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禹弘,趙 青
(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yī)院正畸科/四川大學口腔疾病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成都 610041)
我國口腔醫(yī)學教育由國外傳入,很長一段時間的教育改革多為模仿、追隨,其中一些學習取得成效,另一些學習效果也不佳,這證明一味效仿并非成功的捷徑。經過近100年的發(fā)展和變革,國內口腔醫(yī)學教育現(xiàn)狀相對符合國情。作者近幾年陸續(xù)拜訪了香港大學牙學院、賓夕法尼亞大學牙學院等一些知名牙學院,在國內也從事口腔醫(yī)學教育,對國內外口腔醫(yī)學教育的差異、各自的優(yōu)劣有所感觸,本文將就此淺談。
在中國,高中畢業(yè)生通過高考的篩選進入口腔醫(yī)學院開始本科學習。在美國,學生在申請牙學院前,需要先完成3~4年本科教育,申請者參加牙科入學測試(DAT)和面試,牙學院根據這兩項及學生的推薦信和平均績點(GPA)決定錄取人選;在英國,申請人需要參加英國臨床能力傾向測驗(UKCAT),并且也需要經過面試。這些招錄程序與國內考取研究生的過程相似,對學生的考評相對全面一些。
國內五年制、七年制、八年制的口腔醫(yī)學生在前面4~5年接受相同的本科階段教育,所有課程合格獲得口腔醫(yī)學學士學位(BDS);本科畢業(yè)1年后才可以報名參加執(zhí)業(yè)醫(yī)師資格考試。七年制在最后2年完成碩士階段的學習,八年制在最后3年完成碩博士階段的學習,畢業(yè)時分別獲得口腔醫(yī)學碩士(SMM)與口腔醫(yī)學博士(SMD)專業(yè)學位;五年制學生畢業(yè)時可繼續(xù)攻讀3年碩士學位,七年制與碩士研究生畢業(yè)后也可以繼續(xù)攻讀3年博士學位,或者在碩士階段選擇5年碩博連讀,完成深造。目前,隨著住院醫(yī)師規(guī)范化培訓(以下簡稱規(guī)培)的實施,上述繁雜的學制體系已被“5+3”的主流模式取代。
英國倫敦國王學院牙學院和香港大學牙學院的本科教育分別為5年和6年,學生畢業(yè)時均獲得BDS學位;在英國,獲得學位后需通過執(zhí)照考試,才可在牙科協(xié)會(GDC)注冊和行醫(yī),而香港與其他國家和地區(qū)不一樣,學生獲得BDS學位后不需再另行考試即可行醫(yī),也可以申請繼續(xù)攻讀碩士;在美國,口腔醫(yī)學生在牙學院學習時間為2~4年,畢業(yè)時均獲得牙科博士學位(DDS),但需要通過national board dental examination(NBDE)考試才可以申請行醫(yī)執(zhí)照。由于中國沿用了前蘇聯(lián)的模式,因此口腔醫(yī)學使用“stomatology”一詞,然而,除了表面上拼寫不同之外,中國的SMD在本質上與美國的DDS或美國醫(yī)學博士(PhD)也無明確對應:中國的SMD需要掌握熟練的臨床技能(達到DDS水準),同時科研能力也有一定的要求(與PhD培養(yǎng)相似)?,F(xiàn)在國內正在逐漸劃清科學學位與專業(yè)學位的界限,前者主要注重科研能力的培養(yǎng),畢業(yè)后可進入實驗室、研究所等單位進行研究工作,后者側重于臨床實踐的鍛煉,畢業(yè)后從事口腔臨床工作。
住院醫(yī)師規(guī)培是畢業(yè)后教育的重要部分,對醫(yī)學生職業(yè)生涯的發(fā)展有一定影響[1]。規(guī)培幫助學生完成從理論知識到臨床實際操作的過渡,規(guī)范行醫(yī)標準,這對于提高中國現(xiàn)有口腔醫(yī)療質量是十分必要和有力的措施。2015年規(guī)培在各省市全面啟動,預計至2020年,完成規(guī)培將成為進入醫(yī)療崗位的硬性要求[2]。醫(yī)學生學習年限長,加上33個月的規(guī)培,時間投入大,回報晚,若非政策要求,許多學生并不愿意參加規(guī)培,因此如何提高醫(yī)學生參加培訓的積極性值得思考。目前,2015級及以后的口腔醫(yī)學碩士研究生在攻讀碩士學位的同時參加規(guī)培,即并軌規(guī)培。這樣的安排可以為學生節(jié)省時間成本,但是這3年較為辛苦,也需要院校更科學的管理和學生更高的自律性,保證在上課、規(guī)培、實驗及跟師學習之間取得平衡[3]。
