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光銀
摘 要:本研究主要分析獼猴桃茶樹立體種植模式的技術重點,同時也在此基礎之上對于獼猴桃茶樹的種植模式所取得的實際效果進行分析。本研究主要是希望能夠進行經(jīng)驗的交流,也希望通過本研究的調(diào)查,對于相關從事種植行業(yè)的人具有一定的啟示性作用,為科學合理地進行獼猴桃茶樹的種植提供可行的參考。
關鍵詞:獼猴桃茶樹;立體種植模式;種植效果
中圖分類號:F316.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80329007
引言
獼猴桃和茶樹的生物習性在生物學上來說相對較為接近,這2種植被都喜歡溫暖的環(huán)境,而且都十分懼怕嚴寒,它們是喜光類植物,所以能夠在光線充足的環(huán)境當中生長,但是又害怕強光的照射,同時這2種植物對于濕度也具有一定的要求。所以對于這些特點進行綜合的總結可以看出,這2種植物適合種植的最佳土壤都是為酸性的土壤,而且要求土壤具有較強的排水性能。對于茶樹和獼猴桃在進行立體種植的時候,可有效的對于種植戶的經(jīng)濟效益進行增產(chǎn),因此進行大規(guī)模的種植試驗是值得一試的。
1 獼猴桃茶樹立體種植的技術重點分析
1.1 關于土地的整頓
最佳的土地整頓的時間是每年的7—8月份,種植人員應該選擇采用人工方式或者選擇挖掘機等設備對土壤進行翻蓋,將土壤最好抽成寬度為80cm,深度大約為60cm的定植溝,設置溝踐中心長度大約為2.5m。確保表層土壤和底層土壤被分別的進行放置,等9月份的時候進行土壤的回填,每667m2土地需要播撒5000kg的有機土雜肥,同時還需要300kg的磷肥,在此過程當中需要重視,在進行肥料播撒的過程中,要求操作人員將這2種肥料進行充分的攪拌,在攪拌均勻以后才能夠進行播撒[1]。
1.2 制作定植帶
在此過程當中,要求種植人員需要將畦面制作成為高度大約為20~30cm,寬度大約為1m的定植帶。對于所有的獼猴桃樹在進行種植的時候,需要另外施加0.5kg的復合肥,在定植的過程當中,所有應用的土壤必須選擇采用腐熟的細肥土。當所有的茶樹樹苗栽培結束之后,需要要求種植人員在每667m2土地當中施加30kg的磷酸鉀復合肥,同時需要將獼猴桃兩行中間建立一條寬度大約為1m,高度大約為20~30cm的畦。畦田和獼猴桃之間距離需要大致相同,相關施工人員在畦面進行茶樹樹苗的栽培工作。
1.3 立體定植的時間設置
進行立體定植其最佳的時間是每年的12月中下旬,到第二年的3月初左右,這一時期獼猴桃桃樹葉都全部落下,所以將獼猴桃桃樹苗進行栽種,保證所有的獼猴桃樹苗能夠在已經(jīng)準備好的定植穴當中。所有獼猴桃桃樹樹苗之間的距離,控制在每一行大約為5m×4m,要求每667m2地所栽種的獼猴桃樹苗應該控制在33棵左右。在進行茶樹樹苗定植的過程中,要求時間需要在每年的10月下旬—11月下旬,在定植的過程當中確??梢赃x擇采用雙行定植的方法來進行,能夠保證所有的茶樹苗之間的距離控制在50cm左右,一棵樹苗的距離應該保持在25cm左右。在插苗的時候,每一叢插苗種植大約2株,每667m2地所栽種的茶樹樹苗數(shù)量應該控制在5000株以內(nèi)[2]。
1.4 棚架搭設和配置
當所有工作都完成以后,那么種植人員就要考慮進行獼猴桃行帶當中的棚架和水泥柱的搭設工作。需要注意,在此過程中水泥柱的寬度要控制在12cm左右,高度應該控制在2.8m左右,在頂部大約10cm的地方需要進行鐵絲孔的預留。水泥柱之間間隔的距離不能夠超過8m,每一個水泥柱應該選擇采用5根粗鋼絲繩進行拉緊處理,水泥柱邊緣應該朝著外方進行預埋,這樣能夠有效地進行固定。確保水泥柱之間能夠朝著行帶的方向大約每隔50cm就拉一個鋼絲構成的網(wǎng)格。這樣能夠建成一個大棚的具體的構架。獼猴桃樹苗和水柱之間的間距不能夠超過2m,2個水泥柱子之間的間距,獼猴桃樹苗之間的距離設置為4m。
1.5 對于苗株的休整
