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市計量測試研究所
在常用的Excel軟件中,自帶有VBA編碼功能。利用這個功能,可以實現(xiàn)很多計量方面的自動運算。本文針對原有溫濕度換算軟件缺乏大氣壓強和干濕表系數(shù)的修正功能,開發(fā)出了一款新型的準確度更高的換算軟件,其界面如圖1所示。
圖1 新型溫濕度換算軟件的界面
根據(jù)文獻[1],使用球狀或柱狀水銀溫度計測量干濕球溫度時的計算公式為
式中:U—— 相對濕度,%;
e—— 實際水汽壓,kPa;
etw—— 濕球溫度tw所對應的純水平液面飽和水汽壓,kPa;
ew—— 干球溫度t所對應的純水平液面飽和水汽壓,kPa;
A—— 干濕表系數(shù),℃-1;
p—— 大氣壓強,kPa;
t—— 干球溫度,℃;
tw—— 濕球溫度,℃
干球溫度t下純水平液面飽和水汽壓ew的計算公式如式(2):
式中:T1= 273.16 K(水三相點溫度);
T=(273.15 +t)K
類似地,把式(2)中的ew換成etw,令T= (273.15+tw)K,就可求得濕球溫度tw下純水平液面飽和水汽壓etw。
根據(jù)文獻[2],可知干濕表系數(shù)A可采用經驗公式來計算。該公式見式(3):
式中:V—— 風速,m/s
根據(jù)文獻[3],式(3)在干球溫度t≥40 ℃時計算出的干濕表系數(shù)A誤差較大,需用式(4)進行計算。
根據(jù)文獻[4],式(5)為露點溫度的計算公式:
式中:Td——露點溫度,℃DP;
E0—— 0 ℃時的飽和水汽壓,取值為0.610 78,kPa;
a—— 系數(shù),取值為7.69;
b—— 系數(shù),取值為243.92
綜合以上,在t< 40 ℃時,知道了風速V,就可通過式(3)求得干濕表系數(shù)A;在t≥40 ℃時,知道了干球溫度t和風速V,就可通過式(4)求得干濕表系數(shù)A;如果知道了干球溫度t和濕球溫度tw,就可通過式(2)求得這兩個溫度下純水平液面飽和水汽壓ew和etw。最后根據(jù)已測得的大氣壓p,通過式(1)求得相對濕度U。求得相對濕度后可通過式(1)求得實際水汽壓e,然后通過式(5)求得露點溫度。
軟件分為三個模塊,分別是參數(shù)定義模塊、輸入報警提示模塊和運算模塊。
圖2的代碼即是參數(shù)定義模塊,其中t1是干球溫度;t2是濕球溫度;ew_t1是t1溫度下純水平液面飽和水汽壓;ew_t2是t2溫度下純水平液面飽和水汽壓;A_value是干濕表系數(shù);wind_sp是風速;at_pa是大氣壓強。TextBox1對應的是圖1中干球溫度輸入框;TextBox2對應的是圖1中濕球溫度輸入框;TextBox5對應的是圖1中通風速度輸入框;TextBox6對應的是圖1中大氣壓強輸入框。
圖2 參數(shù)定義模塊
圖3的代碼即為輸入報警提示模塊,如果在圖1的界面中干球溫度未輸入、濕球溫度未輸入、干濕球溫度輸入的不是0~100的數(shù)字、通風速度或大氣壓強未輸入大于零的數(shù)字時,都會跳出相應的報警提示框。
圖3 輸入報警提示模塊
圖4的代碼為運算模塊,依照的公式為上文中所述的式(1)~式(5)。代碼中的TextBox3對應的是圖1中相對濕度輸出框;TextBox4對應的是圖1中露點溫度輸出框。并且TextBox3中的相對濕度運算分干球溫度小于40 ℃和大于等于40 ℃兩種情況,TextBox3和TextBox4的值修約到一位小數(shù)。如果相對濕度值在0~100%以外,會出現(xiàn)報警提示框。
圖4 運算模塊
對照文獻[1]中的查算表來驗證新型溫濕度換算軟件的功能實現(xiàn),并且使用一款傳統(tǒng)溫濕度換算軟件作為參照。
先舉一個干球溫度小于40 ℃的例子,在參考文獻[1]的第137頁的表3c(續(xù))里,規(guī)定大氣壓p=100 kPa;風速為2.5 m/s。干球溫度在25 ℃,濕球溫度在20 ℃時,其查表可得相對濕度為63.3%。用新型溫濕度換算軟件進行計算的結果如圖5所示,其相對濕度是63.1%,與標準查算表相差0.2%。
圖5 新型溫濕度換算軟件的計算結果
使用傳統(tǒng)溫濕度換算軟件進行計算的結果如圖6所示,其相對濕度是62.9%,與標準查算表相差0.4%。
圖6 傳統(tǒng)溫濕度換算軟件的計算結果
可見由于有了風速和大氣壓強的修正,新型溫濕度換算軟件在干球溫度小于40 ℃時的精度更高。
再舉一個干球溫度大于40 ℃的例子,在文獻[1]的第141頁的表3c(續(xù))里,規(guī)定大氣壓p= 100 kPa;風速為2.5 m/s。干球溫度在50 ℃、濕球溫度在42 ℃時,其查表可得相對濕度為62.2%。用新型溫濕度換算軟件進行計算的結果如圖7所示,其相對濕度是62.1%,與標準查算表相差0.1%。
圖7 新型溫濕度換算軟件的計算結果
使用傳統(tǒng)溫濕度換算軟件進行計算的結果如圖8所示,其相對濕度是61.9%,與標準查算表相差0.3%。
可見由于有了式(4)的修正和風速、大氣壓強的修正,新型溫濕度換算軟件在干球溫度大于40 ℃時的準確度更高。
由此,新型溫濕度換算軟件的準確性得到了驗證。
新型溫濕度換算軟件相比傳統(tǒng)換算軟件,加入了風速和大氣壓強的修正,并在干球溫度大于40 ℃時采用精度更高的擬合公式,使其準確度更高,并加入了露點溫度的計算結果,使其在應用上進一步得到擴展。在軟件設計上考慮到輸入可能出現(xiàn)的各種錯誤情況給出了警告提示框,軟件的健壯性良好。
[1]全國電工電子產品環(huán)境條件與環(huán)境試驗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8).GB/T 6999-2010 環(huán)境試驗用相對濕度查算表[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0.
[2]呂國義,陳勇.濕度換算軟件包在干濕球溫濕度計算中的應用[J].鄭州輕工業(yè)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19 (4):44-45.
[3]楊澤林,李相白,李建春,等.智能干濕球相對濕度傳感器的設計[J].自動化儀表,2010 ,31 (2):16-19.
[4]中國氣象局政策法規(guī)司.QX/T 50-2007 地面氣象觀測規(guī)范 第6部分:空氣溫度和濕度觀測[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