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輝
剛剛過去的2017年,藝術品市場煞是熱鬧:齊白石《山水十二條屏》賣出了9.315億元的天價,使中國書畫終于進入“一億美金俱樂部”。這一年,還誕生了42件拍賣價超過億元的中國藝術品。
跟著錢流動的方向走,追逐熱點,我們這期封面報道內容選擇的是收藏投資。
其實,在收藏投資這個方面,我還是挺有發(fā)言權的。因為,我除了是《投資與理財》雜志的執(zhí)行主編,還有一個身份是書畫投資理財專家,書畫投資改變了我的生活。
時間回到十幾年前,我還在《鄭州晚報》當評論員,雖然上班沒幾年,但也已經開始有了隱隱的擔憂:記者吃的是青春飯,以后老了寫不動稿子了怎么辦?
我開始琢磨,必須學一門手藝,老了之后,越來越吃香的手藝,來對沖當記者吃青春飯的風險。書畫收藏投資由此進入我的視野。
我收藏的主要方向是當代名家書法,一來自己喜歡書法,二來可以直接找藝術家購買,避免了老字畫鑒定真假的難題。
2003年開始,書畫網絡交易興起,給我提供了很好的交易平臺。當時,中國書法超市聚集了全國書畫收藏愛好者,保真交易,我玩得如魚得水。起初幾年雖然賺到的錢不多,但貴在積累了經驗。2006年到北京之后,我占據北京的天時地利人和,在書法收藏投資的圈子里開始嶄露頭角,與幾位當紅書法家達成了合作關系,也挖掘出了幾位后來大紅大紫者比如何國門這樣的藝術家。
當然,我的工作對我的書畫投資幫助也很大。同事業(yè)余時間炒股,我則研究字畫。從2007年到《投資與理財》雜志上班之后,我開始跑基金線,采訪了大量明星基金經理。他們投資股票的邏輯,也被我用到了投資字畫上。別說,還真挺有效。一般的畫廊買字畫主要是憑感覺,看畫家的水平,我則會用基金經理選股票的方式進行甄別,除了水平高,價格也得合理,還有上升空間,才會進入我的投資視野。我最開始投資石開書法時,價格才1000元一平尺,如今市場價已經漲到了1萬多元一平尺。何國門國畫才千元一平尺,書法才幾百元,如今國畫漲到了萬元一尺,書法也漲到了幾千元一尺。在股票市場找到一只“10倍股”很難,但是過去10年,書法家里的“10倍股”我確實買到了好幾個。
進入移動互聯(lián)網時代之后,紙媒受到了巨大的沖擊,大量報紙倒閉,看到以前的同行如今發(fā)愁找工作,我挺為自己感到慶幸:《投資與理財》雜志尚無為生存擔憂的問題:雖然原來的商業(yè)模式也遭遇到了挑戰(zhàn),廣告收入下滑,但是我們的發(fā)行量在2018年止跌反升,說明很多讀者還需要這本雜志,我也暫時不用擔心失業(yè)。書畫收藏投資上的獲利,讓我即使不工作了,也可以在北京體面地生活。
盛世收藏。隨著國家的興盛,收藏必然再次興起。人有錢之后先比車,接著比房子,最后比的是墻上掛著什么樣的畫??梢韵胍?,以后會有越來越多的人購買藝術品,既可以享受美,還可以升值,老了以后還能傳給后代子孫。你想,誰家里掛著一幅齊白石的畫,居然是當年他爺爺跟齊老頭買來的,你能不肅然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