茶樹樹苗在進行成長的時候,在成長經(jīng)歷當中必須對茶樹進行至少4次的修整,這樣才能夠最大程度地輔助茶樹側(cè)枝的發(fā)展,它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產(chǎn)量。在進行修剪的過程當中,距離地面大約15cm,應該對茶樹的組織進行修剪,在此之后的3次修剪應該在春茶采摘過程當中進行,修剪高度應該設置為:25~30cm、35~40cm、40~45cm。當茶樹成年以后開展的修剪,主要是對茶樹高度進行控制,并且?guī)椭柩窟M行萌發(fā)。對于搭配獼猴桃種植的茶園中,通常情況下在夏茶和秋茶的時候不進行采集,因此在秋季可以進行重剪。
2 效果分析
對于獼猴桃茶樹在進行立體種植的時候,通過對于相關農(nóng)戶的調(diào)查可以看出,進行獼猴桃茶樹種植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升生產(chǎn)的效益,而且生產(chǎn)效益明顯高于單一的種植模式。有數(shù)據(jù)表明,平均每667m2地所生產(chǎn)的經(jīng)濟效益比單一進行獼猴桃種植能提高30%以上,而且比單一的茶樹種植提高50%以上,所以這種種植方式是可以為農(nóng)戶帶來豐厚的經(jīng)濟價值的。
3 討論
獼猴桃一直被稱之為水果之王,主要是因為它的口味比較獨特,而且其中的營養(yǎng)成分也比較豐富。所以在最近這些年獼猴桃也開始被大面積的栽種。在進行獼猴桃茶樹立體種植的過程當中,應該注意對于大棚的架設。
大棚在現(xiàn)如今是全世界獼猴桃種植當中所采用的一種新型的架構,這種架構成本相對較低,而且架面受光均勻,通風透光好,能夠保證果品成熟期一致,質(zhì)量均勻,特別適合地塊相對平整、方正的土地。在進行水泥立柱設置的過程當中,需要注意行距3.5m,順樹行柱與柱距離6m。其中每行兩頭用大型排頭立柱,中間用小立柱。
大型排頭立柱制作標準需要根據(jù):長3.2m,粗20cm×25cm,預制時使用鋼筋網(wǎng),4根長筋使用直徑8mm鋼筋,4道箍子,上端距柱頭12cm處,設一個15mm的孔,另一端距柱頂端20cm處設一個15mm的孔。
制作小立柱的標準,保證長2.5m,粗12cm×12cm,
內(nèi)有4根直徑5mm的鋼絲。頂端橫面中間設一個2.5cm深的V型槽。距頂端6cm處與頂槽同方向設一個15mm粗的孔。另一面距頂端10cm處再設一個15mm粗的孔。距上端35cm處,與V型槽同方向留1個15mm的孔。
在進行載桿的過程當中需要注意載桿方法:排頭桿:栽深度1m,地面以上2.2m,向外傾斜15度;立柱桿(小桿)6m一桿,栽深57cm,地面以上1.93m。保證架面與地面的距離不小于1.9m;地錨標準:排頭桿向外2m,設地錨1個,混凝土體積:長1m,粗20cm×20cm。搬線用10mm粗的鋼絞線,借助法蘭擰緊。
需要注意架面標準及架設方法。橫向的鋼絞線直徑10mm(由7股細鋼線繞合而成)。兩側(cè)與側(cè)面排頭桿相接,并與地錨相連。順樹行方向用10號鋼絲,與兩頭排頭桿連接,并在地錨線上拉緊。順樹行兩頭的排頭桿上距頂端10cm處,設橫向鋼管,每行相連接,鋼管粗度直徑6cm,順樹行方向的鋼絲越過鋼管上方與地錨搬線環(huán)相連接。順樹行方向鋼絞每隔45cm一條,每行共7條。架設鋼絲時為了節(jié)約資金,可以第1年先架3條,第3年冬季枝條修剪后,在兩側(cè)各架2條。每條鋼絲與橫向的鋼絞線交會時,用細不銹鋼絲固定。
小棚架設計的時候,順樹行立柱桿使用12cm×12cm
的小桿,栽植深度與大棚架相同;橫向不用鋼絞線,用鋼管代替。規(guī)格:直徑5cm;順樹行向的兩頭不用大型排頭桿,使用雙小桿,雙桿中間距離60~70cm;雙桿上距頂端10cm處,架設直徑60mm的鋼管;距雙桿外1.5m下地錨;順樹行方向的10號鋼絲從鋼管上方與地錨環(huán)相連接,借助法蘭擰緊;每行樹上方架設鋼絲7條,可逐年增加。
保證獼猴桃樹栽植密度合理,一般行距為3.5m,株距為1.5m。為早期增加效益,按密植法定植,每667m2地栽植128株,10a后,視樹冠大小決定全樹保留或隔一株取一株。雌雄樹配比:8雌1雄。或每兩行兩端第一顆樹嫁接雄樹,中間全用雌樹。雄樹花粉不足時,購買商品雄花粉補充。
參考文獻
[1]田翔雄.獼猴桃茶樹立體種植模式探析[J].農(nóng)業(yè)與技術,2016,36(20):125.
[2]陳慶紅,張蕾,羅軒,等.獼猴桃——茶樹立體種植模式[J].西北園藝(果樹),2015(0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