據調查,發(fā)達國家的人口與牙醫(yī)比例約為1 500∶1左右,其中實施了??漆t(yī)師制度的國家中,??漆t(yī)師占口腔醫(yī)生比例為10%~17%,香港的人口與注冊牙醫(yī)比例約為3 039∶1,其中??漆t(yī)師占比約10%[4];然而在中國大陸地區(qū),即使是一線城市,牙醫(yī)與人口比例也高達5 201∶1[5],專科醫(yī)師的培訓時間為2~4年,具體培訓、考核方式尚在試點摸索之中[6]。在美國,紐約和特拉華州規(guī)定口腔醫(yī)學生在完成DDS課程后必須參與至少1年的住院醫(yī)師培訓以規(guī)范臨床操作、保證醫(yī)療質量,并將此列為獲得執(zhí)醫(yī)資格的必要條件之一,而其他地區(qū)并未強制執(zhí)行,學生可自由選擇是否參加[7]。經美國牙科醫(yī)師協(xié)會(ADA)認證的口腔??乒灿?個[8],這需要2~3年的??婆嘤枴?0多年前,英國開始實施牙科基礎培訓(dental foundation training program),幫助牙科醫(yī)生完成從畢業(yè)到執(zhí)業(yè)的順利過渡[9];在英國,有13個牙科???,申請人培訓3~6年以取得專科醫(yī)師證書(CCST)[10]。另外,歐洲多國相互承認其他國家的牙科教育并通過繼續(xù)專業(yè)教育(continu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CPD)統(tǒng)一各國牙醫(yī)水平及保證牙科醫(yī)療質量,截至2013年,有14個歐洲國家將該教育項目定為必須實施的[11],可以看出他們對醫(yī)生水平的重視。在香港,為了解和學習口腔醫(yī)學知識和技術新進展,口腔醫(yī)師可以自愿參加3年的CPD;若要成為??漆t(yī)師,則必須經歷3年的基本訓練及3年的高級訓練,以獲得被認證的8個專科資格證之一[12-13]。這些國家和地區(qū)的口腔專科醫(yī)師制度有專門的機構負責,其培訓模式及方法比較成熟,但不完全相同,我國在發(fā)展口腔??漆t(yī)師制度的過程中可以參考并結合本國現(xiàn)狀。例如,我國人口眾多、醫(yī)患比例失調,許多人的口腔基礎治療尚不能得到保障,更不用說口腔??浦委?,因此,在培養(yǎng)口腔全科及??漆t(yī)生時,要考慮到其結構比例。
香港大學牙學院與美國的牙學院會甄選優(yōu)秀的開業(yè)醫(yī)師做兼職教師,他們和牙學院里的全職教師一起完成教學任務,不僅可以指導學生牙科專業(yè)的臨床技巧,也可以在醫(yī)患溝通、開業(yè)執(zhí)業(yè)等方面指點迷津,還可以為牙學院節(jié)省薪酬開支。但是這樣的教師隊伍流動性較大。據美國牙科教育協(xié)會(ADEA)報道,2013-2014年,有290個全職及555個兼職崗位空缺,較之前增加,尤其是全職崗位,其中一大原因是教師選擇開業(yè)而放棄教學工作[14]。
中國口腔醫(yī)學院校的教師通常是本院畢業(yè)的醫(yī)生。近年來,有學者表示擔憂:“近親繁殖”式的循環(huán)會導致院校的思維和文化愈發(fā)單一,不利于長遠發(fā)展??上驳氖?,國內口腔醫(yī)學院校對教師發(fā)展逐漸重視起來,國際交流較以前增多,一些院校每年邀請國內外學者開展講座、教學,也會輸送人才到其他國家進行訪問、交流;通過授課技能培訓和比賽,為青年教師提供學習和交流的平臺,可促進教學水平的增長[15]。
在中國,各口腔醫(yī)學院校本科期間課程包括公共課程(如英語、政治)、醫(yī)學基礎和臨床課程(解剖、大內外科等)及口腔醫(yī)學課程[16]。學生接觸口腔醫(yī)學專業(yè)課程的時間一般在第三四學年、在臨床科室中實習的時間大約10個月。英國國王學院牙學院的本科同樣是5年,其課程安排也包括基礎科學和臨床實踐,但他們的基礎科學主要是與牙科相關的學科。在美國,學生已經先完成了4年的通科教育,因此他們在牙學院期間的時間相對寬裕,可以集中于牙科專業(yè)學習。可以看出,在有限的時間里,要兼顧專業(yè)知識深度與人文知識廣度并非易事。但現(xiàn)代高等教育與傳統(tǒng)技術教育的區(qū)別之一就在于學生的素質教育,因此,尚需探索更優(yōu)化的教學內容及課程結構。
另外,在國內,國家及一些院校提供專項資金和平臺以培養(yǎng)學生對科學研究的興趣及創(chuàng)新思維,口腔醫(yī)學生在本科階段就可以開展一些簡單的科學研究,但是由于大多數學生早已習慣“填鴨式”教育,這種要求學生自學和獨立思考的培養(yǎng)方法普遍被學生認為是“揠苗助長”,得到的結果并不盡如人意,還有待改進[17]。
