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東
摘 要: “刮骨療毒”典故最早出自《三國志》,文中醫(yī)者并未指明為華佗。直到《三國演義》成書,華佗為關羽“刮骨療毒”的故事才正式定型?!肮喂钳煻尽钡涔实膫鞑ゼ昂x的豐富,有一個逐漸發(fā)展的過程。先唐時期該典故多用其本意指戰(zhàn)場受傷,其傳播和使用也十分有限。唐宋時期“刮骨”典故的含義逐漸豐富,文人運用也逐漸增多。明清時期“刮骨療毒”經(jīng)《三國演義》的加工而深入人心,其含義既有對前代的繼承,也有這一時期的新變,總的來說,已經(jīng)基本定型。
關鍵詞: 刮骨療毒 華佗 關羽
一、引言
“刮骨療毒”的故事最早見于陳壽《三國志》卷三十六“羽嘗為流矢所中,貫其左臂,后創(chuàng)雖愈,每至陰雨,骨常疼痛。醫(yī)曰:‘矢鏃有毒,毒入于骨,當破臂作創(chuàng),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羽便伸臂,令醫(yī)劈之。時羽適請諸將飲食相對,臂血流離,盈于盤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惫适旅鑼憽搬t(yī)”為關羽刮骨去毒的場景,此醫(yī)為何人,文中未做明確的說明。據(jù)王小陽、李友松考證,此醫(yī)并非華佗,直到《三國演義》出現(xiàn)才改編出了華佗“刮骨療毒”的故事。
“刮骨療毒”一詞最早見于《三國演義》“關云長刮骨療毒”,此前多稱為“刮骨去毒”?,F(xiàn)將《三國演義》有關“刮骨療毒”的描寫摘錄如下:
時關公本是臂疼,恐慢軍心,無可消遣,正與馬良弈棋;聞有醫(yī)者至,即召入。禮畢,賜坐。茶罷,佗請臂視之。公袒下衣袍,伸臂令佗看視。佗曰:“此乃弩箭所傷,其中有烏頭之藥,直透入骨;若不早治,此臂無用矣?!惫唬骸坝煤挝镏沃??”佗曰:“某自有治法,但恐君侯懼耳?!惫υ唬骸拔嵋曀廊鐨w,有何懼哉?”佗曰:“當于靜處立一標柱,上釘大環(huán),請君侯將臂穿于環(huán)中,以繩系之,然后以被蒙其首。吾用尖刀割開皮肉,直至于骨,刮去骨上箭毒,用藥敷之,以線縫其口,方可無事。但恐君侯懼耳?!惫υ唬骸叭绱?,容易!何用柱環(huán)?”令設酒席相待。公飲數(shù)杯酒畢,一面仍與馬良弈棋,伸臂令佗割之。佗取尖刀在手,令一小校捧一大盆于臂下接血。佗曰:“某便下手,君侯勿驚。”公曰:“任汝醫(yī)治,吾豈比世間俗子,懼痛者耶!”佗乃下刀,割開皮肉,直至于骨,骨上已青;佗用刀刮骨,悉悉有聲。帳上帳下見者,皆掩面失色。公飲酒食肉,談笑弈棋,全無痛苦之色。須臾,血流盈盆。佗刮盡其毒,敷上藥,以線縫之。公大笑而起,謂眾將曰:“此臂伸舒如故,并無痛矣。先生真神醫(yī)也!”佗曰:“某為醫(yī)一生,未嘗見此。君侯真天神也!”
這里的描寫比《三國志》的記載要詳細生動的多。至此,華佗為關羽“刮骨療毒”的故事才在社會上廣為傳播,甚至《三國志》中的“醫(yī)”也被公認成了華佗。如同時稍后《水滸傳》的一段描寫:“正說《三國志》說到‘關云長刮骨療毒。當時有云長左臂中箭,箭毒入骨。醫(yī)人華陀道:‘若要此疾毒消,可立一銅柱,上置鐵環(huán),將臂膊穿將過去,用索拴牢,割開皮肉,去骨三分,除卻箭毒,卻用油線縫攏,外用敷藥貼了,內用長托之劑,不過半月可以平復如初,因此極難治療。關公大笑道:‘大丈夫死生不懼,何況只手?不用銅柱鐵環(huán),只此便割何妨?隨即叫取棋盤與客奕棋,仰起左臂命華陀刮骨取毒,面不改色,對客談笑自若。正說到這里,李逵在人叢中高叫道:‘這個正是好男子!”
