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向晨
康德、黑格爾及克爾凱郭爾都努力從道德哲學的視角來探討婚姻問題。康德強調婚姻是平等理性人之間的契約,而法的精神在于尊重;黑格爾則認為婚姻屬于倫理而非法的范疇,為此,他從婚姻之愛里拓展出了一種不可還原于契約的倫理精神,即:個體與他者之間對于存在的完全分享和信任;克爾凱郭爾對婚姻的審美考察同樣屬于這個范疇,并且致力于解決康德與黑格爾遺留的問題:如何在倫理生活里平衡尊重與愛之間的關系?
在歐洲哲學傳統(tǒng)里,克爾凱郭爾關于婚姻的思想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他借助康德之后的德國古典哲學,試圖打通倫理學與本體論之間的關聯(lián),并且深深地影響了20世紀現(xiàn)象學對愛的討論??藸杽P郭爾的婚姻觀展現(xiàn)出了一種保存著他者純粹性的處境。萊維納斯在關于愛欲和家的現(xiàn)象學分析上就曾深受他的影響。在婚姻概念上,克爾凱郭爾對審美質素的強調有浪漫派的余韻。浪漫派有著“永恒女性”(ewig Weiblich)的意象,這構成了“他者”概念的詩學符號,它是優(yōu)美的、神秘的、帶著騎士精神的想象??藸杽P郭爾探討的婚姻之審美性就發(fā)源于此。但在黑格爾之后的語境里,克爾凱郭爾并非簡單地重復著浪漫派的觀點,而是試圖借助浪漫派的資源來解決黑格爾遺留的問題。黑格爾把愛看作同一性的原則,實際上是把這個結構里的“自身-他者”關系置于絕對精神之整體論的視野里。萊維納斯曾指出:“若說兩性之間的二元性預設了整體,那么這實際上預設了愛是融合。但是,愛的激情恰恰在于存在之不可克服的二元性?!?Emmanuel Levinas:TimeAndTheOther. Richard Cohen (trans.) Pittsburgh: Duquesne University Press. 1987. p86)克爾凱郭爾強調的婚姻之愛首先是愛欲(Eros),它是黑格爾所擔憂的不穩(wěn)定且容易消逝的東西,它是一種面向著持續(xù)消逝之物的關系。在婚姻之愛里,他者之為他者在于它不可還原為我的對象,并由此保持著于我而言永恒的神秘性??藸杽P郭爾所強調的婚姻之審美質素也預告了萊維納斯在愛欲中發(fā)現(xiàn)的他者概念。于是,當克爾凱郭爾強調婚姻之愛是愛欲時,他并非簡單地從黑格爾返回到浪漫派,而是尋求著從自我朝向他者的轉身。
婚姻與家庭是說不盡的主題。它們是人們所熟知的,但誠如黑格爾所言,熟知非真知。陸心宇的這篇文章展現(xiàn)了康德、黑格爾、克爾凱郭爾關于婚姻思想的問題意識,充分地展現(xiàn)了婚姻在何種意義上構成了一種嚴肅的哲學問題,這是一項頗有意義的詮釋工作。在各種文明中,充滿著各種自身與他者的關系類型,婚姻關系是探討這種關系的一個原型。在黑格爾的《法哲學原理》中,婚姻與家庭是通往倫理生活的大門。中國古代有著同樣的看法,正所謂“君子之道,肇端乎夫婦”??梢哉f,家庭與婚姻并非兒女情長的小事,而是關系到一個文明如何建構人倫世界的重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