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勛,1967年生。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九江市作家協(xié)會主席。已出版詩集《故園之戀》、散文集《悅世儀文》、長篇小說《鋤山鼓》等。
恐怕打燈籠都難找到第二個像丁伯剛這樣的人。他把自己鎖在設(shè)定的一座城池,鮮與生活的熱鬧場親近。他嚴格挑選狹小的交往圈子,生怕言多有失,或不能取悅他人,把自己弄得灰頭土臉。步入天命之年,他日益向往古代隱士那棲身林泉、閉門著述的生活方式,自由自在,榮枯淡定。
我愛稱丁伯剛為老丁。在老丁看來,現(xiàn)實是殘酷的,殘酷得一塌糊涂,人們熱衷于物質(zhì)利益的索求,熱衷于將一切標上價格,抓住時機拋售出去。現(xiàn)實圖景與他的內(nèi)心世界大相庭徑,他經(jīng)常覺得自己在生活場上有一種找不到節(jié)奏的感覺,故爾喜歡沉浸和沉醉在一個人的精神世界。置身于精神世界,老丁的每一條血管如歡快的小河流,日夜不息流向遠方;而進入現(xiàn)實生活,他覺得自己是那樣無力,對無所不能的高科技充滿恐懼。老丁的文字里,多見其表達真實的內(nèi)心沖突與內(nèi)心掙扎,還有某種偏激卻勇敢的思考。他的生活世界,看似單調(diào),卻并不單薄,看似寡味,實則充滿情趣。
一個非正式場合,老丁放膽表達了寫作立場:一個作家詩人,一個精神思想的創(chuàng)造者,假如他自己都沒有一種基本的文化信念、精神信念,沒有一片與外在世界相抗衡的內(nèi)心天地,他憑什么寫作!他憑什么說他是一個作家!這樣寫作又能寫出什么!
那一刻,在座都懵了,我很少聽老丁這樣發(fā)聲。他給我們最深的一個印象是,這也不懂,那也不知,靜靜地聽別人海闊天空,聽到故事的某一處細節(jié),他使出右手捂住下巴,發(fā)出一個尖長的聲音:哎,那怎么回事?
老丁不抽煙,不打牌,不炒股,不多情,偶爾興致上來,喝半杯燒酒。老丁說,他在寫作時,從不去想那么多事情,精神啊,意義啊,價值啊,統(tǒng)統(tǒng)不想,寫出來了,就開心睡上一覺。至于社會上事情,這也沒聽說,那也不關(guān)注,似乎什么都遠離著他,什么與他都沒有干系。記得一次文友小聚,王一民老師倏然站起,一邊悠悠打扇,一邊看著老丁,說,丁伯剛,其實,你什么都懂,人情世故,請客送禮,你哪點不懂?丁伯剛狡猾狡猾的哩!
我和丁伯剛每年至少有一次同行,去省作協(xié)參加年終的常務(wù)理事會。在九江,我比他熟,去了南昌,就要聽他的。一路上,老丁總會與我講起一些事兒,這里挑幾則與大家分享:早年在外地,看人蹲在街頭玩套鉛筆游戲,他自覺有把握,結(jié)果,輸?shù)纳頍o分文,回家被老婆痛罵一頓。有一陣子,他懷疑腎臟出了問題,晚上總睡不踏實,一個晚上,他被意念喚醒,連續(xù)四五次夜起,奇怪的是,一起床,什么也沒有。他說,兒子不會讀書,數(shù)學(xué)成績很差,怎么努力也沒用,將來只能擺水果攤了。我說,可以開一家書店呀,有空,你還可以派上用場呢。老丁不以為然,將來,誰還會讀紙質(zhì)版圖書?說到圖書,老丁眼里露出一片凄迷,他平生最愛莫過于書,偏偏兒子不愛這玩藝,百年以后,這些書也許會很尷尬地被當做一堆廢紙賣掉!
九江有一個龐大的寫作群落,有幸去老丁家做一次客該是幸運的。跟老丁熟了這么多年,我被他主動邀請了一回。那天,我們?nèi)嗽谌請笊绺浇囊粋€菜場轉(zhuǎn)悠了半天,老丁終于出手,買了好幾條活蹦亂跳的鯽魚。拿回家,他把魚往池子里一倒,央求的目光看著一位朋友說,這魚怎么殺呀?我心里想,沒吃過豬肉,也看過豬走路,老丁活了一把年紀,難道,殺魚這樣的事,當真就把他給難倒了?打死我也不信!
其實,老丁并非刻意穴居以自視清高,很多時候,他是一種無奈,或者,換個角度說,老丁是個把自己藏起來的人,而且藏技高超。比如說,文友相聚,但凡都會請他,他也答應(yīng)來,可一桌的人都齊了,等了老半天,他才出現(xiàn)在大家面前,要么是路上堵車,要么是搭不到車,只好走路,大家不再多問。我知道,老丁有個“毛病”,怕坐車,坐不到十分鐘就覺暈車,所幸安步當車,故此,開會、聚會什么的,遲到的總是他。
雖然,老丁樂于穴居,可他的寫作絕大部分取材于現(xiàn)實生活,或者說是他的生活經(jīng)歷成就了他的寫作。我讀過他一篇散文《環(huán)湖崩潰》,讀完忍俊不禁。他寫自己一個傍晚散步湖邊,忽然內(nèi)急,四處尋找公廁不得,急得心慌意亂。如果下到湖邊,很容易覓得匿處解決問題,可他怎么也不想污染一湖碧水,若在身邊林子里快速解決,惟恐被人看見。他抬頭環(huán)顧幾次,四周沒有人跡,可就是覺得心里放不下,就怕邊上躥出個人來,如果是個女的,那就糟糕得一塌糊涂。越是著急,越是發(fā)慌,情形之下,老丁用吃奶的力氣憋著,大口吸氣,一路小跑,終于看到了面前閃閃發(fā)光的“WC”,總算逃過一劫!
在老丁看來,過于時髦,也就過于濫泛,讓人討厭。越是寶貴的東西,就越不允許人工雕琢。與其受損,寧可不安?;蛘呷繐碛校蛘咭粺o所有,不可能有第三種方式合理存在。老丁是過度敏感的人,生活中許多事務(wù),于他而言無異于一種粗暴的干涉和侵犯,讓他煩不勝煩!只有在讀書問路的時候,老丁才主動、投入、入迷。之所以選擇文學(xué),偏安一隅,是為了逃避一切冒煙的東西,耀眼的東西。
少年老丁愛書如癡,鄉(xiāng)村生活的煤油燈下,一夜書讀下來,第二天鼻孔里全是黑油煙,就像兩只朝下開口的煙囪。老丁那時讀書,不是簡單地讀,簡直是吞噬,怕讀完的故事一下跑走了。超量的閱讀,奠定了老丁的生活趣味與文學(xué)追求,以及他的人道立場、人道信念。他的一句話“我愛人類,但是不愛人人”,對人性的懷疑,對生命的悲催感,對灰暗現(xiàn)實的宣戰(zhàn),盡在意味之中。
老丁說,他的整個人劈成兩半,一半在老家,另一半在異鄉(xiāng);一半是靈,一半是肉。每天都在掙扎,每天都在撕裂,每天都在用這一半尋找另一半。
由此,稱老丁為穴居者,當算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