其實歷史上有刮骨療傷類似經(jīng)歷的并非只有關羽一人。如清沈兆沄《篷窗續(xù)錄》卷下載“《北史·魏長孫承業(yè)傳》:墜馬折臂,肘上骨起寸馀,乃命開肉鋸骨,流血數(shù)升,言戲自若。《五代史·長從間傳》:嘗中流矢鏃入髀骨,命取之。工無良藥,欲鑿其骨,人皆以為不可。從間遽使鑿之,工遲疑不忍下,從間叱其亟鑿。左右視者,皆若不勝其毒,而從間言笑自若?!端问贰ろn世忠傳》:嘗中毒矢入骨,以疆弩括取之。又《張瓊傳》:鏃著髀骨,堅不可拔,瓊索杯酒滿飲,破骨出之,血流數(shù)升,神色自若。此數(shù)事與蜀志刮骨去毒相似,刮骨事人多知之,鋸骨、鑿骨、括骨、破骨,罕言之矣?!鼻逋跞士 陡裰鹿盼ⅰ肪矶d“劉遇傳足有炎瘡痛,醫(yī)謂‘火毒未去。遇即取刀割瘡至骨,曰:‘火毒去矣。談笑如常。案:此即醫(yī)病刮骨之明驗,西人即用其意。若《三國志·關羽傳》之刮骨止行之于軍中耳?!鼻尻惞б丢氫跆迷娢募份d《雷將軍廟記》“將軍面中六矢而不動,其事甚壯,與關公云長引臂刮骨相類,皆偉丈夫所為?!鼻迮韺O貽《茗香堂史論》卷四載“張榮為流矢貫眥,拔之不出,令人以足抵其面額拔之,神色自若。趙匣刺與宋兵戰(zhàn)鵝灘,被三創(chuàng),矢鏃入左肩,不得岀。欽察惜其驍勇,取死囚刳其肩,視骨深淺,知可岀,即鑿其創(chuàng),拔鏃岀之,色不動。如此健兒,云長刮骨不足獨擅?!鼻迳蚯喾濉叮ㄓ赫╆兾魍ㄖ尽肪砦迨泡d“杜應奎,字海宇,三水人,萬歷癸丑武進士。初授遼東清陽守備,屢建竒功。天啟中,特擢為壩上總兵,多謀略,力舉千斤。常遇戰(zhàn)臂中矢,刮骨療之,色自若,有古名將風。以讒歸里,時流賊寇三水,應奎率蒼頭軍大破之,出所擄子女無數(shù),一方帖然無警?!?/p>
古代醫(yī)藥典籍中亦不乏關于刮骨治療的記載。宋唐慎微《證類本草》“至于刳腸、剖臆、刮骨、續(xù)筋之法,乃別術所得,非神農家事?!睏钍垮度数S直指》“積聚久則形質成依,附腸胃回薄曲折處,以為棲泊之窠臼,阻礙津液,氣血重蒸,燔灼成病,自非剖腸刮骨之神妙,孰能去之?又豈合勺銖兩之丸散所能窺犯其籓墻戶牖乎?”宋佚名《急救仙方》“至如晉景公何為而死?虢太子何為而生?吾思刮骨、續(xù)筋、開腸取病,惟有傳屎之病最為難測?!泵骼顣r珍《本草綱目》卷四十四載有“刮骨取牙”之法。清宜垕《初使泰西記》“醫(yī)學古有刮骨洗腸之技,后世無傳。惟邪術中有所謂大開剖者,然亦止用障眼之法,而非真能支解也?!?/p>
二、刮骨療毒的傳播與演變
“刮骨療毒”這一故事,自三國時期產(chǎn)生以后,經(jīng)過長時間的傳播,成為了一個常用典故。在歷代文人引用加工的基礎上,其含義有不同程度的演變,其傳播也逐漸廣泛,并最終為人們所熟知。
1.先唐時期
從現(xiàn)存文獻看,《三國志》成書以后近三百年時間內,關羽刮骨之典并未引起文人們的注意,直到南北朝的庾信才在詩文中多次引用該典故。如庾信《哀江南賦》有“申子奮發(fā),勇氣咆勃。實總元戎,身先士卒。胄落魚門,兵填馬窟。屢犯通中,頻遭刮骨。功業(yè)夭枉,身名埋沒?!边@里暗用關羽刮骨的典故,指梁將柳仲禮多次經(jīng)受很嚴重的戰(zhàn)傷。又庾信《周柱國大將軍紇于弘神道碑》“公入仕四十五年,身經(jīng)一百六戰(zhàn)。通中陷刃,疾甚曹參;刮骨傅藥,事多關羽。而風神果勇,儀表沉雄,事親無隱無犯。學不專經(jīng),略觀書籍;兵無師古,自得縱橫?!边@里則明用刮骨去毒之典。
