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艷
(山西省大同市三醫(yī)院,山西 大同 037008)
糖尿病腎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一種因胰島素分泌缺陷或胰島素作用障礙所致的以高血糖為特征的代謝性疾病。近年來,隨著人們飲食結構的改變和運動量的減少,機體糖代謝也隨之減緩,導致DN及其相關并發(fā)癥的發(fā)生[1]。DN已經(jīng)逐漸成為老年糖尿病患者致殘甚至致死的重要原因[2-3]。因此,早期預防DN且延緩病情進展已成為當前國際醫(yī)學界研究的熱點。血清胱抑素(Cystain C,Cys-c)是一個比較接近理想的內源性指標,其敏感性顯著高于常見指標血清肌酐(SCr)。本研究探討了Cys-C和視黃醇結合蛋白(retinol binding protein,RBP)聯(lián)合檢測在DN早期診斷中的應用價值,旨在為DN的臨床診斷提供依據(jù),現(xiàn)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2年8月至2016年8月大同市三醫(yī)院內分泌科收治的41例DN患者的臨床資料作為觀察組,其中男24例,女17例;年齡40~65歲,平均(54.72±5.21)歲;DN分期:Ⅲ期23例,Ⅳ期18例;病程2~11.5年,平均(7.17±0.88)年;空腹血糖6.7~9.0 mmol/L,平均(7.62±0.27)mmol/L。另外選取同期在我院進行體檢的75例健康者作為對照組,其中男47例,女28例;年齡41~63歲,平均(53.96±5.08)歲。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方面的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納入標準[4]①年齡≥18歲;②符合1999年WHO關于DN的臨床診斷標準;③Moensen糖尿病腎病分期為Ⅲ~Ⅳ期;④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rine microalbumin excretion,UAER)為20~200 μg/min;⑤經(jīng)糖尿病基礎治療后,血糖水平控制效果較為理想,空腹血糖在7.8 mmol/L以下;⑥對本研究治療方案知情同意。
1.3 排除標準[5]①腎血管性高血壓患者;②各種難治性水腫患者;③患有或者合并其他嚴重原發(fā)性或繼發(fā)性疾病患者;④血清轉氨酶水平為正常水平的2倍以上患者;⑤心肌梗死、感染及腎炎等其他造成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升高等疾病的患者;⑥惡性腫瘤患者;⑦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⑧對本研究中使用的藥物有過敏體質者。
觀察組患者首先接受常規(guī)基礎治療,口服降糖藥物或注射胰島素,控制患者血糖水平,調整患者飲食結構,囑患者攝取低糖、低脂、低鹽、低磷且營養(yǎng)豐富的食物。在此基礎上給予鈣離子拮抗劑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蘇州東瑞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20390,5 mg/片)治療,每次5 mg,每日1次,治療時間均為12周。
3.1 指標檢驗方法 兩組觀察對象均禁食12 h以上,于次日清晨空腹狀態(tài)下抽取肘靜脈血3 mL,1 h內對其進行離心處理,然后分離血清,對血清中RBP及Cys-C水平進行測定分析。采用免疫透射比濁法進行檢測,嚴格按照試劑盒上的說明書進行操作。
3.2 療效評定標準[6]痊愈: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及體征完全消失,腎功能恢復至正常;顯效: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及體征基本消失,腎功能恢復正常;有效: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及體征明顯好轉,腎功能恢復至正常;無效:治療后患者的癥狀及體征未見好轉,甚至病情有加重的趨勢。
3.4 結果
(1)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痊愈、顯效、有效以及無效例數(shù)分別為14例、12例、13例、2例,臨床總有效率為95.12%(39/41)。
(2)Cys-C與RBP水平比較 治療前,觀察組血清中Cys-C(t=15.562)與RBP(t=22.178)水平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治療后,觀察組患者血清中的Cys-C(t=11.232,P=0.0067)及RBP(t=10.311,P=0.0089)水平均低于治療前,經(jīng)比較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見表1。
表1 兩組糖尿病腎病患者血清Cys-C與RBP水平比較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1;與對照組同期比較,▲P<0.01
(3)觀察組血清Cys-C、RBP及二者聯(lián)合檢測情況比較 Cys-C聯(lián)合RBP檢測靈敏度及特異性分別為95.1%、93.2%,均高于Cys-C、RBP單獨檢測靈敏度(分別為88.3%、83.5%)及特異性(分別為63.8%、88.9%),經(jīng)比較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DN發(fā)病機制尚未完全明確,然而氧化應激是其發(fā)生、發(fā)展的重要基礎。機體在高血糖狀態(tài)下,腎組織中糖代謝發(fā)生紊亂,進行有氧呼吸時產(chǎn)生的活性氧簇過多,超過腎組織細胞抗氧化系統(tǒng)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清除能力,從而使ROS在機體中堆積。而過多的ROS與DNA、蛋白及脂質等相互作用,激活腎細胞多元醇途徑、晚期糖基化終末產(chǎn)物(AGEs)途徑及蛋白激酶G(PKG)途徑等信號通路,進一步促使自由基的產(chǎn)生,從而形成惡性循環(huán),導致腎組織的氧化應激損傷。應用藥物緩解腎組織氧化損傷,保護腎功能,已經(jīng)成為DN預防與治療的新途徑[7-11]。
