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偉杰
【摘 要】作為一種較為古老的稅收原則以及理論,稅收中性主要以市場機制的正常運作以及業(yè)務稅收的合理劃分為立足點和核心,以此保障整個稅收市場的正常運行。國家通過稅收調控來充分地發(fā)揮經濟杠桿的作用,為社會經濟活動營造良好的外部環(huán)境,在對市場運作機制以及稅收之間的相關性進行分析的過程之中必須要了解稅收中性思想的具體內涵。不可否認,在稅收調控行為之中,稅收中性思想是重要的靈魂以及核心,兩者都十分符合我國在市場經濟運作過程之中的內在需求,只有充分地發(fā)揮稅收中性思想的作用才能夠推動我國稅制改革以及有效建設。
【關鍵詞】稅收中性;稅收調控;經濟法思考
一、稅收中性理論
學術界以及理論界在對稅收中性理論進行分析以及研究的過程之中明確提出,稅收中性與國家的稅收調控存在一定的聯(lián)系,國家通過稅收經濟杠桿的作用來積極地對現(xiàn)有的市場經濟活動進行有效的調控。因此在了解稅收中性理論的過程之中,首先需要立足于我國市場經濟發(fā)展的實質情況,對稅收調控以及稅收中性的內在含義進行深入分析,了解兩者之間的相關性以及辯證聯(lián)系,從而更好地促進我國稅收制度的改革,充分地發(fā)揮我國經濟宏觀調控的作用及價值。世界著名的古典經濟學家亞當斯密在個人的賦稅理論之中提出了稅收中性思想,該思想與現(xiàn)有的經濟自由主義思想存在一定的聯(lián)系,兩者都十分注重對市場的宏觀調控,通過經濟的不可見之手來實現(xiàn)市場的核心以及穩(wěn)定運作,其中國家可以對私有財產進行有效的保護。在此基礎之上,其他學者在進行分析以及研究的過程中提出了賦稅四原則,該原則以經濟原則、便利原則、確定原則以及平等原則為立足點。稅收不僅能夠有效地解決國家在經濟建設過程之中的各項經濟問題,還能夠充分地發(fā)揮經濟調節(jié)的作用,因此在對稅收中性理論進行實踐進行分析時首先需要保障賦稅的公平性,維護納稅人個人的合法權益。在提倡征稅的過程之中必須要積極地尊重私人經濟資源的合理配置,以稅收中性思想為重要的原則,只有這樣才能夠充分地發(fā)揮國家干預的作用和價值,保障稅收能夠推動國家經濟的建設以及政治的穩(wěn)定發(fā)展。
在19世紀,世界著名的古典經濟學派代表人物阿弗里德·馬歇爾對稅收中性與認知中的稅收超額負擔原則進行了研究,該學者的研究極大地推動了稅收中性理論的體制化變革,其結合供求均衡的分析方法提出稅收因素與市場之間存在的相關性,前者可以有效地避免稅收負面問題的產生,政府在征稅的過程之中可以盡量避免對經濟的不適當干擾。
隨著人類文明進程的不斷加快以及社會經濟的快速發(fā)展,稅收中性理論的內涵以及形式產生了較大的變化,美國等諸多的經濟學者站在不同的角度,立足于產業(yè)、結構、儲蓄、投資、勞動等不同的角度對現(xiàn)有的稅收中心理論進行分析,積極地拓展稅收中性理論的研究框架以及研究范圍,真正實現(xiàn)國內經濟領域向國外經濟領域之間的有效拓展。
作為現(xiàn)代稅制建設之中的重要原則,稅收中性理論在西方稅收理論實踐的過程之中產生了較大的變化,由之前的肯定到最后的否定以及再肯定,在自由資本主義時期之中,稅收中性理論對推動市場經濟的有效運作發(fā)揮著關鍵的作用以及價值。
二、稅收中性與稅收調控關系的再認識
現(xiàn)有的國家經濟法主要以利用國家這雙看得見的手來更好地滿足現(xiàn)有的經濟調控要求為基礎和核心,作為經濟法體系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宏觀調控經濟制度對實現(xiàn)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并建立完善的社會關系法律制度意義重大。