可見,唐朝以前“刮骨療毒”典故的含義還十分單一,多用其本意指戰(zhàn)場受傷。而且記載文獻極少,并未引起文人的廣泛注意,其傳播也十分有限。
2.唐朝五代
唐代“刮骨療毒”典故的傳播開始廣泛,綜合性類書如唐徐堅《初學記》即介紹了“穿胸納餅,刮骨去毒”的典故;《白氏六帖事類集》也有三處記載了關羽刮骨療毒之事。至于詩文中運用該典故的數(shù)量更是有所增加,著名作者有王維、白居易、杜牧、李商隱等。
而且從唐代開始,刮骨典故的含義也開始豐富?;蛑笇⑹可裼?;或指一般創(chuàng)傷;或指劇烈疼痛;或指沉痛悲傷;或指刀刃鋒利。指將士神勇者,如王維《燕支行》“報仇只是聞嘗膽。飲酒不曾妨刮骨?!敝敢话銊?chuàng)傷者,如元稹《酬樂天見寄》“瘴色滿身治不盡,瘡 ●刮骨洗應難?!崩钌屉[《為司徒濮陽公祭忠武都押衙張士隱文》“刮骨瘡深,通中毒作。”指劇烈疼痛者,如獨孤授《碎琥珀枕賦》“始如席上之珍,忽碎封中之藥。念刮骨之痛,爾將束手于無為。”元稹《飲致用神麹酒三十韻》“眼前須底物,座右任他銘。刮骨都無痛,如泥未擬停。”指沉痛悲傷者,如唐楊炯《從弟去溢墓志銘》“殲我吉士,于何不傷。關山搖落,洲諸蒼茫。黃塵匝地,白露為霜。左右刮骨,親賓斷腸。摧殘玉樹,埋沒金鄉(xiāng)。交交黃鳥,爰集于桑。命不可續(xù),人之云亡?!敝傅度袖h利者,如元稹《酬慮秘書》“磨礱刮骨刃,翻擲委心灰?!?/p>
此外,唐代出現(xiàn)了一種曲調名叫《刮骨鹽》,最早記載見于中唐。唐權德輿《雜興五首》“琥珀樽開月映簾,調弦理曲指纖纖。含羞斂態(tài)勸君住,更奏新聲刮骨鹽。”宋洪邁《容齋續(xù)筆》卷第七載“薛道衡以‘空梁落燕泥之句,為隋煬帝所嫉??计湓娒段粑酐}》,凡十韻……《玄怪錄》載‘籧除三娘工唱《阿鵲鹽》,又有《突厥鹽》、《黃帝鹽》、《白鴿鹽》、《神雀鹽》、《疏勒鹽》、《滿座鹽》、《歸國鹽》。唐詩‘媚賴吳娘唱是鹽,‘更奏新聲刮骨鹽。然則歌詩謂之‘鹽者,如吟、行、曲、引之類云。今南岳廟獻神樂曲,有《黃帝鹽》,而俗傳以為‘皇帝炎,《長沙志》從而書之,蓋不考也?!?/p>
《刮骨鹽》曲調的具體情形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可考證,但它在后世詩文中卻得到了廣泛的引用。據(jù)現(xiàn)有的文獻看,至遲到清代還有《刮骨鹽》的曲調流傳。唐白居易《戲和賈常州醉中二絕句》“聞道毗陵詩酒興,近來積漸學姑蘇。罨頭新令從偷去,刮骨清吟得似無?!彼紊塾骸读鳌贰俺盥劰喂锹曇羟?,悶見吹毛智數(shù)卑。”明王彥泓《贈云客》“長裙書帶同心結,斗帳歌聲刮骨鹽。”清樊增祥《十三疊韻呈炁伯師》“窮通何用拂龜占,且奏新聲刮骨鹽?!鼻孱欁谔逗婉殷扌膶W士題湘蘭小影韻八首》其六“回首煙云隔遠郵,波寒葉落十分秋。何捐一夜瀟湘賦,刮骨新聲孰解愁?!鼻逋跤烂兑颐c夏看月八首》其三“草堂雨過洗華輪,閏律擎陽節(jié)候新。峰壁搖揺云外景,海天沸沸化前。身開軒翠色迎眸,淡入夜清吟刮骨。真望月正當思友,興想來同是月中人?!鼻鍏倾懙馈墩陆垡苟住贰扒甯枰磺暤?,刮骨鹽吹阿濫堆。”
