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娜
摘要:為響應北京市委教育工委以紅色“1+1”學生支部與社會基層支部共建活動,北京農學院植物科學技術學院植保本科生黨支部與北京市平谷區(qū)南獨樂河鎮(zhèn)北寨村黨支部對接共建已有11年歷史,期間兩支部建立了緊密的聯(lián)系,在交流活動中互幫互助,共同成長。黨支部成員在實踐中運用專業(yè)知識為村民提供果樹種植和養(yǎng)護技術,在活動中走出校園,直觀地了解三農,磨練意志,做到真正的學以致用,服務三農。支部黨員、發(fā)展對象和積極分子積極參與實踐活動,切實發(fā)揮黨員的先鋒模范帶頭作用,同時,增強了黨、團支部的凝聚力,為培養(yǎng)優(yōu)秀黨員奠定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紅色“1+1”;三農;黨支部;實踐活動;團支部;凝聚力
北京農學院植物科學技術學院植保本科生黨支部于2007年與北京市平谷區(qū)南獨樂河鎮(zhèn)北寨村黨支部正式達成對接共建,至今已有11年的歷史。在這十一年里,支部與北寨村的交流活動從未間斷,支部成員深入果園和田間地頭,觀察作物和果樹生長情況,積極與村民交流種植經驗,共同探討農作物病害的防治方法,為他們耐心講解昆蟲生長習性與特點,有針對性的為防治作物蟲害提供建議。北寨村以紅杏為主,同時也種有核桃樹、柿子樹,通過我支部成員對北寨地理地貌的觀察,因地制宜提出一些合理性的建議,如延長水果的觀光采摘期,從而提高村民的經濟收入。
一、實踐中磨練,活動中成長
2015年6月,支部成員前往平谷區(qū)南獨樂河鎮(zhèn)北寨村,與劉書記進行了座談,探討雙方支部“兩學一做”的活動方案,并向北寨村贈送了《實踐、探索、創(chuàng)新—北京農學院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成果文集》一書。在劉書記的帶領下,支部成員對北寨村進行了實地果樹種植考察、害蟲收集和土樣采集,為該村的果樹種植提供精準的技術支持。
如今的北寨村,在當?shù)卣念I導下,充分利用當?shù)氐牡乩砦恢?、氣候環(huán)境、土壤條件,選育出了獨特的當?shù)仄贩N——北寨紅杏。除了以紅杏的種植和特色旅游采摘作為主要經濟支柱產業(yè)外,北寨村同時也種有核桃樹、柿子樹,近兩年來又栽培了一些櫻桃樹,增加了果樹的種類,以此方式延長水果的觀光采摘期,進而提高農民的經濟收入。植保教工黨支部各優(yōu)秀教師為活動提供了智力和技術支持,成為學生黨支部的強大后盾。植保本科生黨支部的成員在走訪過程中,還可以及時將途中遇到的問題向身邊的教職工黨員請教,自身的專業(yè)素養(yǎng)也得以提升。
二、黨建帶團建,提升凝聚力
每次去北寨對接的成員有黨員、發(fā)展對象以及積極分子,這些成員中既有老成員,也有一些新的面孔參與到對接中來,身臨其境更加直觀地體驗和感受。有一次,新成員馬文娣和鄭曉露第一次外出參加支部對接活動,兩名發(fā)展對象有些緊張,但在其他教師黨員和學生黨員的積極討論下,氣氛逐漸活躍,她們的緊張也轉變?yōu)槠诖?。鄭曉露同學在活動后這樣說到:“看到支部其他成員與劉書記不斷的交流有關“兩學一做”的活動方案,探索未來的農業(yè)方向,如何才能讓農民生活得更好,我的內心仿佛涌現(xiàn)一潭名為憧憬的泉水,將我淹沒其中。隨后看見被選育出的獨特品種——北寨紅杏,仿佛看見了秋收時農民那滿足的樣子?!弊屩Р堪l(fā)展對象提早參與到支部活動當中來,一方面可以提高他們的素質,鍛煉、考察優(yōu)秀人員,為預備黨員的發(fā)展工作奠定基礎。另一方面,可積極發(fā)揮黨員的先進性和模范作用,讓他們在實踐中提升專業(yè)素養(yǎng)。在活動中支部成員可以有更多的交流機會,增加了支部凝聚力。
每次開展活動,支部都會考慮讓更多的發(fā)展對象和積極分子參與進來,讓他們了解黨支部,親身參與黨支部的活動,改進團建德育工作,從而進一步讓他們的用思想和行為規(guī)范去影響其他團員。同時,通過黨日活動,有助于拓寬黨員服務群眾渠道,增強支部的凝聚力。支部為豐富共青團的建設,積極帶領積極分子和發(fā)展對象參加各類活動:如種子畫、蝶翅畫、昆蟲標本等。紅色“1+1”對接活動當然也少不了積極分子和發(fā)展對象的身影,在黨支部的影響下,積極分子和發(fā)展對象大力弘揚尊老愛幼、見義勇為、助人為樂、誠實守信、愛心捐助等傳統(tǒng)美德,增強了團員思想教育引領的作用。