對于DN患者而言,為了提高其臨床治愈率,應該注重對DN進行正確的早期臨床診斷。Cys-C屬于一種內源性小分子蛋白質,是胱蛋白抑制劑家族中的一員。文獻報道稱,Cys-C不受年齡、性別及炎癥等方面因素的影響。Cys-C具有較強的穩(wěn)定性,但是當腎功能損傷時,其比SCr及肌酐(Cr)的敏感度要大很多。RBP主要是由肝細胞合成的一種小分子蛋白,在內質網(wǎng)與視黃醇特異性結合,在血液中與轉甲狀腺激素蛋白(PAL)之間相結合成為蛋白復合體,從而有效預防從腎小球濾過丟失。從靶器官釋放出的視黃醇,稱為去視黃醇結合蛋白(apo-RBP),與PAL的親和力下降,使其容易解離,從腎小球濾出。當腎小球濾過功能下降時,血液中的RBP水平則顯著上升[12-15]。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臨床總有效率為95.12%(39/41);治療前,觀察組血清Cys-C與RBP水平分別顯著高于健康對照組(P<0.001);治療后,觀察組血清Cys-C及RBP水平均顯著低于治療前(P<0.01);對血清Cys-C、RBP及二者聯(lián)合檢測在DN中的臨床診斷情況進行分析,結果表明Cys-C聯(lián)合RBP檢測的靈敏度與特異度均較高。
綜上所述,血清Cys-C和RBP聯(lián)合檢測在DN早期診斷中的應用價值較高,應在臨床中進行推廣。
[1]壽成珉,周旦陽,陳惠萍,等.糖尿病腎病血清抗氧化能力及炎性指標的變化[J].中華全科醫(yī)學,2014,12(2):245-247.
[2]陳銳,吳國鋒,鐘倩嫻,等.高通量透析在終末期糖尿病腎病中的療效分析[J].中國醫(yī)藥科學,2016,6(6):170-172,208.
[3]WOO K S,CHOI J L,KIM B R,et al.Urinary 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 levels in comparison with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for evaluation of renal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diabetic chronic kidney disease[J].Diabetes Metab J, 2012,36(4):307-313.
[4]YANG W, LU J, WENG J, et al. Prevalence of diabetes among men and women in China [J]. N Eng J Med, 2010,362(12):1090-1101.
[5]張炳峰,金菲.血液中視黃醇結合蛋白與胱抑素C、肌酐清除率相關性研究[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3,34 (24):3310-3311.
[6]鄭利平.血清游離脂肪酸、胱抑素C與2型糖尿病腎病關系研究[J].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2014,41(1):128-129,133.
[7]劉紅春,蘇利沙,趙占正,等.血清胱抑素C評估慢性腎臟病患者腎小球濾過率的應用研究[J].中華檢驗醫(yī)學雜志,2014,37(3):184-188.
[8]劉琰,郝瀟蕾,吳悅,等.糖尿病患者測定視黃醇結合蛋白4和胱抑素C的意義[J].實用醫(yī)學雜志,2011,27(17):3222-3224.
[9]馬媛媛,于力,郝志宏,等.血清胱抑素C與視黃醇結合蛋白檢測在兒童狼瘡性腎炎腎損害診斷中的意義[J].廣東醫(yī)學,2012,33(6):778-780.
[10]方宗信,黃瑞茹,夏昕,等.原發(fā)性高血壓腎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和視黃醇結合蛋白檢測的臨床意義[J].海南醫(yī)學,2013,24(6):853-855.
[11]高海鋒,喬芬,王靜.血清視黃醇結合蛋白、胱抑素C和高半胱氨酸聯(lián)合檢測在早期糖尿病腎病中的診斷價值[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3,34(16):2089-2090.
[12]趙晶,葛存興,黃金英,等.血清視黃醇結合蛋白、尿素氮、肌酐、胱抑素C及尿微量白蛋白的檢測在診斷腎病中的意義[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2,33(7):860-861.
[13]CHANG Y K,LEE S J,CHUNG B H,et al.Renal histology in patients with elevated serum creatinine and concurrent normal urinalysis[J]. Clin Nephrol,2012,77(4):283-289.
[14]劉琰,郝瀟蕾,吳悅,等.糖尿病患者測定視黃醇結合蛋白4和胱抑素C的意義[J].實用醫(yī)學雜志,2011,27(17):3222-3224.
[15]楊曉彥,李琳,李曉燕.視黃醇結合蛋白與胱抑素C聯(lián)合檢測對高血壓腎損害的診斷價值[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3,34(14):1886-1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