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 文 彬
(中國葛洲壩集團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091)
我國水電站大多建在西南及西北地區(qū)窮山惡水之間,許多電站引水發(fā)電系統為地下埋藏式,而地下工程的重點和難點又突出在開挖安全問題上,因此,如何保證地下洞室群開挖的安全,將是水電建設的一大課題。
本人根據多年地下洞室開挖現場施工經驗,結合本單位及其它單位一些工程實例,對如何控制地下洞室群開挖過程中的安全進行探討。
地下洞室群開挖施工特點主要如下:
(1)洞室繁多,結構緊湊,相互平行或交錯,施工時相互干擾大,存在安全隱患;
(2)地下廠房、主變室、尾調室等洞室開挖跨度大,開挖高差大,圍巖穩(wěn)定問題突出;
(3)平行洞室之間如引水洞、母線洞、尾水洞相鄰洞室間巖壁較薄,容易失穩(wěn);
(4)地下洞室群分部空間大,引水系統、廠房系統以及尾水系統無論是平面還是立面上分布的范圍均較廣,因此,不可避免地會遇到各種地質情況,如節(jié)理、斷層、涌水等;
(5)地下廠房洞室群一般埋深較大,廠房下部及尾水系統緊鄰水道,因此,存在地應力高和地下水豐富的問題;
(6)地下廠房洞室群一般通道出口較少,通風散煙困難,直接威脅施工人員的健康;
(7)地下廠房洞室群一般含有豎(斜)井,且高差較大,存在安全隱患。
由于地下洞室群開挖具有其特殊性,洞室群圍巖結構及應力分部極其復雜,很容易產生安全事故,因此,完善的安全措施是地下廠房洞室群開挖過程中的重中之重。地下洞室群開挖安全技術從以下幾方面進行闡述。
2.1.1 影響地下洞室圍巖穩(wěn)定的主要因素
一般來講,圍巖不穩(wěn)定是指妨礙生產使用或安全的圍巖破壞或過大變形現象,比如不應有的頂板塌落、兩幫擠入、底板隆起、圍巖開裂、突發(fā)巖爆、圍巖變形造成襯砌裂開或支護折斷等。影響地下洞室圍巖穩(wěn)定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種:
(1)巖性的影響;(2)巖體結構及裂隙的分布;(3)特殊地質條件的影響;(4)地應力;(5)巖體力學性質;(6)工程因素;(7)地下水因素。
2.1.2 主要措施
針對影響圍巖穩(wěn)定的各種因素,根據本人工作經驗以及其它工程實例,結合有關理論知識,本人認為要確保圍巖穩(wěn)定要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2.1.2.1 安排合理的開挖支護程序
開挖支護程序是否合理,直接影響圍巖的穩(wěn)定安全。因此,要確保圍巖的穩(wěn)定,首先必須選擇正確的開挖支護程序。
(1)廠房與相交洞室之間開挖支護程序
開挖支護程序:母線洞及進廠交通洞、引水洞、尾水洞在廠房開挖至該洞洞口前提前開挖,進入廠房內2m以上。如果必須從廠房內開洞,必須先做好洞口鎖口超前支護,采取分部開挖,短進尺、弱爆破掘進,并及時做好系統支護。
(2)平行洞室開挖支護程序
相互平行的洞室必須分組間隔開挖,或者可以一組先行,另一組滯后30~50 m跟進,注意控制爆破振動速度,且不能同時爆破,系統支護也必須及時跟進。
(3)空間或平面相交洞室開挖程序
支護范圍必須擴大到相交段以外兩倍洞徑距離以上,上部洞室待下部洞室交叉處開挖支護完成后進行開挖,且在在交叉口二倍洞徑的洞段范圍內,采用淺孔多循環(huán)短進尺的方式開挖。對于直接相交的洞室,一般遵循先主洞后岔洞的順序。
(4)大跨度洞室頂拱開挖支護程序
一般要采取分部開挖,先開挖中間導洞,并及時進行導洞頂部系統的支護,兩側擴挖滯后于導洞工作面一定的安全距離進行,頂拱層支護完成后,方可進行下層開挖。對于大井筒頂部穹頂開挖,一般應先進行周邊環(huán)形開挖支護,中間預留巖柱,待周邊支護完成后再開挖巖柱頂部,并及時進行頂部支護,最后開挖巖柱下部剩余部分。
2.1.2.2 做好超前地質預報
