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培培,黃 娜,黃秀萍,馮曉麗,鄧清洋(成都醫(yī)學院第一附屬醫(yī)院呼吸內科,四川 成都 610500)
支氣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BA)是由炎癥細胞、氣道結構細胞等共同作用導致的氣道慢性非特異性炎性呼吸道疾病,其主要臨床癥狀為反復發(fā)作性的胸悶、咳嗽、氣急、喘息等[1]。近年研究表明,BA除與遺傳、環(huán)境、氣候等傳統(tǒng)影響因素有關外,還與患者的心理及精神狀態(tài)息息相關,患者由于病程長和病情反復發(fā)作常伴有抑郁或焦慮等負性情緒,導致病情加重,從而降低治療效果和患者生活質量[2,3]。認知行為干預(cognitive-behavioral intervention,CBI)是一種通過改變患者的負性認知方式,建立正確的行為方式,以改善患者人際關系,增強社會適應能力的方法和技術,已廣泛應用于抑郁癥的治療[4]。本研究旨在探討CBI對青年BA患者生活質量、負性情緒及BA發(fā)作頻次的影響。
1.1一般資料選擇成都醫(yī)學院第一附屬醫(yī)院2016年1月~6月收治的92例BA患者,納入標準:符合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BA診斷標準[5];年齡18~40歲;病史至少1年者;存在反復性咳嗽、喘息、呼吸困難等癥狀;患者或家屬簽署參與研究同意書。排除標準:妊娠期或哺乳期青年女性;伴有心功能障礙者;BA急性發(fā)作期者;先天畸形或惡性腫瘤者;不接受認知行為干預者。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92例患者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各46例,試驗組男/女為47/45,年齡(26.42±4.35)歲,病程(2.31±0.62)年;對照組男/女為49/43,年齡(26.67±4.39)歲,病程(2.16±0.58)年;兩組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兩組患者均給予β2受體激動劑、吸入糖皮質激素等常規(guī)治療和護理,試驗組接受系統(tǒng)的CBI,干預6個月,具體干預方法如下:①建立CBI小組,組長為護理責任組組長,組員為其主管護師,均接受認知行為干預相關知識培訓,合格者方可參與實施護理。②健康教育干預(第1月,4次,每次30 min):了解文化程度和哮喘控制測試評分表(Asthma control test,ACT)[6]評分,開展健康講座,向患者及其家屬講解BA的發(fā)病原因、過程、轉歸、預防及高危誘因等相關知識,由責任護士指導患者及其家屬學會有效咳嗽、排痰、氧療,并叮囑注意事項。③情緒管理干預(第2月,4次,每次30 min):指導患者在支氣管哮喘發(fā)作時,進行規(guī)律的深呼吸和漸進性的松弛運動,意境想象的方法來舒緩不良情緒;教會患者使用音樂療法和中醫(yī)情志護理的以情相勝等方法進行心理調適。④技能學習干預(第3~4月,4次/月,每次50 min):指導患者正確進行支氣管哮喘的觀察及評估,學會采用ACT,指導患者及其家屬學會在家中使用峰流速儀,做好相應記錄;⑤活動鍛煉干預(第5~6月):指導患者發(fā)作緩解期進行4~5次/周、30 min/次的耐力性運動練習或呼吸操鍛煉(3~4次,每次20 min)。⑥隨訪:隨訪半年,末次隨訪時間為2017年6月,電話隨訪1次/月,詢問患者訓練、運動、行為實施進展及近況。
1.3觀察指標①ACT評分:比較兩組干預前后ACT評分;②生活質量:采用圣喬治呼吸問卷(SGRQ)[7]評估患者干預后的生活質量變化,自我評定,共50道題,包括活動、癥狀和影響三部分,最高為100分,得分越低,表示對生活質量影響越?。虎矍榫w:分別于干預前后采用簡式簡明心境問卷(POMS-SF)[8]評估兩組患者情緒變化,該問卷囊括6個維度,其中1個維度為精力-活力維度是正性情緒量表,另外5個維度均為負性情緒量表,總分為6各維度評分之和,得分越低表示心情越好。④發(fā)作頻次:干預后,隨訪一年,記錄兩組患者BA發(fā)作的頻率和次數(shù);⑤自我管理量表評分:翻譯、修訂Lorig等[9]開發(fā)的慢性病自我管理研究測量表(Chronic Disease Self-Management Study Measures,CDSMS),形成適用于青年哮喘患者的《青年支氣管哮喘自我管理研究測量表》,比較兩組干預前后自我管理量表中自我管理依從性和自我效能評分的變化。
1.4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數(shù)據(jù)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P< 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兩組干預前后ACT、POMS-SF評分比較干預前兩組青年BA患者ACT、POMS-SF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干預后,兩組青年BA患者ACT評分均顯著增加(P< 0.05),POMS-SF評分均顯著降低(P< 0.05),且試驗組ACT、POMS-SF評分變化幅度大于對照組(P< 0.05)。見表1。