目前國外牙學院的教育“以學生為中心”[18],例如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方法(PBL):不設立教材,由老師提供一個病例或主題,學生分工合作查閱參考書、文獻等,整理之后匯報,老師再點評。這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同時學生查閱參考書和文獻也是實踐循證口腔醫(yī)學的過程[19]。在國內,本科生、研究生的學習以本專業(yè)的經典書本為教材,學生可以對該專業(yè)的基礎知識、理論有系統(tǒng)性的學習和掌握,但也容易形成定式思維。另外,課堂上“以老師為中心”,學生較為被動。隨著教學改革,國內一些院校也嘗試了PBL并取得初步成效[20]。但是,PBL的推廣還面臨著應試教育的巨大阻力,需要教育者們更多的耐力與恒心。
在臨床實踐中,由于國內患者與醫(yī)生比例不協(xié)調,老師和學生均需要承擔較繁重的醫(yī)療任務,這樣雖然可以幫助學生很快熟悉臨床操作,但也容易導致學生成為學技術的學徒而非醫(yī)學生。相對而言,西方的牙學院更體現(xiàn)教學的職能,對學生的要求主要不在于患者的量而在于治療質量。國內本科生的實習集中在最后10個月,理論學習與實踐容易脫節(jié);實習時間相對較短,有些科室只能走馬觀花。作者見到美國牙學院的學生臨床實習時間多為2年,近年來的課程改革也強調在將理論與實踐課程進行整合[21];英國國王學院牙學院也為學生安排了2年時間進行輪轉,并且學生在入學最初幾周即可以開始參與對患者的治療,這與歐洲醫(yī)學教育中“早期接觸臨床工作”的理念相吻合[22],但是這種早期參與臨床治療需要指導老師更細致的督導以保證醫(yī)療工作的安全。
值得一提的是,美國和歐洲分別有ADEA與歐洲牙科教育協(xié)會(ADEE)負責制定、頒布及更新牙科教育方面的指南或標準,以引導牙科教育的發(fā)展。而國內現(xiàn)存的口腔協(xié)會及醫(yī)師協(xié)會中尚無分工如此細致、作用如此明確的機構,這方面的學習和借鑒或許可以減少中國口腔醫(yī)學教育將來發(fā)展的彎路。
國外的口腔醫(yī)學教育起步較國內早,在最近的幾十年的發(fā)展里,也不斷地進行反思和修正,例如以下問題仍在不斷探索之中:口腔醫(yī)學生在“口腔醫(yī)學教育”中究竟在學習什么;理論教育與操作培訓不可或缺,但如何掌握二者之間的分界和平衡點,避免培養(yǎng)出不懂操作的“書呆子”或不會思考的“匠人”[23-24];如何保持緊跟科技進步的節(jié)奏,與時俱進;能否尋求到更經濟高效的教育模式,以適應現(xiàn)在有限的財政預算條件;教師團隊的招募、待遇、保留是否有更合適的方式[25-26],如何保障兼職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等。這些也是國內教育同樣需要面對的問題。作者體會到,因經濟水平、文化背景等方面的不同,西方國家口腔醫(yī)學教育的模式及方法可以作為我國教育改革的參考,但不能生搬硬套,更切忌崇洋媚外,國內口腔醫(yī)學教育需要符合我國國情、能滿足我國口腔醫(yī)療需求的發(fā)展計劃。根據作者的見聞及比較,不少國內院校在基礎設施和硬件設施已經處于領先水平,但軟實力尚需發(fā)展,例如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創(chuàng)新意識等,這需要時間及學生、老師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1]LAU A,DODSON T B,SONIS S T,et al.An outcomes study of 40 years of graduates of a general practice dental residency[J].J Dent Educ,2015,79(8):888-896.
[2]國家衛(wèi)生計生委.國家衛(wèi)生計生委等7部門關于建立住院醫(yī)師規(guī)范化培訓制度的指導意見[EB/OL].(2014-01-17)[2016-12-01].http://www.nhfpc.gov.cn/qjjys/s3593/201401/032c8cdf2eb64a369cca4f9b76e8b059.shtml.
[3]BOWMAN M.The transition to self-regulated learning for first-year dental students:threshold concepts[J].Eur J Dent Educ,2017,21(3):142-150.
