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方路 西安科技大學教務處
“翻轉課堂”也可稱為“顛倒課堂”,其通過對知識傳授和知識內化的顛倒安排,轉換傳統(tǒng)教學中的師生角色,重新規(guī)劃課堂教學時間使用,實現對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變革。“翻轉課堂”起源于美國科羅拉多州落基山的“林地公園”高中,最初,該?;瘜W教師喬納森·伯爾曼(Jon Bergmann)和亞倫·薩姆斯(Aaron Sams)使用錄屏軟件錄制ppt播放和講課聲音,并將視頻上傳到網絡,以此幫助缺席的學生補課。后來,這兩位老師讓學生在家看教學視頻,在課堂上完成作業(yè),并對學習中遇到困難的學生進行講解,這種教學模式受到了學生的廣泛歡迎[1]?!胺D課堂”真正得到推廣和風靡全球得益于可汗學院、耶魯公開課、TED教育頻道等優(yōu)質網絡教學資源和平臺的產生。
翻轉課堂的本質是顛倒知識傳授和內化的順序[2],教師課前利用教學輔助平臺向學生推送網絡教學資源,并督促學生進行學習,通過跟蹤、記錄、分析學生學習情況來制定課堂講授方案,課內時間則用來開展研討、練習、定向輔導和重難點講解,幫助學生進行知識內化。網絡平臺和教學資源是翻轉課堂教學法實現的載體,翻轉課堂的重點在于教學形式和知識獲取過程的改變,然而,在實踐應用中很多老師僅僅抓住了信息化教學這一點,將其與混合式教學,或者說案例式教學混淆,遴選一些網絡視頻穿插到教學內容中,在上課時間組織學生觀看,并未實現課堂翻轉。
任何教學方法都有其適用性,翻轉課堂也不例外。然而,在國內推廣應用中,由于政策導向等因素的影響,部分學校和教師形成追逐競爭之勢,尤其在項目評選和經費支持驅動下,導致老師們對其產生盲目追逐,所有課程都想翻轉。課堂教學改革的根本目的和出發(fā)點是提高教學質量,翻轉課堂僅僅是眾多教學方法中的一種,教師應理性看待,結合課程本身特點來選取合適的教授方法。
翻轉課堂教學往往依托于某種網絡教學平臺實施,得益于信息化技術的發(fā)展,教師可以及時掌握學生線上學習進度并進行督促,通過設置課后習題及時考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同時,諸如藍墨云班課、超星學習通、雨課堂等APP還具有簽到、課堂活動發(fā)布、頭腦風暴等教學輔助功能,尤其是大數據統(tǒng)計和分析功能,為學習過程考核提供了基礎數據。但老師在實踐應用中,因學??己斯芾磙k法等“死”規(guī)定的限制或研究課題中只包含教學方法改革內容,未將考核方式改革納入,導致課程改革不系統(tǒng),翻轉課堂教學法的優(yōu)勢無法充分發(fā)揮,難以調動師生積極性。
由于將部分教學內容和教學環(huán)節(jié)放到網絡教學平臺上,順利實施1-2個輪次后,一些重復性的工作會減少,可使教學變得相對輕松。但在實施前,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完成,如微視頻制作、測試題設置、試點庫建設、課堂活動策劃、教學環(huán)節(jié)組織等。如果只注重形式上的翻轉,將未經篩選、編排的大量網絡資源推送給學生,會使課外學習負擔加重,產生排斥心理。到了課堂上,缺乏課前學習數據分析,課堂活動策劃不合理,也會浪費課堂教學時間,降低教與學的效率和質量。
在增加課外學習時間的同時,原有的課堂教學學時并未減少,這是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做法,既想進行教學方法改革,又擔心改革效果不理想,因此在不減少課堂教學學時的基礎上去增加課外學時,這樣給教師和學生都增加了額外的負擔,極大的打擊師生參與改革的積極性。
眾所周知,真正令翻轉課堂教學法風靡全球的是可汗學院等網絡教學平臺和教學資源的大量涌現。我國目前也建設了諸如中國大學MOOC、學堂在線、好大學在線等大型慕課平臺,平臺上有海量優(yōu)質網絡教學資源供教師使用,也兼具課程建設功能,教師可以結合學校、課程、學生特點,建設滿足自己教學要求的SPOC課程。學校應當積極引入教學平臺和優(yōu)質資源,同時引導鼓勵教師參與MOOC、微課等教學資源建設,為翻轉課堂教學實施提供基礎條件。
教學改革必然離不開學校的政策支持和必要的條件保障,包括給予寬松的改革權限,教師有權限調整線上線下學時比例、平時成績占比、考核方式等。同時,學校要適時對網絡、教室、設備進行升級改造,保障網絡學習流暢和教學場地適于開展交流互動、分組研討等。
教師和學生是教學活動的兩個關鍵主體,任何教學方法都不可能脫離他們。在調動教師積極性方面,一是給予項目和經費資助、課時量補貼;二是積極組織信息化教學培訓和研討,讓教師了解新的教學理念,掌握信息化教學技能;三是在相關項目管理中施行嚴進寬出政策,簡化立項審批,嚴抓結題驗收。在學生積極性調動方面,一是要在低年級學生中就培養(yǎng)其自主學習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二是做好教學設計,視頻錄制、活動設計、研討問題擬定等方面都要精心策劃,為學生構建良好的學習氛圍與情景,使其對課程學習產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