五代時期刮骨的典故傳播已經(jīng)相當廣泛,并被佛教典籍引用。佛教用“刮骨之言”指醍醐灌頂?shù)难哉?。如五代時的《祖堂集》卷六:
師示眾云:“諸方有驚人之句,我這里有刮骨之言?!睍r有人問:“承和尚有言:‘諸方有驚人之句,我這里有刮骨之言,豈不是?”師曰:“是也,將來與你刮?!鄙唬骸八拿姘朔秸垘煿??!睅熢唬骸安还??!鄙唬骸靶沂呛檬?,為什摩不刮?”師曰:“汝不見道:‘世醫(yī)拱手?!痹崎T到西峰,西峰問:“某甲只聞洞山刮骨之言,不得周旋,請上座與某舉看?!痹崎T具陳前話,西峰便合掌云:“得與摩周旋。”云門拈問西峰洞山前語道:“將來與你刮。賓家第二機來,為什摩道不刮?”西峰沉吟后云:“上座?!鄙献鶓担鞣逶唬骸岸迅芬?。”
同書卷八又載:
問:“古人道:‘我這里有刮骨禪也,體也無如何刮?”師云:“直須刮?!鄙唬骸绑w也無如何刮?”師云:“始得刮。”僧曰:“刮后如何?”師云:“則非骨髓?!?/p>
3.宋朝時期
經(jīng)過魏晉到唐五代長時間的發(fā)展,以及宋代文人本身知識儲備的豐富,“刮骨”之典在宋代被有意或無意的廣泛引用,或借題發(fā)揮,或比擬夸張,或明用,或暗用。
首先,用“刮骨”指去除毒思或消去讒言。前者如宋晁迥《法藏碎金錄》卷十“《法華經(jīng)》云諸:‘有智者以譬喻得解,今舉一法粗相易曉而要害者。內典以貪、瞋、癡名為三毒,夫人衣中有三毒蟲,不去之可乎?食中有三毒藥,不去之又可乎?人于心中有此三毒藥,尤在親切之處,而常存留,試審思之,得曰智乎?去此三毒,比漢壽亭侯命醫(yī)破臂刮骨,去流矢之毒,何者為難?”后者如宋祁《再寄》“鈴下呼兒破錦鱗,新篇遺我故情親。鎩鸞遂有翻飛日,行葦應無踐履人。讒毒未銷須刮骨,上恩難報止沾巾。夫君何事材為累,短褐征衣?lián)砣麎m?!?/p>
其次,宋詩求新求變,多用刮骨形容天寒。如劉過《雪》“醉枕醒來夜未央,倦身展轉厭藜床。映窗色皎猶疑月,刮骨寒知不是霜。”呂祖謙《君可思賦》楊億“霜飚刮骨,流塵滿纓?!睏钊f里《初三日游翟員》“呼兒媻姍且勃窣,才出譙門寒刮骨?!薄哆^岑水》“如何寒刮骨,行得汗如漿?!薄吨x蜀師劉仲洪尚書龍學遣騎詒書之惠》“舊日雪山寒刮骨,秪今移取上春臺?!薄堆┏操x》“恍身墮于冰谷,羌刮骨其寒生;窮猿嘯嗥,饑鳥獨鳴?!边@種寫法后世也有傳承,如元王沂《襄城道中偶雪》“田家自有老瓦盆,不管北風寒刮骨?!泵骱鷱V《度德勝關》“凄風寒刮骨,陰雪踐成泥。”
此外,宋代詩文中更有“香刮骨”、“窮刮骨”、“才刮骨”之說。如楊萬里《謝丁端叔直閣惠永嘉髹研句容香鬲》“兩耳逾肩一腹皤,解吐黃云香刮骨?!薄端瓦壷偃试囁嚹蠈m》“腰纏墨綬不請錢,妻啼兒號窮刮骨?!蓖醢彩秴s歸巴陵途中走筆寄唐知言》“巧綴五言才刮骨,卻怕柱天身硉矹?!?/p>
4.明清時期
明清時期“刮骨療毒”經(jīng)《三國演義》的加工而深入人心,故事中的“醫(yī)”也被認定為華佗。如明孫高亮《于少保萃忠傳》第四十六回“……漢之華陀能揲髓刮骨,割皮解肌于內外,以上諸醫(yī)皆神奇之師也?!泵髁印都闹x趙醫(yī)士》“梁公神針不足道,華陀刮骨何須憐?!鼻鍙堘贰兑购酱肪硎木帕鞑俊叭A陀設立瘡科,刮骨療疾神效良多?!本推浜x來講,既有對前代的繼承,也有這一時期的演變,總的來說,已經(jīng)基本定型。
