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瑋
摘? ? 要: 本文描述了考研英語的現(xiàn)狀,分析了其難度背后的主客觀因素,制定了有針對性的復習策略,就考生詞匯量的增加、閱讀習慣的改良、復習歷年真題的方法和綜合運用解題技巧等給出了一系列可操作性較強的建議。
關鍵詞: 考研英語? ? 復習誤區(qū)? ? 應對
1.研究背景
1.1考研形勢及考研英語現(xiàn)狀
2019年的考研人數(shù)按照往年增長率估算,可能會達到史無前例的285萬。從報錄比看,很可能是4∶1,即4個考研人里面只有1個人考研成功。面對如此殘酷的競爭,每一分的得失都至關重要。然而,與穩(wěn)步增長的考研人數(shù)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歷年來考研英語的平均分始終沒有太大進步,基本停留在35分—54分之間,連基本的60分及格線都難以達到。
1.2考研英語成為難關的主客觀因素分析
筆者在考研英語的指導過程中接觸過很多考研學生,他們對數(shù)學、政治和專業(yè)課不發(fā)憷,唯獨對英語頭疼。造成這種局面的主要原因有兩個,試分析如下:
1.2.1考生的主觀因素
在兩年的大學英語學習之后,部分學生由于缺乏老師的指導監(jiān)督,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放棄主動的英語學習。因此,在大三下學期準備考研時,他們往往對英語感覺陌生,復習起來不得要領。工作多年的歷屆考生對于英語復習無從下手。
1.2.2考試的客觀因素
1.2.2.1考研英語選用的閱讀材料本身有相當?shù)碾y度
首先,考研英語是選拔性考試,因此,該考試的選材難度遠高于目前的大學英語教材。且看考研英語大綱對英語(一)考試的性質界定:為高等學校和科研院所招收碩士研究生而設置的具有選拔性質的全國統(tǒng)一入學考試科目,其目的是科學、公平、有效地測試考生對英語語言的運用能力,評價的標準是高等學校非英語專業(yè)本科畢業(yè)生所能達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證被錄取者具有一定的英語水平,并有利于各高等學校和科研院所在專業(yè)上的擇優(yōu)選拔。
考研英語的重頭戲是閱讀,無論是第一部分的英語知識運用,還是第二部分的閱讀理解A、B、C題型所選用的文章,多出自西方國家知名的報紙雜志。歷年來出現(xiàn)頻率較高的有英國的《經濟學人》《衛(wèi)報》,美國的《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紐約客》《時代周刊》等,上述報刊的受眾大都是本國受過良好教育的精英或中產以上階層,文章的撰寫人多半是英美著名作家、評論人或資深記者編輯,具有深厚的文字功底和豐富的寫作技巧。因此,考研英語文章無論是從詞匯量、句子長度和難度,還是各種語法修辭等寫作手段的應用來說,都比廣大考生在兩年的大學英語學習過程中接觸的課文難上不止一個層次。通俗地講,部分中國高校學生在兩年大學英語學習(在廣泛實施大學英語分級教學的今天,很多高校學生的大學英語學習時長甚至縮短到了一年半)中接觸的所有課文加在一起,還不如一份《華盛頓郵報》的信息量大。而且,部分學生對大學英語課文的掌握程度難以令人滿意,又如何能看懂難度陡增的英美中上層人士讀物呢?
