2.激勵個人不斷提高辨別信息的能力,不盲目跟風發(fā)表不實言論;
3.激勵個人保持網絡理性;
4.激勵個人不斷提高愛國意識,意識到自己的社會角色;
(二)社會層面:
引導社會的輿論導向,創(chuàng)造良好的輿論環(huán)境;為網絡道德尋求更直接的教育基地,不斷探索公民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領域,讓微博更加文明,更加和諧。主要表現在:
1.有力引導媒體積極發(fā)揮正能量,發(fā)布權威信息正確引導輿論。
媒體是社會萬物的傳話筒,但隨著經濟的不斷發(fā)展,有些媒體會受物欲橫流的影響,不能保持本心。而作為社會萬物的傳話筒,媒體應該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正能量,將積極的、健康的、正面的輿論帶給大家,為社會引導正確的輿論導向;
2.有力促使網站從業(yè)人員不斷提高職業(yè)道德教育。
敦促網站從業(yè)人員認真履行法律責任,遵守社會公德,提高從業(yè)人員對網絡不良行為的甄別;
3.有力地為改進高校思政課的教學內容提供新的創(chuàng)新方法,做到與時俱進。
思政課的傳統模式是傳授學生法律常識以及馬哲知識。對于傳統的思想政治課教學內容,我們應該予以肯定和保留,但是,隨著時代發(fā)展的步伐,我們必須堅持與時俱進,改進高校思政課的內容;
網絡正呈現著日新月異的變化,文明網絡道德系統的塑造也迫在眉睫。高校思政課必須將加強網絡道德建設加入思政課的教學,提高大學生的網絡道德意識;
4.有力敦促思政隊伍提高專業(yè)素養(yǎng)。
思政教師不僅要提高自己的專業(yè)知識,更要加強自己的專業(yè)素養(yǎng)。時時刻刻把握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與時俱進;而且能夠準確把握如今大學生主體的生活方式,娛樂方式,了解如今網絡的特點,根據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直達恰當的教學手段去影響學生,引導正確的輿論導向;
總結:
科學技術正以突飛猛進的趨勢向前發(fā)展,公民發(fā)表個人看法的平臺也會越來越多。我國也正處于竭力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重要階段。一個和諧穩(wěn)定的網絡環(huán)境、文明向上的輿論導向是至關重要的。大學生作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力量,對積極引導正確輿論導向也同樣肩負著重要的責任與擔當,以此來將文明的網絡道德傳遞給更多人!
參考文獻:
[1]韋文廣論網絡環(huán)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創(chuàng)新「改革與戰(zhàn)略,(2007)(9).
[2]張燕論網絡時代下大學生的網絡道德危機「考試周刊,(2009)(7).
[3]喻國明, 歐亞,張佰明等.微博(一種新傳播形態(tài)的考察影響力模型和社會性應用)[M].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2011.
[4]李丹.公民社會視角下中國微博輿情的發(fā)展與走向[J].東南傳播,2011(5).
[5]付桂禎.微博對網絡輿論的生成與影響機制研究[D].暨南大學,2010(5):38.
本文系江蘇大學第16批學生科研立項資助項目,項目編號:16C419,項目名稱:“微博輿論場”視域下大學生網絡道德的建設性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