表1 兩組干預前后ACT、POMS-SF評分比較 (分)
*與干預前比較,P< 0.05;#與對照組比較,P< 0.05
2.2兩組BA發(fā)作頻次比較干預前兩組BA發(fā)作頻次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干預后兩組BA發(fā)作頻次均顯著降低(P< 0.05),且試驗組明顯低于對照組(P< 0.05)。見表2。
表2 兩組BA發(fā)作頻次比較 (次/年)
2.3兩組干預后SGRQ評分比較試驗組SGRQ癥狀、活動、影響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 0.05),見表3。
表3 兩組干預后SGRQ評分比較 (分)
2.4兩組干預前后自我管理量表評分比較干預前兩組自我管理依從性、自我效能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試驗組干預后自我管理依從性、自我效能評分均顯著高于干預前和對照組(P< 0.05),對照組干預前后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5。
表5 兩組干預前后自我管理量表評分比較 (分)
*與干預前比較,P< 0.05;△與對照組比較,P< 0.05
BA是近年來我國高度關注的一種慢性疾病,青年BA患者發(fā)病多由遺傳因素引起,常受周圍環(huán)境因素的刺激而反復發(fā)作,其明顯特征為發(fā)病率高、遺傳率高、就診率低、治愈率更低,嚴重影響患者正常社會功能和生活質量[10]。由于大多數(shù)患者及其家庭不可避免地成為管理支氣管哮喘的承擔者,自我管理在青年BA治療中越來越受重視,但缺乏青年BA患者自我評價量表,關于認知行為干預的文獻報道也較少[11]。本研究旨在設計出系統(tǒng)的CBI方案和修訂適合評價青年BA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量表,并探討CBI對青年BA患者生活質量、負性情緒及哮喘發(fā)作頻次的影響,為CBI在BA患者自我管理中的應用提供循證依據(jù)。
青年的知識水平較高,是社會的主要勞動力,若哮喘不預防或控制,不僅給家庭帶來較大的經(jīng)濟壓力,也影響我國生產(chǎn)力的進步,因此,對青年BA的疾病認知程度進行分析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12]。大量臨床實踐表明,CBI是一種療效明確的干預患者認知和行為的方法,但國內關于CBI治療青年BA相關的文獻較少,研究多限于兒童BA;干預方法主要主要采用電話回訪、培養(yǎng)習慣、增強意識等心理學的方法改變病人的認知,對行為的干預較少,沒有形成系統(tǒng)的CBI方案;對慢性BA控制不良后果的評價較多,但對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方面鮮有報道[13,14]。本研究查閱相關文獻,在過往傳統(tǒng)CBI的基礎上,制訂了系統(tǒng)性的CBI方案,并翻譯、修訂Lorig等開發(fā)的CDSMS,形成適用于青年哮喘患者的《青年支氣管哮喘自我管理研究測量表》以評價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15]。
研究發(fā)現(xiàn),青年BA患者經(jīng)系統(tǒng)性的CBI干預半年后,其ACT、SGRQ、自我管理依從性和自我效能評分均顯著升高,且高于實施常規(guī)護理的對照組;說明CBI干預后的BA患者哮喘控制良好,自我管理能提、自我效能和生活質量明顯有所提升,因為干預治療中對患者實施了健康教育、活動鍛煉等干預措施,糾正患者的錯誤認知和行為,適當?shù)倪\動鍛煉有助于釋放患者因病情產(chǎn)生的壓力或負性情緒,最終改善治療效果,更好的控制病情[16,17]。同時試驗組患者干預后的BA發(fā)作頻次和POMS-SF評分均顯著降低,且低于對照組,因為患者治療中進行了情緒管理和技能學習,增強患者自信心,減少負性情緒的產(chǎn)生,從而提高治療效果,減少BA發(fā)作的頻次[18]。本研究雖然有新穎之處,但由于時間原因,隨訪時間較短,后期將持續(xù)跟進。
綜上所述,CBI能有效控制青年BA患者病情,降低BA發(fā)作頻次和減少患者負性情緒,提升患者自我管理依從性和自我效能,最終提高青年患者及其家庭的生活質量。
[1] 李傳芬.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支氣管哮喘147例臨床觀察[J].四川中醫(yī),2015,10(33):110-112.