其次,西方作者的寫作邏輯和思維方式迥異于中文作者。一些考研英語文章的作者在表達觀點時并非直抒胸臆,而是委婉間接,使得考生有時連文章大意都把握不住。比如2005年的考研英語閱讀真題第三篇的首句、Of all the components of a good nights sleep, dreams seem to be least within our control. 這句話既是命題考點,又是全文的主旨句,但一些考生把這句話理解成“夢是不可控的”,實際上,作者的真實表達恰好相反,即:“夢看似不可控(實則可控)?!币驗楫斘鞣阶髡呤褂胹eem to(“貌似”)的時候,往往是在隱蔽表達相反的觀點。這種對自己觀點的禮貌偽裝,有話不好好說,猶抱琵琶半遮面的表達方式,確實影響了一些考生對主旨的判斷,導致全盤皆輸。
考生越早意識到這些現(xiàn)實差距,越能夠盡快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和制定有效的復習策略。
1.2.2.2考研英語命題專家的思路難以把握
考生的常見感慨是:明明覺得自己讀懂了文章,但是一做題就出錯。這是因為考研命題專家在設計閱瀆題干和選項時,總是會以各種方式設置思維陷阱,迷惑考生。因此,考生必須熟悉考研英語的命題套路,掌握命題常考點,了解正確選項和錯誤選項的特征,才能有的放矢,各個擊破。筆者將在下文復習策略環(huán)節(jié)對此展開論述。
2.考研英語復習的誤區(qū)及解決對策
考生在英語復習過程中,大部分疑惑和問題集中在詞匯量、閱讀效率和對歷年真題的利用這三個方面,筆者將逐一分析這些方面存在的復習誤區(qū)并提出相應的對策。
2.1詞匯量
2.1.1誤區(qū)
考生普遍存在詞匯量不足的問題,但一些考生增加詞匯量的方法就是照著單詞書死記硬背??佳杏⒄Z對詞匯部分的考察特點體現(xiàn)為:一詞多義和熟詞僻義,即同一個詞在不同語境下的靈活運用。考生如果只是背下了詞匯表里英文和中文一一對應的意思,那只能應付課堂上的單詞聽寫,遠遠駕馭不了考研英語文章中的復雜語境。
2.1.2對策
首先,拋開詞匯書,以考研大綱附錄的詞匯表為復習核心,爭取熟練掌握考研大綱中每個單詞的基本詞義;其次,學會使用英英詞典,尤其是權威的韋氏或牛津詞典,每一次生詞的查閱都是在鍛煉自己的英語思維能力,等于做了一次微型閱讀理解。再次,必須為自己量身訂制一個詞匯本,注明英英釋義,并摘抄例句。便于隨身攜帶,利用碎片化時間不時翻看。最后,在復習考研閱讀真題時,一定要順便識記單詞在特定上下文中的意思,結合對語境的理解,更容易記憶。
2.2閱讀習慣
2.2.1誤區(qū)
一些考研學生長期保持不良的英語閱讀習慣,導致讀得慢且懂得少,一做題目就錯,閱讀效率低下。這些習慣主要包括:逐詞閱讀,即每次的目光暫停都只能看一兩個單詞,不僅忽略對整體的把握,而且容易讀后忘前;回讀,即不斷重復閱讀某個不懂的句子,不但影響閱讀速度,而且無助于理解句義;譯讀,即先把英語詞匯翻譯成相應的漢語,然后連詞成句進行理解。這種做法一方面造成閱讀速度緩慢,另一方面容易出現(xiàn)理解偏差。
2.2.2對策
首先,摒棄原先的不良閱讀習慣,不再逐詞閱讀,而是以意群為單位進行閱讀,擴大視域,將每句話按意群為單位分割為“塊狀”,只需注視每個“塊狀”意群的中心詞,不必每個單詞都注視,這樣有助于大大提高閱讀速度。在原本想要回讀的地方堅持往下讀,通讀全文時可暫時跳過難點,等到解題環(huán)節(jié)再回到定位的具體部分精讀,到時候也許會發(fā)現(xiàn)難住你的地方并不是答題要點。避免譯讀的方法,學會抓住句子主干解讀核心思想,并逐步放棄翻譯思維,養(yǎng)成用英語思維的習慣。
其次,靈活掌握多種閱讀方法,如常見的掠讀、尋讀等。掠讀用于快速瀏覽全文以抓住文章梗概,并找到主題句。尋讀即快速掃視幾行文字、一個段落或整個篇章,以最快的速度從一篇文章中尋找期望得到的細節(jié)。但是有效的尋讀法應放在掠讀法之后,因為先掠讀全文,再用掃描法就會大大降低搜索重要細節(jié)的盲目性。
2.3對歷年真題的利用
2.3.1誤區(qū)
考生中普遍存在盲目刷題卻不求甚解的現(xiàn)象,有的學生抱怨說真題做了三四遍,答案都能背下來了,可正確率還是提不高;只追求做題的速度和數(shù)量,不重視對文章和題干及選項的理解質量;做過的真題練習一片空白,不做任何記號,全憑主觀印象選擇;只分析長難句的語法結構,卻不重視一些看似簡單的句子背后的文化內涵。
2.3.2對策