首先,用刮骨比喻賦稅之重或傷害之大。如明劉基《雷說上》“人言而獸心,陰慘而陽和。磨牙吮血,朘膏刮骨。擅威作福,殘害正直。”沈懋孝《長水先生文鈔》“萬歷十年前太倉之儲所以稍給者,皆當事之人斂怨謹身,朘膏刮骨,而僅致之者也?!?/p>
其次,用刮骨療毒指改除弊病,這也是后來比較常用的一個含義。如明李贄《復焦弱侯》“極知世之學者,以我此言為妄誕逆耳,然逆耳不受,將未免復蹈同心商證故轍矣,則亦安用此大官以誑朝廷,欺天下士為哉!毒藥利病,刮骨刺血,非大勇如關云長者不能受也。”清張培仁《戒吸洋煙文》“嗚呼!辱身敗品,破產(chǎn)傾家,孰非煙之害哉!所望聰明之士,勇決之英,去此熏心之厲,延來刮骨之醫(yī)。從此怒生頃刻,摧殘王彥章之鐵槍;奮發(fā)崇朝,撞破范亞夫之玉斗。滅方寸無明之火,莫教燒卻靈臺;去環(huán)區(qū)不夜之城,共愿登諸壽域。”姚文然《姚端恪公集》外集卷九《性行第五》“蝮蛇螫手,壯士斷腕。毒矢著身,英雄刮骨?!?/p>
此外,明清時期還出現(xiàn)了不少和“刮骨”有關的小說故事,從中亦能看到該典故在明清時期的影響之大。明黃尊素《黃忠端公集》說略卷六載“山陰祁承煃,未冠登賢書。偶得足疾,其父母欲其速愈,信醫(yī)人刮骨法,縛而刮之,哀號至死。”明樂天大笑生《解慍編》卷七“一鄉(xiāng)人極吝,致富病居,牽延不絕氣,哀告妻子曰:‘我一生苦心貪吝,斷絕六親,今得富足。死后可剝皮賣與皮匠,割肉賣與屠,刮骨賣與漆店。必欲妻子聽從,然后絶氣。即死半日,復更囑妻子曰:‘當今世情淺薄,切不可賒與他。”明伍袁萃《林居漫錄》卷四前集載“李進士者,在學時為楊中丞二弟主謀,且覓力士擊其嫂左額,殺之。二弟及力上皆伏法,而李獨漏。網(wǎng)壬辰登第,左太陽忽癢不可忍,醫(yī)以刀刮骨破髓出,乃死?!?/p>
綜上所述,“刮骨療毒”典故的傳播及其含義的演變,有一個逐漸廣泛和豐富的過程。這一變化先從正史記載波及到詩文創(chuàng)作,再從詩文創(chuàng)作波及到小說等通俗文學的寫作,并最終為大眾所熟知和接受。
參考文獻:
[1][晉]陳壽,撰.[宋]裴松之,注.三國志[M].北京:中華書局,2015.
[2][明]羅貫中.三國演義[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
[3][明]施耐庵.水滸傳[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
[4][宋]洪邁撰,穆公,校點.容齋隨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
[5][五代]釋靜,釋筠,輯.張華,點校.祖堂集[M].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1.
[6]王小陽,李友松.華佗為關羽刮骨療毒之考證[J].中外醫(yī)藥,2008(01):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