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洋
民間美術是中國藝術歷史流變千年的藝術形式,它有著深刻的民族文化內涵,彰顯著華夏民族的創(chuàng)造力和審美情趣,但在現代美術教育中,高校藝術設計專業(yè)教學實踐卻深受西方藝術教育體系的影響,國內本土的民間美術頻遭冷落。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必須深刻地認識到當今藝術潮流應該是國際化和民族化齊頭并進的結果,高校藝術設計專業(yè)應該重視對民間美術和傳統(tǒng)民族藝術文化的回歸和追求。陳衛(wèi)和、劉宇新主編的《民間美術與學校教育》(2011年5月湖南美術出版社出版)一書向我們展示了“蒲公英行動”中教研室創(chuàng)造性地將中國民間美術引入到學校中,實現民間美術的現代性教育目標。在該書中,我們看到“蒲公英行動”的項目計劃書和社會意義,以及湘西民間美術的傳承和教育活動,苗族花鼓、民間剪紙、苗族服飾、民間彩石畫、民間陶文化等異彩紛呈的民間美術和學校課堂的結合,弘揚了民族傳統(tǒng)文化,開闊了學生的美術文化視野,給當下的美術藝術教育開辟了一條創(chuàng)新的民族化發(fā)展道路,這給高校藝術設計專業(yè)教學帶來了許多啟發(fā)。筆者認為,民間美術在高校藝術教學中的應用需要集中在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拓寬美術資源的獲取,加強對民間藝術的收集整理,組織學生參觀民間美術館,并動手參與民間美術的還原制作,身臨其境地體驗民間美術的制作過程,在材料選擇、工藝體驗和民俗教育的過程中加深對民間美術內涵的理解。筆者認為,收集、欣賞、整理和體驗是民間美術資源在高校藝術設計專業(yè)教學中應用的第一步,它能夠讓學生在與民間美術的近距離接觸中感受到民族文化的設計之美,樹立和發(fā)展民族藝術文化觀,開闊藝術設計的視野,同時也為民間美術的保護和發(fā)展作出自己的貢獻。
第二,深入開展對民間美術作品背后的文化內涵的教學活動。民間美術在高校藝術設計專業(yè)教學中的應用就在于它背后的民族藝術理念和民族文化內涵。高校藝術專業(yè)教師應以民間美術為載體制訂內涵豐富的教學方案,利用多媒體的教學手段,讓學生充分了解民間藝術背后的文化內涵和藝術價值,使他們能更深刻理解在民間服飾、刺繡、剪紙中設計元素的文化意義,形成自由寬容的藝術態(tài)度,并能靈活、合理地運用民間美術的各式設計元素。民間美術承載著中華民族數千年的藝術文化,這些藝術文化和審美也是滋養(yǎng)新時代藝術設計者的肥沃土壤,是中國藝術創(chuàng)作一脈相承的文化積淀。在高校藝術設計專業(yè)的教學中,我們需要通過對民間美術的教學應用來鼓勵學生去探索本土文化的真實面貌,豐富自身的藝術創(chuàng)作,這將大大有助于提升高校藝術教學活動的文化高度和審美高度。
第三,結合現代藝術理念對民間美術進行分析整合,提煉民族設計元素,創(chuàng)新性地將民族和現代融合起來,走出一條別具一格的設計之路。民間藝術形式豐富,元素多樣,和現代藝術理念有很多相似的方面,完全可以相互促進和互相補充。尤其是在國際化和民族化共同發(fā)展的現代藝術中,民間美術和現代藝術設計聯系更加密切,相互滲透、相互影響,因此對高校藝術設計專業(yè)教學活動來說,民間作品中的設計元素具有可借鑒性,我們需要引導學生對民間美術的形式、內容、設計元素、民族特征進行分析和研究,并結合現代藝術理念進行整合、重組和創(chuàng)新,從而在現代設計中再現民族藝術元素,實現傳統(tǒng)和現代的交融發(fā)展。同時,對民間美術作品進行現代性分析的過程也是對學生造型觀、色彩觀、設計理念等的實踐訓練,能夠更好地提高學生對專業(yè)概念的深入理解,豐富學生對設計理念的實踐經驗??傊偷谝徊降拿褡彖b賞體驗、第二步的文化素養(yǎng)積累不同,民間美術在高校藝術設計專業(yè)教學中應用的第三步與學生的藝術設計創(chuàng)作直接相關,是學生藝術設計理念和設計靈感的新來源,也是民間美術在高校藝術教學過程中的核心功能。
以上就是筆者在研讀該書后對民間美術在高校藝術設計專業(yè)教學中應用研究的幾點思考。綜合來說,民間美術作為中國民族藝術文化的一種載體,它的應用將為高校藝術設計專業(yè)的教學活動增加更為豐富的藝術資源,為現代藝術設計帶來新的血液和啟發(fā),所以無論是在民間藝術保留、藝術文化傳播,還是在傳統(tǒng)與現代藝術融合的道路上,民間美術對高校藝術教學都大有裨益,值得大力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