為了準確了解地下洞室中尚未開挖巖體的地質情況,及時研究選定掌子面開挖后的支護形式,對前方可能出現的涌水、有害氣體、崩塌等及時采取防范措施,在開挖中設超前鉆探孔。完成超前勘探后,根據探明的前方圍巖情況制定相應的支護措施,包括超前支護、超前固結灌漿以及臨時支護措施等。
2.1.2.3 做好支護工作
支護工作是確保洞室開挖安全的重中之重。支護參數一般根據圍巖地質情況和洞室特性進行設計,除施工圖中設計的系統支護外,還必須根據具體情況增設必要的臨時支護。
臨時支護包括超前支護(超前錨桿、超前小導管注漿、管棚、固結灌漿等)、隨機噴錨支護、鋼支撐等,根據需要進行布置。
2.1.2.4 做好安全監(jiān)測工作
洞室開挖安全監(jiān)測儀器主要有斷面收斂儀、側縫針、錨桿應力計等,收斂儀主要監(jiān)測圍巖斷面變形情況,側縫針主要監(jiān)測局部巖塊相對位移情況,錨桿應力計主要監(jiān)測圍巖內巖體應力變化情況。
2.1.2.5 選擇合理施工方法
在圍巖條件較差洞段和特殊洞段,采取分部開挖、分部支護;采用淺鉆孔、弱爆破、多循環(huán)的施工方法,嚴格控制炮眼數量、深度及裝藥量,盡量減少爆破對圍巖的震動。
由于地下洞室本身具有封閉的特點,當大量地下水涌入隧洞時,則隧洞局部可能會在極短的時間內被淹,造成設備和人員的傷害,因此,地下水的處理首在勘探。在長期勘探的基礎上,進行短期超前勘探,查明地下水的規(guī)模及性質。
2.2.1 滲漏水處理
(1)開挖中洞內滲水面積較大時,采用鉆孔將水集中引入集水井中,然后用水泵抽出洞外;
(2)當地下水較豐富或滲水量較大時,采取超前灌漿進行止水,并且在開挖掌子面前方保留不小于10 m的搭接長度。
2.2.2 承壓水處理
(1)當勘探顯示前方有承壓水,且排放不會影響圍巖穩(wěn)定,采用超前鉆孔排水;
(2)當勘探顯示前方有承壓水,且排放會影響圍巖穩(wěn)定,采用超前固結灌漿進行止水。
巖爆多發(fā)生在埋藏很深、整體、干燥和質地堅硬的巖層中,一般在開挖后幾小時,以頂部和腰部為多。
2.3.1 預防措施
(1)加強地質超前預報,預測巖爆可能發(fā)生洞段;
(2)使用光面爆破,嚴格控制藥量,盡可能減少爆破對危巖的影響;
(3)選用預先釋放能量的方法,如松動爆破法、超前鉆孔預爆法、噴射高壓水沖洗法,先期將巖層的原始應力釋放一些,以減少巖爆的發(fā)生。
(4)加強支護工作,開挖后立即向拱部和腰部進行噴混凝土施工,襯砌工作緊跟開挖進行。
2.3.2 補救措施
巖爆發(fā)生后立即向拱頂及側壁噴射混凝土,再加設錨桿和鋼筋網,防止巖爆繼續(xù)發(fā)生。
(1)鎖好井口,確保井口穩(wěn)定,井口預留3~5 m寬的井臺,設置圍欄和排水溝,防止井臺上雜物墜入井內。
(2)設置專門的提升設備,作為人員上、下和材料運輸交通工具,提升設備設置導向裝置和斷繩保險裝置,并控制升降速度。
(3)上下聯系采用電話、信號燈、對講機等多種通訊手段結合使用,互為備用。
(4)提升設備設置防止過卷、過電流和失電壓等保險裝置及可靠的制動系統,使用過程中加強維護檢查工作。
(5)豎井擴挖時,Ⅱ、Ⅲ類圍巖段采取二掘一支護;不良地質洞段采取一掘一支護,上層未支護不的進行下一層的開挖。
(6)非出渣作業(yè)或井底作為交通通道時,在導井井口采用鋼篦子井蓋蓋住板;扒渣作業(yè)時,作業(yè)人員佩戴安全繩,安全繩掛在井壁錨桿上,防止發(fā)生人員墜落事故。
(7)豎(斜)井和平洞連接處,先將連接段加固后再開挖。
地下工程建設安全是一個系統工程,一整套的方案,需要多重防御,多層次、多途徑、多方面編制安全網;在這個系統中,環(huán)環(huán)相扣,互相依存,缺一不可,缺一個環(huán)節(jié),增一份風險。樹立“不留遺憾,不當罪人,建不朽工程”的理念,堅持高標準、講科學、不懈怠的建設要求,做好地下工程施工。地下洞室群開挖安全控制是許多施工單位面臨的問題,安全事故頻頻發(fā)生,施工人員的生命受到嚴重威脅。本著以人為本的原則,施工單位必須大力加強安全投入,加強安全管理,盡量避免安全事故的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