三、學以致用,爭做先鋒
紅色“1+1”活動正在迅速成長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項品牌活動,在活動中學生黨支部更是發(fā)揮出先鋒模范作用,在開展對接交流活動的十多年里,每年在活動中都有多名黨員與北寨村民進行結對互助,從中黨員們學到了很多,但更多的是思想和精神面貌的改善。
期間黨員們走訪了北寨村的果園,從與果農的交流中,感嘆新農村的變化,但更多體現(xiàn)的是農民對農科學子的期望,通過這一活動更堅定了學生努力學習專業(yè)知識的決心,進一步加強學生黨員的黨性修養(yǎng),提高自身的責任感和使命意識,能將專業(yè)知識與實踐相結合,發(fā)揮專業(yè)優(yōu)勢,在實踐中學習,了解黨在基層建設的政策與方針,為新農村的發(fā)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立足崗位、無私奉獻,充分發(fā)揮先鋒模范作用,堅定共產主義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腳踏實地,團結帶領廣大群眾前進,不斷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做出貢獻。對接活動的精神一直延伸到了黨員們的生活中,他們積極參加校內外組織的各項志愿活動,如3月5日雷鋒紀念日清掃校園,北京十方緣老人心靈呵護中心關愛老人,2017年“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志愿者等;日常生活和學習中對同學的幫助,臨近考試時,大家整理一些復習資料,無償發(fā)給同學們;部分黨員利用暑假之余,參與四川山區(qū)小學的無償支教活動,從中學到了很多,如喜悅、震驚,無奈與感動。
模范先鋒就是比別人多一份付出、多一份奉獻、比別人多一份信仰、多一份為理想奮斗的實際行動,從一點一滴做起,以身作則,發(fā)揮出了黨員的作用。
四、求真務實,加強黨性
從與北寨村合作的這些年中,支部黨員深深的明白了知識的重要性,只有認真打好知識基礎,才能讓自己越來越優(yōu)秀,才能對社會創(chuàng)造更多的貢獻。紅色“1+1”對黨員尤其是對學生黨員的影響重大,對接活動不只是對一個人一件事,而是對所有有困難、需要幫助的鄉(xiāng)鎮(zhèn)村民。北寨村支部只有這樣,才能使得農產品找到合適的市場,從而讓鄉(xiāng)鎮(zhèn)經濟得到最大化的發(fā)展。共產黨人黨性修養(yǎng)的一個顯著特征是實踐品格,換句話說,就是要在實踐中去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只有學到了對待任何事情都要堅持求真務實,不斷實踐才能創(chuàng)造符合時代的產品。學習是前進的動力,創(chuàng)新的基礎。中央領導同志指出:“理論上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標志,沒有理論上的成熟和堅定,就不會有政治上的清醒和堅定?!?/p>
五、堅定理想信念,實現(xiàn)人生價值
紅色“1+1”活動也成為“兩學一做”的一個典型示范活動,“兩學一做”活動讓我們更加樹立起政治理論學習,堅定理想信念,實現(xiàn)人生價值。在樹立理想信念方面,首先,要打牢理論根基,保持政治上的堅定?!皟蓪W一做”除了服務對接,還是一個實現(xiàn)自我價值的一個平臺,明確自己的職責,堅持把個人的追求、自我價值的實現(xiàn)與黨的奮斗目標緊密聯(lián)系起來,在為人民服務的實踐中充分體現(xiàn)人生的價值。再次,要端正入黨動機,不斷地切實的擺正自己的位置。正確處理好個人奮斗與組織培養(yǎng)的關系,個人利益與黨和人民利益的關系,社會理想與個人理想的關系。同時要時刻把黨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紅色“1+1”對接活動,能夠讓學生把書本上的知識得以實踐,明白“紙上得來終覺淺,躬行后才能絕知此事”,在實踐中不僅可以鞏固知識,還能提高學生的專業(yè)水平。另外,通過學生黨支部與農村黨支部的對結、共建,有利于農村基層黨支部吸納先進的思想,促進自身發(fā)展。同時,也加強了彼此的聯(lián)系和友誼,增強了二者共同服務新農村建設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