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希武
蘋果在儲藏期產(chǎn)生的病害分為生理性病害和真菌性病害兩種類型,前者是因為發(fā)生再儲藏前期不適或缺少某種礦物資引起的,后者則是因為采前微生物潛在侵染或采后傷口侵染引起的,這是影響蘋果儲藏期的主要因素。常見的儲藏期病害有苦痘病、炭疽病、輪紋病、斑點病、虎皮病等。
斑點?。喊l(fā)生在果實表面的生理病害,果實在近成熟期受害,造成蘋果品質(zhì)下降。其癥狀是:果面上發(fā)生黑褐色小圓斑,稍下陷,邊緣清晰,病斑不深入果肉;后期病斑易被雜菌侵染,造成果實腐爛。發(fā)病原因是由于果樹早期落葉、缺磷、采收較早。貯藏期間通風不良,溫度較高,易發(fā)此病。
苦痘?。汗麑嵅墒掌诩皟Σ仄诙伎僧a(chǎn)生苦痘病。該病多數(shù)產(chǎn)生在皮下果肉組織外部,果皮向內(nèi)凹陷,并呈灰褐色或綠褐色,病斑常呈圓形。苦痘病主要是因為果實含鈣量較低總氮含量較高引起的,也與成熟期氣溫較高有關(guān)。所以最重要的防治辦法是使蘋果在發(fā)展發(fā)育后期接收足夠的鈣,采前可噴灑濃度為0.57%的氯化鈣,或0.8%的硝酸鈣。
虎皮病:是貯藏后期的主要病害。發(fā)病初期果面出現(xiàn)淺褐色,后期表皮細胞變褐,外界濕度低時病斑干縮下陷,濕度高時,易感染腐生菌并向果肉侵入,引起腐爛,果肉發(fā)綿稍有灑精味,具體發(fā)病原因主要是窖中缺氧,果實在無氧條件下呼吸產(chǎn)生乙醇,使細胞中的酚類物質(zhì)氧化變色所致。
炭疽?。撼跗诠嫔铣霈F(xiàn)淡褐色小圓斑,迅速擴大,呈褐色或深褐色,表面下陷,果肉腐爛呈漏斗形,可爛至果心,具苦味,與好果肉界限明顯。當病斑擴大至直徑1~2cm時,表面形成小粒點,后變黑色,即病菌的分生孢子盤,成同心輪紋狀排列。如遇降雨或天氣潮濕則溢出緋紅色黏液(分生孢子團)。病果上病斑數(shù)目不等,少則幾個,多則幾十個,甚至有上百個,但多數(shù)不擴展而成為小干斑。少數(shù)病斑能夠由1個病斑擴大到全果的1/3~1/2。幾個病斑連在一起,使全果腐爛、脫落。
輪紋病:果實受害初以果點為中心出現(xiàn)淺褐色的圓形斑,后變褐擴大,呈深淺相間的同心輪紋狀病斑,其外緣有明顯的淡色水漬圈,界線不清晰。病斑擴展引起果實腐爛。爛果有酸腐氣味,有時滲出褐色粘液。
輪紋病和炭疽病是發(fā)生在蘋果果實上的兩種常見病害。兩者在癥狀上很相似,生產(chǎn)上容易混淆。輪紋病病斑呈褐色,凹陷不明顯,表面病組織呈同心輪紋狀,后期密生黑色小斑點(病菌分生孢子);炭疽病病斑呈黑褐色,明顯凹陷,在病部常產(chǎn)生排列成同心輪紋狀的小黑點(病菌的分生孢子盤)天氣潮濕時,涌現(xiàn)出粉紅色分生孢子團。輪紋病病斑呈不規(guī)則形狀擴展,速度快;炭疽病病斑擴展規(guī)則,切開病果,病部呈漏斗狀。輪紋病病組織軟腐,有酒精味;炭疽病病組織硬,有苦味。輪紋病近成熟期和貯藏期常發(fā)生;炭疽病主要在果實生長后期發(fā)生。
儲藏期病害的防治方法:
1、鏟除越冬菌源:在早春刮除枝干上的病瘤及老翹皮,清除果園的殘枝落葉,集中燒毀或深埋。摘除病果,刮除病瘤后要涂藥殺菌。
2、生長期噴藥保護:使用藥劑種類、時期、次數(shù),與果實套袋或不套袋有密切關(guān)系。在多雨年份以及晚熟品種上可適當增加噴藥次數(shù)。蘋果在采前噴灑500~1000毫克/千克的托布津,或多菌靈等防治后果較好;在采后用以上藥液浸泡果實防病后果也較好;
3、貯藏期防治:田間果實開始發(fā)病后,注意摘除病果深埋。果實貯藏運輸前,要嚴格剔除病果以及其他有損傷的果實。用多功效保鮮紙包果,同時儲藏期適當降低貯藏溫度,接納氣調(diào)儲藏,恰當增加二氧化碳濃度下降氧濃度也可起到較好的防治效果。
(作者單位:053400 河北省衡水市武邑縣職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