每套真題至少過三遍,且每遍都設定明確的目標,從而分階段逐層推進。第一遍做真題的時候不看題目,只讀文章,爭取弄懂文章中的每個單詞和每個句子;第二遍做真題的時候完成題目,弄懂每個題干的命題類型和每個選項在原文中的出處,不僅是正確選項有出處,錯誤選項同樣有出處。這樣才能明白自己為什么錯,并且避免再犯同樣的錯誤。最后一遍復習真題,將文章逐句翻譯成漢語,背下閱讀文章中的經典句型,并進行仿寫。事實上,考生在復習閱讀部分時,可以兼顧寫作、翻譯等部分的備考。下面以閱讀真題中出現(xiàn)的句子為例。The current state of affairs may have been encouraged-though not justified-by the lack of legal penalty (in America, but not Europe) for data leakage. (2007 年閱讀理解第四篇第五段) 這句話的主干就是“...may have been encouraged by...”,字面意思是“……是被……所鼓勵的”。但結合原文的背景內容,考生可將這個謂語結構理解為“導致,由……帶來”,這樣理解與原文更貼切,相當于“...may have been caused by...”。由此,考生就可以提煉出一組表示因果關系的表達:A may have been encouraged by B. (A是結果,B是原因)考生可以將這些積累的表達用到寫作中。比如,針對2013年考研英語(一)大作文“大學生畢業(yè)后迷?!钡脑掝},考生可以使用上述表達寫句子:“The difficult situation of graduate employment may have partly been encouraged by the enlarged enrollments of students.”(現(xiàn)在畢業(yè)生就業(yè)困難的情形部分是由于學校的擴招)。學會了這個表達,考生在引出原因時就不會只使用because和lead to,而能夠讓自己的作文表達更加多樣。同樣還是以上面的真題例句為例,考生可以從這句話中悟到翻譯的技巧。對于這句話,考生如果按照字面含義理解句子的主干部分,整句話的意思就是:“這個問題的現(xiàn)狀是被法律制度懲罰的缺乏所鼓勵的。”這句話讀起來怎么也無法讓人理解,因此考生就要學會轉譯,想想是否可以翻譯為更通順和地道的中文?!扒罢弑缓笳吖膭睢逼鋵嵕蜑榱苏f明“后者帶來了前者,后者導致了前者”,說到底還是表示因果關系。由此,考生可以從中領悟到翻譯的技巧。
3.總結
本文用一個金字塔模型總結考研英語復習的分階段開展和逐層推進。
這幾個層級的順序符合學習者的認知規(guī)律,彼此之間不可調換。位于底層的詞匯基礎需要夯實,因為考研英語詞匯有很高的復現(xiàn)率,因此復習單詞的原則是在真題的閱讀語境中完成,尤其注意單詞在不同上下文中的特定含義。第二層的閱讀是考研英語的得分大項,除了寫作的30分以外,70分都是在做不同形式的閱讀理解,因此,要注意從宏觀方面把握文章常見的篇章結構、論證方式等,文章的這些特點決定了命題者的命題思路和側重點。第三層的邏輯是中國學生的普遍弱項,有考研培訓機構的權威人士曾斷言:考研英語就是披著英語外衣的邏輯考試。而部分中國考生并未接受過系統(tǒng)的邏輯思維訓練,甚至連考研英語大綱要求的第八條“區(qū)分觀點與事實”都做不到。有時候命題者也會針對這方面布置陷阱,比如題干問的是觀點,但是選項中會有事實陳述,而且在原文中找到出處。這時候,很多考生就會選擇事實性的選項,忽略該選項跟提問的方向根本不在同一個邏輯層面上。位于最頂層的規(guī)律,也就是很多考生夢寐以求的考研答題技巧,包括命題規(guī)律(如通過文章的篇章結構和論證方式預測命題??键c)、選項設置(正誤選項都有哪些常見特征)、微觀線索(特殊標點符號、路標過渡詞、文章核心詞、專有名詞)等。基礎沒有打好的考生,如果盲目追求答題技巧,甚至指望在讀不懂文章的情況下也能做對題目,就會陷入舍本逐末的怪圈。所以,敬告廣大考生在考研英語的復習過程中,盡早厘清誤區(qū),老老實實從底層做起,遵循正確的方法,鑄就屬于自己的英語學習金字塔,不僅在研究生英語入學考試中取得好成績,而且為將來的研究生學習奠定良好的英語基礎。
參考文獻:
[1]教育部考試中心.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大綱英語(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1.
[2]張劍.歷年考研英語真題解析及復習思路[M].北京:世界圖書出版社,2018:55.
[3]范猛.考研新大綱的變化及對策[J].百度文庫,2004(11).
[4]徐宸.2018年考研英語閱讀備考指導[J].新東方英語,2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