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海源
羅派鈞,1952年生,廣東東莞人?,F(xiàn)為廣東省書法家協(xié)會理事、東莞市書法家協(xié)會副主席。曾任職于東莞市電影公司、東莞市可園博物館、東莞市博物館及東莞市政協(xié)辦公室。其書法作品多次入選全國展賽并獲獎。2000年羅派鈞家庭榮獲全國家庭文化藝術節(jié)(東莞)書法展金獎。2001年、2003年及2005年其先后參加東莞書法代表團奔赴日本、澳門及臺灣參加展覽及藝術交流。2004年,作品入選第二屆中國榜書大展、全國(秦皇島之夏)第一屆大字書法藝術展;2005年、2007年,參加第五回、第六回中韓書法交流展。2009年“羅派鈞葉樹平書法作品展”在嶺南美術館舉辦?,F(xiàn)已出版《當代廣東書法家系列羅派鈞卷》《羅派鈞書法扇面作品選》《翰墨達情·羅派鈞書畫作品集》。
說起來,我與現(xiàn)為廣東省書法家協(xié)會理事、東莞市書法家協(xié)會副主席的羅派鈞先生,不是只有一面之交,而是有過多面之交。因為,羅派鈞先生曾任職于東莞市可園博物館館長期間,正是東莞市順應改革開放的時代大潮,社會、經(jīng)濟、文化和人民生活全面大繁榮、大發(fā)展時期。
當年,為積極弘揚中國歷史、傳統(tǒng)優(yōu)秀文化和藝術,羅派鈞先生結合可園是嶺南畫派策源地的歷史精神與文物典藏,傾其智慧與才干,用心經(jīng)營可園。他曾先后為廣東與全國各地著名書畫家舉辦書畫展覽與學術活動,并搞得有聲有色。期間,我曾應邀參加多位書畫家展覽開幕式活動。記憶中,我與羅先生既見過面,握過手,也有過簡短的交談。印象里,羅派鈞先生是一個胖胖的中等身材,為人樸實、厚道、儒雅、謙和。但實話實說,在過往十多年里,我與羅先生之間的緣分,還得益于書畫藝術的“搭橋”而逐漸得以加深。
自小就愛好書法、時常堅持練字和臨寫古書法碑帖的我,會抽空去參觀有藝木品位的書法展。我曾在參觀廣東省舉辦的書法作品展中,見過落款為“東莞羅派鈞”的隸書作品,并在他的作品前停步,認真欣賞與品讀,給我留下美好印象。羅先生的隸書寫得很不錯,用筆穩(wěn)健、靈秀、文氣與書卷氣濃郁,可見他具有很好的書法藝術素養(yǎng)。自那以后,我對羅派鈞先生就更為關注了。
上個月中旬,羅派鈞先生的學生、一位與我有些交往的年輕學人,誠邀我為羅先生首個書畫作品集寫序。她將羅派鈞先生準備舉辦書畫展的一批書法和繪畫新作圖片,以及羅先生早幾年出版的兩本作品集《當代廣東書法家系列·羅派鈞卷》和《羅派鈞書法扇面作品選》帶給我看。這有助于我更加全面了解和認識羅派鈞先生的藝術發(fā)展之路與其精神風貌。于是我欣然領了為羅先生作序的“任務”。
坦誠地說,我對羅派鈞先生心懷敬意。他不僅是一位博物館的優(yōu)秀管理者,更是在實干中注重提高自己的文化藝術修養(yǎng)。羅先生以“博采眾長”之精神,虛心向來館舉辦書畫展的書畫名家學習。他像虔誠的佛教徒那樣,懷著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熱愛的初心,及對古圣今賢藝術景仰之情,發(fā)諸筆墨,錘煉自己,堅持藝術創(chuàng)作近三十年。
本集中,羅先生展出了包括篆、隸、楷、草、行等五種書體作品,讓我較為全面地了解到羅派鈞先生的書法成就。觀看其書法作品,筆法力追前賢,他研習漢隸《禮器碑》《石門頌》等名碑之精髓,章法運用嚴謹,知黑守白,用筆沉穩(wěn)灑脫,結體方整峻逸,虛實相生。書卷氣息藏于毫端,樸素純凈,毫無媚俗之氣??梢娺^去的三十年里,羅先生是下過苦功夫和真功夫的。
同時,時值花甲之年的羅先生首次亮相其繪畫作品。他的梅、蘭、竹、菊四君子文人畫作,輕松活潑,信手拈來。其畫面構圖與章法,瀟灑自如,靈秀生動,有較強的藝術形式美感。用筆和用線造型,準確而又講究,是胸有成竹、用筆有神韻的繪畫佳作。這與羅先生整體的人文素養(yǎng)好、書法功底厚是大有關系的。當然,也與羅先生見多識廣、從全國著名書畫家那里“博采眾長”豐富自己、藝術心胸大開亦有關。我想,這就是羅派鈞先生能在書法與繪畫藝術兩個方面都有作為和建樹的原因所在。
羅先生的個案,又一次證明“書畫同源”言之成理!有意思的是,我與羅派鈞先生都同屬龍,不過我是1940年生的老龍,羅先生則是1952年生的小我一輪的小龍。因此,我與他蠻有緣分!
真摯地祝愿羅派鈞先生的書畫創(chuàng)作光景常在,更攀新峰!
(作者系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理論委會第二、三屆委員,原湖南省美術家協(xié)會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