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馳
(遼寧廣播電視臺,遼寧 沈陽 110000)
大數據其實就是針對數據的龐大規(guī)模和繁多內容而言的,大數據對信息的整理和處理,只能由計算機技術來完成。從某種程度上講,大數據促進了通信與互聯網、物聯網以及云計算等新興科學技術的有機融合與飛速發(fā)展。
大數據包含五大特點,即信息數量大、數據處理高速、數據信息多樣化、數據信息具有低價值密度和數據信息的真實性。通過云計算模式的應用使得大數據實現了資源的整合與共享。
大數據對媒體的影響更為顯著,廣播電視需要利用大數據來進行技術轉型。一方面,廣播電視技術需要數字化的發(fā)展,以迎合大眾對廣播電視數字化傳播模式的客觀要求,大眾不再停留在觀看電視節(jié)目層面,而需要共享網絡資源;另一方面,數字化傳播本身對廣播電視技術有著積極的影響作用,如有利于廣播電視傳播信息的存儲、傳播和使用,并且能有效地提升廣播電視的共享率。同時,廣播電視利用大數據進行技術轉型,有利于實現信息內容的共享,并且擴展自身的業(yè)務范圍。
由于受到大數據的影響,使得廣播電視不再是媒體的發(fā)起者。一方面,廣播電視在使用大數據資源存在效率低的現象;另一方面,廣播電視尚未較好地利用大數據的優(yōu)勢。導致廣播電視對受眾群體存在不明確的問題,主要反映在廣播電視不明確受眾的人數和受眾的觀看喜好。
一方面,由于互聯網和智能技術的飛速發(fā)展,使得傳播方式得以有效地擴展,如微信的廣泛普及;另一方面,無論是在傳播速度上,還是在傳播效果上,廣播電視都與新媒體有著一定的差距,如廣播電視與新媒體在新聞傳播速度上存在時差,從互動性方面而言,廣播電視表現出明顯的劣勢。綜上所述,廣播電視存在觀眾數量大幅度縮減的問題。
廣播電視內容呈現出不能較好地滿足受眾需要的問題是與新媒體相對應而言的。新媒體依托大數據所提供的分析來向受眾推送和傳播他們喜好的內容,并且能及時對播放內容進行調整。而廣播電視缺乏對觀眾喜好內容的及時反映,導致廣播電視不能較好地滿足受眾的需要。
大數據是以數字智能技術為核心體現的。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在技術轉型層面上,廣播電視應與數字智能技術相結合。廣播電視與數字智能技術的結合,一方面,廣播電視被賦予了電腦和智能手機的傳播設備,使得廣播電視的觀眾可以進行自主選擇電視節(jié)目和控制節(jié)目的播放時間;另一方面,廣播電視可以利用大數據所提供的信息來分析觀眾的喜好,做到在廣播電視所播放的節(jié)目內容上迎合大眾的需求與喜好,提升大眾對廣播電視的滿意度,以及在大數據時代背景增加與新媒體的競爭力。
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涌現出了諸多新型媒體,如微信、微博等,并且吸引了大量的粉絲,尤其是年輕人。新型媒體不但為傳媒市場注入新鮮“血液”,而且還受到大眾的廣泛好評。在技術層面上,廣播電視應與新媒體進行結合,如在廣播電視節(jié)目中加入二維碼,以便于廣大觀眾能及時參與到節(jié)目的互動中。廣播電視與新媒體傳媒相結合,一方面,可以有效地提升廣播電視節(jié)目的新穎性,以及有效地彌補廣播電視在傳媒中的不足之處;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地提升廣播電視的收視率,實現廣播電視與時代傳媒的結合。
在技術層面上,廣播電視也應加強與新興技術的結合。一方面,大數據時代使得各種網絡視頻軟件都已發(fā)展到成熟的狀態(tài),在技術方面可以做到拿來就用,為廣播電視的技術轉型創(chuàng)造了極好的技術支持;另一方面,大數據時代會激發(fā)出數字智能技術的飛速發(fā)展,這為廣播電視與新興技術的緊密結合創(chuàng)造條件。
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之下,廣播電視可以通過與數字智能技術相結合、與新媒體傳媒相結合,以及與新興技術的相結合,來進行廣播電視技術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