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晨飏
摘 要:我國是一個法制社會,國家通過法律法規(guī)來約束人們的生活。作為高中生應該了解國家的法律法規(guī),在高中生的教育中,政治法制教育已經成為教育中的重要部分,受到社會以及學校的廣泛關注。高中生在學習政治法制中的重要任務就是將學習與實踐相結合,充分地了解政治法制的內容,并進行有效的實踐學習,以提高我國高中生的綜合素質,有利于我國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本文通過以往高中生活中的經驗與總結,對高中生學習政治法制知識與實踐的現狀進行一下的分析,意在加強高中生的知識體系與學習效率的提升。
關鍵詞:高中生;政治法制知識;學習與實踐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8)04-024-01
我國教育部在二十世紀末就出臺了關于加強法制教育的政策與方針,明確指出學校將政治法制教育作為德育教育的主要內容。法制教育對于學生的意義是重大的,特別是高中生的法制意識尚不完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逐步養(yǎng)成的階段,處于此時期的學生容易出現情緒的波動,做出錯誤的事情。如果有一個正確的法制意識,在一定的程度上會約束其行為準則。所以,在高中時期對學生進行法制法規(guī)教育有利于提升自我保護意識,增加社會知識的了解程度。高中生應學好政治法制知識,做一個知法守法的好公民。
一、高中生學習政治法制知識學習與實踐的必要性
首先,學習與實踐政治法制知識有助于自身的成長。高中生即將成為有政治權力的公民,應積極參與到國家的政治中去,學習與實踐法制知識有助于政治責任感的養(yǎng)成,有助于形成正確的權力與義務的觀念,懂得權力與義務的關系。正確的學習法制觀念有利于形成道德觀念,有利于價值觀的發(fā)展。其次,政治法制知識的學習與實踐是社會發(fā)展的需要。政治建設與法制建設是一個國家和社會發(fā)展的必要條件,我國的法制建設有待加強,公民的法制知識尚不完善,導致我國公民的整體素質低下。作為高中生的我們,是祖國下一代的接班人,加強法制知識是我們的責任,每一位高中生都應該義不容辭的進行法制知識的學習與實踐,為社會的政治與法制建設盡自己最大的努力。
二、高中生政治法制知識學習和實踐的現狀
1.高中生對于政治規(guī)范與法律條款了解程度有限,接受的政治法制知識少,對于政治意識與法律意識的認知程度有待提高。雖然高中生已經逐漸的認識到自己將要享有法定的權力與承擔的義務,但是沒有一個全面的、清晰的認知與理解,更不知道應該怎樣將自己的權力與義務實踐在日常的生活中。導致高中生無法將權力與義務有效的平衡。
2.高中生政治的參與能力弱,導致了高中生對于政治參與表現出消極的態(tài)度。高中生的學習壓力大,教師的教育理念多為傳統(tǒng)的,學生受到傳統(tǒng)教學理念的影響,只是在一味的注重知識量,忽略其實踐的重要性,使得學生認為,只有在學校只有學習知識才是最為主要的,政治法制的實踐是以后的事情。教師對于政治法制教育的重視度不夠,只是停留在口頭或者形式上面,沒有確切的實踐行動,忽略政治法制的教育課程,導致學生政治法制教育學習與實踐的不足。
3.學生在家庭中沒有政治法制的文化氛圍,導致學生沒有正確的價值觀。家長只是注重片面的學習成績,忽略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也忽視了與孩子的相處,這樣不利于我們身心的發(fā)展。信息技術的發(fā)展給人們的說話帶來了諸多的便利,同時也給人們帶來了大量的不良信息,部分高中生沉迷網絡,嚴重的做出違法犯罪的事情,家長不能及時地引導與制止。
三、加強政治法制知識學習和實踐的建議
1.學會自我管理
作為高中生,自我管理可以從三個方面入手。首先,學會調控情緒。在實際生活中,我們可以通過改變自己的心態(tài)來控制自己的情緒,具體可以通過注意力轉移法、換位思考法以及合理發(fā)泄法等,學會控制情緒是政治法制實踐的必要前提,也是自我管理的重要內容。其次,作為高中生要正確對待身邊的誘惑。隨著信息渠道的多樣化,使得我們身邊充斥著大量不良信息,這些信息在一定程度上會誘導青少年做出違法甚至犯罪行為。因此,作為接受高等教育的學生,我們可以通過回避法、替代法等方式自覺抵制不良誘惑。最后,增強組織紀律觀念。
2.重視和積極參與政治生活
政治生活與經濟生活、文化生活一樣,是人們生存和發(fā)展必不可少的環(huán)境。高中生應樹立政治法制與我息息相關的思想,樹立關心社會與國家的意識,積極主動地關心政治生活的動向,學好政治法制知識是參與政治生活的前提,只有充分地了解相關知識,才有參與政治的權力,參與政治生活可以將理論知識最有效地應用到實踐中。
3.樹立正確的政治信仰,提高政治認知能力
作為高中生,樹立正確的政治信仰,必須做到堅信真理。我們青年學生要堅信馬克思主義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真理性,學會從本質上認識社會主義建設規(guī)律和人類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這樣才能經受住社會的考驗。其次培養(yǎng)愛國情感。眾所周知,愛國情感是樹立政治信仰的基本前提。
結語
中學的學習是一個人成長的關鍵,中學的政治法制教育是社會法制化的基礎,學習政治法制知識需要學生們長期的堅持,經過不懈的探索,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全面提高高中生的政治法制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朱凌云,蔣西河.中學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長效機制研究.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08.99.
[2]趙威.青少年法律意識教育建設的對策及途徑.遼寧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