[4]YAMALIK N,ENSALDO-CARRASCO E,CAVALLE E,et al.Oral health workforce planning part 2:figures,determinants and trends in a sample of World Dental Federation member countries[J].Int Dent J,2014,64(3):117-126.
[5]GU Q,LU H X,FENG X P.Status of the dental health care workforce in Shanghai,China[J].Int Dent J,2012,62(6):331-336.
[6]國家衛(wèi)生計生委.關于開展??漆t(yī)師規(guī)范化培訓制度試點的指導意見[EB/OL].(2016-01-11)[2016-12-01].http://www.nhfpc.gov.cn/qjjys/s3593/201601/0ae28a6282a34c4e 93cd7bc576a51553.shtml.
[7]DHAR V,GLASCOE A,ESFANDIARI S,et al.Should PGY-1 be mandatory in dental education? two viewpoints:viewpoint 1:PGY-1 provides benefits that support making it mandatory and viewpoint 2:PGY-1 should be available for dental graduates but not mandatory[J].J Dent Educ,2016,80(11):1273-1281.
[8]American Dental Association.Advance education program options and descriptions[EB/OL].(2016-11-30)[2016-12-01].http://www.ada.org/en/education-careers/dental-student-resources/career-options-after-dental-school/understanding-advanced-dental-education/program-options-and-descriptions.
[9]ALI K,TREDWIN C,KAY E,et al.Transition of new dental graduates into practice:a qualitative study[J].Eur J Dent Educ,2016,20(2):65-72.
[10]General Dental Council.Specialist lists [EB/OL].(2016-11-11)[2016-11-12].https://www.gdc-uk.org/professionals/specialist-lists.
[11]BULLOCK A,BAILEY S,COWPE J,et al.Continu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systems and requirements for graduate dentists in the EU:survey results from the DentCPD project[J].Eur J Dent Educ,2013,17(1):77-80.
[12]CHU C H,WONG S S,SUEN R P,et al.Oral health and dental care in Hong Kong[J].Surgeon,2013,11(3):153-157.
[13]COLLEGE OF DENTAL SURGEONS OF HONG KONG.Specialty board[EB/OL].(2014-01-28)[2016-11-22].http://www.cdshk.org/spec/index.htm.
[14]WANCHEK T,COOK B J,ANDERSON E L,et al.Dental school vacant budgeted faculty positions,academic years 2011-12 through 2013-14[J].J Dent Educ,2015,79(10):1230-1242.
[15]左恩俊,牛衛(wèi)東,馬國武,等.口腔醫(yī)學院校青年教師授課技能方法研究[J].重慶醫(yī)學,2016,45(29):4169-4171.
[16]ZHENG J W,ZHANG S Y,YANG C,et al.Current undergraduate and postgraduate dental education in China[J].J Dent Educ,2013,77(1):72-78.
[17]PING W.Dental undergraduate students′ participation in research in China:current state and directions[J].Eur J Dent Educ,2015,19(3):177-184.
[18] NAVAZESH M,RICH S K,TIBER A.The rationale for and implementation of learner-centered education:experiences at the Ostrow School of Dentistry of the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J].J Dent Educ.2014,78(2):165-180.
[19]PALCANIS K G,GEIGER B F,O′NEAL M R,et al.Preparing students to practice evidence-based dentistry:a mixed methods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curriculum enhancement[J].J Dent Educ,2012,76(12):1600-1614.
[20]黎春暉,馮燕,蔣俊強,等.PBL 聯(lián)合CBL 教學模式在口腔黏膜病臨床教學中的應用[J].重慶醫(yī)學,2015(19):2716-2717.
[21]ELANGOVAN S,VENUGOPALAN S R,SRINIVASAN S,et al.Integration of Basic-Clinical sciences,PBL,CBL,and IPE in U.S.dental schools′ curricula and a proposed integrated curriculum model for the future[J].J Dent Educ,2016,80(3):281-290.
[22]MANOGUE M,MCLOUGHLIN J,CHRISTERSSON C,et al.Curriculum structure,content,learning and assessment in European undergraduate dental education - update 2010[J].Eur J Dent Educ,2011,15(3):133-141.
[23]KELLEHER M.Current controversies in training and/or education of dentists in the UK[J].Br Dent J,2014,217(9):497-498.
[24]KAY E.Dental education - shaping the future[J].Br Dent J,2014,216(8):447-448.
[25]DEPAOLA D P.The evolution of dental education as a profession,1936-2011,and the role of the journal of dental education[J].J Dent Educ,2012,76(1):14-27.
[26]RADFORD D R,HELLYER P,MEAKIN N,et al.Identifying and preparing the next Generation of part-time clinical teachers from dental practice[J].Br Dent J,2015,219(7):319-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