(一)從經濟自由與宏觀調控法律制度的內在統(tǒng)一性角度進行分析
市場經濟在整個運作的過程之中必須要以自愿、獨立的市場交換為基礎和手段,只有這樣才能夠保障經濟狀況的合理性。對于這種市場經濟運作來說必須要實現(xiàn)結社自由、合同自由、消費自由、競爭自由以及市場準入自由之間的有效結合,學術界在對現(xiàn)有的市場經濟法進行分析時明確強調,市場分散不僅能夠形成一種自發(fā)的秩序,還能夠保障分配結果模式的合理性,每一個人都可以立足于自身經濟建設的實質情況保障經濟自由,真正地為整個市場的正常秩序運作提供更多的依據(jù)。稅收中性與經濟自由主義思想存在一定的聯(lián)系,兩者都以自由競爭思想為前提,市場是一個自由競爭活動空間,在整個空間之中市場資源得以優(yōu)化利用以及配置,在此基礎之上所建立起來的基本理論與稅收中性理論及為相似,這種較為合理的理論不僅能夠有效地促進市場的穩(wěn)定運作,還能夠更好地滿足自由市場的首要條件。稅收中性原則以維持市場資源的優(yōu)化配置為立足點,明確現(xiàn)有稅收制度建立的相關要求,保障稅收秩序的自由狀態(tài),充分地完善現(xiàn)有的法律制度,為稅收調控奠定穩(wěn)定的市場基礎。
(二)從市場經濟運行的內在需求與有限宏觀調控行為的一致性角度分析
對于市場經濟來說,在整個運作的過程之中必須要注重宏觀調控。市場自身的運作極易出現(xiàn)各種失靈,如果單純依靠市場的力量就會導致市場秩序難以得到有效的保障,因此在推動市場經濟運作的過程之中,我國必須要將國家調控與市場經濟自身的運作相結合,有效避免市場機制在運作過程之中所存在的先天性障礙及缺陷。其次,市場在調節(jié)的過程之中難以避免會存在許多的盲目性,無法為整個市場提供相應的公共產品,同時市場在社會公平公正的過程之中也面臨著諸多的阻礙,因此只有站在稅收中性的角度之上充分地發(fā)揮稅收調控的作用和價值才能夠保障市場的穩(wěn)定運作。但是對于政府的調控來說,其既能夠有效地推動經濟的發(fā)展,也極易出現(xiàn)政府失敗的現(xiàn)象,同時還會嚴重地影響經濟的穩(wěn)定運作,因此必須要實現(xiàn)市場資源以及國家宏觀調控之間的有機配合。
由此可以看出,不管是國家宏觀調控還是市場自由配置都會存在許多的不足之處,兩者都并不是無所不能,市場的穩(wěn)定運作必須要以資源的自由配置為基礎,以國家的宏觀調控為重要的輔助手段,通過稅收中性以及稅收調控的充分運用來明確法律制度以及法律觀念的相關現(xiàn)實條件,為國家干預經濟活動的正常運作提供良好的外部基礎。
三、結語
對于稅收中性與稅收調控來說,在實踐運作的過程之中都與國家對經濟的宏觀調控存在一定的聯(lián)系,不可否認,在推動市場經濟運作的過程之中,我國除了需要資源的自由合理配置為立足點和基礎之外,還需要充分發(fā)揮國家宏觀調控的作用和價值,結合現(xiàn)有市場經濟運作的實質情況,將國家宏觀調控與資源的自由配置相結合,實現(xiàn)兩者之間的優(yōu)勢互補。
【參考文獻】
[1]許多奇;;我國金融資產證券化的稅收理念與稅收制度[J];法學評論;2007年02期
[2]劉大洪,廖建求;稅法的革命:法經濟學分析[J];廣東商學院學報;2003年04期
[3]汪燕;我國稅收優(yōu)惠法律制度的研究[D];安徽大學;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