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 瑾
(山西大同大學大同師范分校,大同 037000)
伴隨社會經(jīng)濟的飛速發(fā)展,為計算機信息行業(yè)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有利契機,為了培養(yǎng)出更多滿足社會發(fā)展需求的計算機應用人才,各大高校有必要將計算思維應用于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中。不論是計算思維還是計算機技術均是解決問題的一種有效方法,并且它們均有助于推動社會的不斷發(fā)展。計算思維作為每位大學生所應當必備的基本能力,倘若將其應用于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中,勢必可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有效提升,進一步發(fā)展成社會需求的人才[1]。由此可見,對計算思維在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的設計與應用開展研究,有著十分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作為國際計算機教育領域所十分關注的一個概念,計算思維的定義有著多種不同的見解,其中相對被人們所認可的包括有兩種,一種認為計算思維指的是將計算作為主體,運用計算來模擬人的思維。在計算機教學中,通常將計算思維視為一種能力,以思維為重要核心,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意識、能力。另一種認為計算思維指的是一種思維能力。截至目前,計算思維尚未有一個統(tǒng)一的概念認識。對計算思維內涵形成一個有效認識是尤為必要的,本次文章結合相關研究人員的界定,將計算思維理解為一種運用計算機科學基礎概念解決問題、設計系統(tǒng)以及理解人類行為的科學方法。
對于計算思維的特點而言,計算思維并非機械活動,其側重靈活的推進設計活動、構造活動。計算思維也并非計算機思維,而是人的思維,具有獨特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作為現(xiàn)代社會生存必不可少的一項技能,計算思維是具有一定的思維水平的,并非開展技能的重復;計算思維尤以“思維”為關鍵點,是具有思想、創(chuàng)造力的活動,其在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的設計與應用,有助于提升學生學習效率,提高教師教學水平,促進收獲良好的教學成效。
全面高校在當前時代背景下,要緊緊跟隨社會前進步伐,不斷開展改革創(chuàng)新,強化對成功教學經(jīng)驗的學習借鑒,切實促進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有序開展。如何進一步促進計算思維在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的科學合理設計與應用可以將下述內容作為切入點:
(1)在理論課上對基礎理論予以保留。對計算機基礎課程而言,計算機組成原理也就是程序存儲控制原理是始終不變的部分,長期以來,算法的基本思想均為發(fā)生轉變,而該部分基本原理便屬于計算思維的重要組成部分,將該部分與計算思維相關的基本原理,視作理論知識,依托教學課堂開展全面教授,要求達到掌握及可運用計算思維自主分析、解決問題的水平,也就是在理論課上僅教授計算機組成原理及算法的基本思想[2]。
(2)將轉變迅速的計算機應用技術設置于上機操作中。計算機應用技術有著更新迅速的特征,就好比,計算機網(wǎng)絡應用技術、數(shù)據(jù)庫技術、多媒體技術等,這一些技術內容轉變迅速,計算機應用技術不斷推陳出新,舊技術不斷被摒棄,對該部分知識內容無需過多贅述,僅需依托組織相關的實驗操作,盡可能引入最前沿的計算機應用技術,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提高。與此同時,針對新技術的應用還可結合不同專業(yè)發(fā)展需求,以設置選修課的方式開展安排。
(3)推進教材內容組織。對教材內容組織而言,主要可劃分成兩個方面:一方面,做到理論教材的充分精簡,堅持貫徹計算思維的計算機科學基本思想,也就是計算機硬件基本原理、軟件基本思想。另一方面,將更新迅速的計算機應用技術部分設置于上機操作指導中,在上機操作課堂上,對相關概念予以簡明扼要的闡述,側重依托實際操作,解決具體問題,以加深對計算機前沿應用技術的有效了解、掌握。
(1)推進計算思維與教學工作的有效相融。在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中,可引入各式各樣的案例與教學課堂進行相融,指引學生開展自主的學習、思考。該種方法可彌補現(xiàn)階段課堂教學中存在的諸多不足,諸如課時不足、課堂內容多以及課堂教學與實踐缺乏聯(lián)系等,還有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調動起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推進傳統(tǒng)以教師為主體教學模式向以學生、教學內容為主體教學模式的轉變,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計算思維能力以及自主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通過對各式各樣教學案例的學習、交流,一方面可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思維意識;一方面可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對計算機基礎知識的掌握力度。在案例教學中應當注重對案例的選擇、分析、探究,在全面學習過程中培養(yǎng)計算思維的方式、意識及應用計算思維解決問題的能力[3]。舉例而言,在計算機二進制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引入相關數(shù)據(jù)分布采集的實例,使學生鬧鐘形成一個較為明確的對“0和1”的思維意識。
(2)積極培養(yǎng)學生計算思維意識、能力。要想調動起學生學習計算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fā)學生的濃厚學習興趣至關重要。在教授計算機基礎知識及計算思維過程中,可基于計算機發(fā)展歷史或者計算思維形成歷史引導,通過引入各式各樣極具趣味的教學內容,以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提升自身對計算機知識的有效認識及培養(yǎng)自身的計算思維。在積極培養(yǎng)學生計算思維、能力上,強調計算思維在不同專業(yè)領域的應用,在計算思維的引導下結合專業(yè)技能解決自身面臨的實際問題。
(3)推進教學與實踐的充分相融?,F(xiàn)階段,眾多高校教學中存在不同程度與實踐脫節(jié)的問題,教師未有切實將教學內容與應用實踐進行合理聯(lián)系。在教學的同時,教師還應當強調計算思維的意識、能力及其在不同專業(yè)領域中的實踐應用。就好比,在教授Office過程中,應當對Office具體用法進行演示,作為大學計算機基礎中一種尤為重要的軟件,Office對學生提高計算思維的認知可起到十分有效的作用。在對Offcie進行講解操作前,首先應當向學生教授相關理論知識,如此一來,學生在掌握操作的同時還可對理論知識形成一定的認識。除此之外,在日常學習生活中,教師應當鼓勵學生結合自身所掌握的相關專業(yè)知識,諸如管理學、金融法、建筑學等,在遇見專業(yè)知識問題時,可運用與計算思維相關的思維方式去進行自主思考,將復雜的問題轉化成簡單的問題去開展解決[4]。
總而言之,計算機思維是計算機應用的重要發(fā)展方向,對學生今后應用計算機可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鑒于此,高校相關人員務必要不斷鉆研研究、總結經(jīng)驗,提高對計算思維內涵特征的有效認識,“在理論課上對基礎理論予以保留”、“將轉變迅速的計算機應用技術設置于上機操作中”、“推進教材內容組織”、“推進計算思維與教學工作的有效相融”、“積極培養(yǎng)學生計算思維意識、能力”、“推進教學與實踐的充分相融”等,積極促進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有序開展。
[1] 陸漢權,何欽銘,徐鏡春.基于計算思維的“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內容設計[J].中國大學教學,2012,12(09):55-58.
[2] 柴艷妹.計算思維在大學計算機基礎教育改革中的應用研究[J].工業(yè)和信息化教育,2013,13(06):70-73.
[3] 李娟,黃穎.基于計算思維的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改革研究[J].科教導刊,2014,11(02):122-123.
[4] 呂騰,閆萍,王秀珍.以計算思維為理念的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探討[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5,13(03):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