[2] 鄭丹紅,呂聰燕.院內外規(guī)范化健康教育對支氣管哮喘患者療效的影響[J].中國基層醫(yī)藥,2017,24 (8):1277-1280.
[3] 康娟.支氣管哮喘患者的相關危險因素分析及其心理健康狀況[J].臨床肺科雜志,2017,22 (8):1468-1470.
[4] 羅平,余妤,鄧珊珊.認知行為干預對干眼癥患者焦慮抑郁情緒的影響[J].醫(yī)學臨床研究,2015,32 (5):977-979.
[5] 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哮喘學組.支氣管哮喘防治指南(2016年版)[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16,39(9):675-697.
[6] 饒敏,李娟.舒利迭與吸入性糖皮質激素聯(lián)合孟魯司特鈉治療兒童中度持續(xù)性哮喘的療效對比研究[J].湖南師范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6,13(3):123-126.
[7] 王國力,鄧虎,徐艷玲.補腎中藥復方聯(lián)合舒利迭治療慢性持續(xù)期支氣管哮喘患者療效觀察[J].世界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6,11(10):1380-1382.
[8] 鄒寶林,黃燕林,黃柳,等.認知行為干預對中青年腹膜透析患者自我感受負擔及情緒的效果[J].廣東醫(yī)學,2016,37(14):2215-2218.
[9] 朱婷婷.Delphi法對慢性支氣管哮喘病自我行為管理量表條目的篩選和評價[J].護理學報,2015,22 (5):1-4.
[10]李竹英,韓文英,郅扶旻.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支氣管哮喘急性發(fā)作研究進展[J].中國中醫(yī)急癥,2016,25(3):461-463.
[11]韋春,戴霞,王自秀,等.支氣管哮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與病情控制水平相關性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15,30 (7):596-598.
[12]黃艷,朱毅.哮喘患者氣道阻力隨年齡變化趨勢的肺功能研究[J].臨床肺科雜志,2017,22(4):692-695.
[13]喬夠梅,張曉麗,陸?zhàn)?,?認知行為干預對膀胱腫瘤術后灌注化療患者負性情緒的影響[J].護理學雜志,2016,31(4):77-79.
[14]徐亞莉,張衛(wèi)紅.認知行為干預應用于冠心病臨床護理中的價值分析[J].中國中醫(yī)急癥,2015,24(9):1690-1692.
[15]譚磊.兒童青少年哮喘患者生活質量影響因素及相關性分析[J].廣東醫(yī)學,2016,37(13):2005-2008.
[16]黃小英,黃小梅,吳華超,等.認知行為護理干預對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心理狀態(tài)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護士進修雜志,2015,30 (13):1164-1166.
[17]韓會,周巖,張曉麗,等.認知行為療法對腦卒中后患者抑郁及自我管理行為的干預效果[J].山東醫(yī)藥,2015,47(55):36-38.
[18]吳際軍,張先庚,王紅艷,等.認知行為干預對老年高血壓患者負性情緒及服藥依從性的影響[J].實用醫(yī)學雜志,2016,32(19):3264-3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