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元旦和今天的元旦,是不是一個意思?“元旦”,就是每年陽歷的一月一日,是我國也是世界上很多國家傳統(tǒng)的新年。但在中國古代,“元旦”一詞的意思,與今天有著很大的區(qū)別。
顓項開始農(nóng)歷紀年,以正月為元,初一為旦。但此后的夏、商、周、秦、漢的元旦日期也并不一致。據(jù)《史記》記載,“元旦”在夏代是正月初一,在商代是十二月初一,在周代是十一月初一,在秦代是十月初一。漢武帝時候恢復夏歷,仍以正月初一為元旦,這就是我們?nèi)缃竦摹按汗?jié)”。
正月初一,我們現(xiàn)在稱“春節(jié)”或者“過年”,但在古代卻稱為“元旦”。
不過,不同朝代仍有不同的稱呼:先秦時期叫“上元”“元日”“改歲”“獻歲”等;兩漢時期則稱為“三朝”“歲旦”“正旦”“正日”;魏晉時期又叫做“元辰”“元日”“元首”“歲朝”等;唐宋元明時期,稱為“元旦”“元日”“歲日”“新正”“新元”等;而到了清朝,就一直叫“元旦”或“元日”了。
從以上各朝各代對“春節(jié)”的稱呼中我們可以看出,“春節(jié)”在古時候叫得最多的就是“元日”或“元旦”。也就是說,他們所說的元旦,并不是我們現(xiàn)在說的陽歷一月一日。
“元旦”是一個合成詞,按單個字來講,“元”,在甲骨文中就是人的“頭”,有開始、第一之意?!霸铡本褪切履甑念^一天,《書·舜典》:“月正元日,舜格于文相祖?!笨讉鳎骸霸抡?,正月;元日,上日也?!薄稏|京賦》:“于是孟春元日,群后旁戾?!边€有唐朝孟浩然膾炙人口的《田家元日》詩和宋朝王安石家喻戶曉的《元日》詩等等,詩文中的“元日”都是我們?nèi)缃竦摹按汗?jié)”。
“旦”,是天明天亮的意思?!墩f文解字》認為“旦”是“從日見一上,一,地也”?!暗笔莻€象形字,表示太陽剛剛從地平線上升起,也就是早晨的意思。那么,“元旦”二字合在一起就是新年的第一個早晨了。
單從“元旦”一詞來說,它最早出自南朝詩人蕭子云的《介雅》詩:“四氣新元旦,萬壽初今朝?!彼未鷧亲阅痢秹袅轰洝分幸矊Α霸弊髁私忉專骸罢滤啡?,謂之元旦,俗呼為新年。
房玄齡在《晉書》中也說:“顓帝以孟春三月為元,其時正朔元旦之春。”還有唐人成文斡《元旦》詩以及南宋詩人陸游《己酉元旦》詩等等,這里的“元旦”都是“春節(jié)”的意思。
其他稱呼和出處就不一一介紹了,在清朝消失以前,沒有把“過年”稱為“春節(jié)”的,大都稱為“元旦”。也就是說,這以前的“元旦”都不是陽歷的一月一日。
(據(jù)《天津日報》、新華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