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備
中小學生統(tǒng)一穿校服可以減少攀比、有利于管理等,有許多教育意義。可是如果大學生還穿校服,而且強制穿,是不是有點無理取鬧?其實不然,曾經有世界名校就這一問題作出了驚人的結論。
正式著裝顯能力
2015年5月,英國牛津大學學生會就學生是否要繼續(xù)保持“深暗衣著”,進行了正式投票。這種衣著可追溯至17世紀中期,它是牛津大學的傳統(tǒng)校服,包括黑西裝、黑鞋、白襯衫、白領結或領帶,或者黑裙子、黑鞋、白襯衫、黑領結或領帶。在學校正式場合里,強制要求穿著此種制服,如考試。之前反對的主要原因是:這種穿著太保守,并且由于跟幾百年前的貴族教育有聯系,在今天更顯得不夠平民化,不夠凸顯現代的教育公平。
這次投票結果顯示,牛津大學學生們以75%的壓倒性優(yōu)勢贊成繼續(xù)保持這種傳統(tǒng)穿著。為什么如此保守的穿著在現代青春校園還能得到認同呢?其實這種校服著裝還蘊含著科學道理。
早在2002年,就有研究發(fā)現,正式著裝使人感覺自己更“有修養(yǎng)”、更“能干”,非正式著裝則會使人感覺更“隨和”、更“寬容”。后來對這種著裝的認識上升為一種“穿衣認知”,比如同樣一件白色大衣,如果被告知它屬醫(yī)生,則穿上它的人就會變得更加仔細專注,但如果被告知它屬畫家,就沒有這種效果??傊粋€人的外衣著裝會影響其內心想法,這種觀念已經持續(xù)了一段時間。
而近年美國連續(xù)有幾項實驗,把這種觀念更推進了一步。研究人員控制社會經濟背景等其他因素后,對大學生的著裝與其學習、思維等方面表現進行了評測。結果發(fā)現,著裝不僅影響別人看待自己的方式,以及自己看待自己的方式,還會影響決策思考方式,比如凡著裝比其他同學更正式的,其抽象思維能力更強。
傳統(tǒng)深暗制服的優(yōu)勢
然而,這不等于穿正裝會讓學生變得更聰明,它只是有助于抽象思維,并且還要注意,大學學科種類繁多,不是所有學科都需要抽象思維。比如工學、園藝學之類的考試,如果穿正裝可能考得更差,因為它更多需要的是具體思維,但數學、哲學之類的抽象學科,或其他寬泛的、無約束的學科,如果穿正裝會考得更好。
反之,對于某些強調具體思維、更注重細節(jié)與方案的學科,穿得休閑點會有助于集中注意力,提高成績,如制造、工匠、體育等。
因此,牛津大學所要求的統(tǒng)一著裝能使所有學生,至少在考試時都保持公平。因為只有當教室里有些學生穿正裝,有些穿休閑裝時,他們的抽象思維能力才會出現差異,導致不公平。這個結果在實驗里同樣得到了證實,即正式著裝的志愿者若換成隨意休閑的著裝時,他們抽象思維的能力優(yōu)勢也就消失了。
從這個意義上說,牛津大學的傳統(tǒng)制服“深暗衣著”并非精英教育,而是平等教育。不論你來自什么背景、民族、階級,也不論你性別如何,只要穿上制服考試,就都是平等的了(當然考試前復習也是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