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維佳
(郫縣人民醫(yī)院超聲科,四川 成都 611730)
急性闌尾炎是一種常見的外科急腹癥,患者初期多存在臍周或中上腹疼痛,隨著病情發(fā)展疼痛逐漸向右下腹轉移,并在麥氏點存在反跳痛和壓痛[1]。臨床研究指出,正常情況下,無病變闌尾在超聲聲像圖中多不存在典型特征,但闌尾發(fā)生炎性腫大時,由于積液或非均質包塊的存在,可通過超聲檢查對急性闌尾炎進行明確診斷,可為手術提供病變闌尾的位置、大小及病變程度等重要信息[2]。本次研究為探討在急性闌尾炎診斷中應用超聲檢查的臨床價值,隨機選取近年來本院收治的闌尾炎患者93例,并對其超聲檢查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現(xiàn)將結果匯報如下。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本院2014年2月至2015年9月期間收治的闌尾炎患者93例,51例男性,42例女性,年齡分布為15~71歲,平均年齡為39.5±11.7歲。所有患者均接受手術治療,且經術中病理檢查得到確診。患者均存在反跳痛、壓痛及腹肌緊張等典型急性闌尾炎臨床表現(xiàn),且血常規(guī)檢查可見中性粒細胞和白細胞計數(shù)水平顯著升高。
1.2 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飛利浦HD-7型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對93例患者進行超聲檢查,選取線陣探頭,頻率設定為7~10MHz,其中腹部低頻探頭頻率設定為3.5MHz。檢查時患者取平臥位,指導其放松呼吸,使腹直肌保持松弛狀態(tài),并使下腹部充分暴露首先對盆腔和腹腔進行全面掃查,并排除女性婦科疾病、泌尿系統(tǒng)疾病或膽道疾病。然后逐漸移動探頭向疼痛敏感區(qū)域和麥氏點移動,進行多切面掃查,在右側腹部疼痛敏感部分實施斜切面、橫切面和縱切面掃查,對于走向異常者、可以闌尾炎者及癥狀不典型者建議擴大超聲掃查范圍,對整個右側腹部進行檢查,從升結腸位置開始,按照升結腸、回盲瓣、盲腸、闌尾的順序進行掃查,直至定位病變闌尾,并對闌尾的位置、形態(tài)及其同周圍組織和器官的關系進行檢查。之后使用線陣探頭對闌尾管壁、腹腔積液、闌尾周圍組織回聲、闌尾腔內回聲以及有無結石進行觀察,同時可結合彩色多普勒血流顯像系統(tǒng)對病變部位的血流情況進行觀察。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百分比的形式表示計數(shù)資料,并對組間對比結果進行x2檢驗,P<0.05時認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超聲診斷結果 本次研究中,共計檢出非急性闌尾炎41例,急性闌尾炎52例。由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本次研究中,超聲檢查對于急性闌尾炎的診斷特異度為92.68%(38/41),靈敏度為84.62%(44/52),誤診率為7.31%(3/41),漏診率為15.38%(8/52),準確率為88.17%(82/93),陽性預測值為93.62%(44/47),陰性預測值為82.61(38/46)。見表1
表1 93例闌尾炎患者的超聲診斷結果
超聲檢查手術病理急性闌尾炎非急性闌尾炎合計陽性44347陰性83846合計524193
2.2 不同類型闌尾炎診斷結果,本次研究中,52例急性闌尾炎患者中共計28例確診為單純性闌尾炎,其檢出率為75.00%(21/28);16例確診為化膿性闌尾炎,檢出率為93.75%(15/16);8例確診為闌尾周圍膿腫,檢出率為100%(8/8)。其中,單純性闌尾炎的超聲診斷檢出率明顯低于闌尾周圍膿腫和化膿性闌尾炎,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
2.3 診斷分析本次研究中,共計出現(xiàn)8例漏診,其中5例為由于在病變早期接受超聲檢查,僅在闌尾盲端存在炎癥或闌尾腫脹程度較輕,超聲檢查未能有效發(fā)現(xiàn)闌尾病變;2例患者由于闌尾穿孔造成腸脹氣引起漏診,1例患者為在盲腸后位闌尾出現(xiàn)單純性闌尾炎而造成漏診。共計出現(xiàn)3例誤診,其中2例患者由于右側卵巢黃體破裂,造成闌尾盲端存在液性暗區(qū)導致超聲檢查無法取得有效的聲像圖;1例患者為回盲部腫瘤造成誤診。
急性闌尾炎作為一種常見的普外科急腹癥,具有發(fā)病率高、發(fā)病急的特征,患者多需接受手術治療[3]。因此,如何有效準確地對急性闌尾炎患者進行可靠診斷具有十分重要的臨床意義。超聲檢查作為近年來一種廣泛應用的無創(chuàng)檢查手段,在臨床各個領域均發(fā)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大量報道均指出[4],通過超聲檢查可有效發(fā)現(xiàn)病變闌尾,并對其病變程度等信息進行準確判斷,從而為手術方案的制定提供可靠依據(jù)。如沈未寒[5]等研究指出,通過在超聲聲像圖中對病變闌尾的管壁厚度、長度及直徑等參數(shù)進行測量,可對闌尾炎進行有效鑒別[6]。
在本次研究中,93例闌尾炎患者均接受超聲檢查,其中22例急性闌尾炎患者經超聲檢查得到證實,38例非急性闌尾炎經超聲檢查得到排除,診斷準確率達到88.17%,同孫寶潔等報道中的結論基本一致,表明采用超聲檢查對急性闌尾炎進行診斷具有較高的可靠性。相關資料顯示,超聲檢查對于急性闌尾炎具有較佳的真實性。其中不同類型急性闌尾炎在超聲聲像圖中具有其獨自的特征,如本次研究中21例急性單純性闌尾炎在右下腹和盲部縱切面檢查中可見闌尾呈臘腸形或蚯蚓狀重癥,其橫切面呈“靶環(huán)”或“同心圓”狀結構;高頻探頭檢查可見清晰腸壁結構,其中中間肌層為低回聲,外層漿膜層和內層黏膜面為高回聲,且闌尾墻內未見蠕動。15例急性化膿性闌尾炎患者超聲聲像圖中可見闌尾明顯增粗,且末端顯著膨大,直徑在10mm以上;高頻探頭掃查顯示腸腔內存在粗大光斑或光點,且透聲較差,部分患者伴隨糞石強回聲,闌尾腸壁顯著增厚、水腫。
當前臨床普遍認為,若能在超聲檢查過程中對闌尾進行準確定位,即可明確診斷。但是由于闌尾位置較深、體積較小,且部分患者存在異位或變異,在超聲檢查時易引起誤診或漏診[7]。在本次研究中,共計出現(xiàn)8例漏診,其中5例為由于在病變早期接受超聲檢查,僅在闌尾盲端存在炎癥或闌尾腫脹程度較輕,超聲檢查未能有效發(fā)現(xiàn)闌尾病變;2例患者由于闌尾穿孔造成腸脹氣引起漏診,1例患者為在盲腸后位闌尾出現(xiàn)單純性闌尾炎而造成漏診。共計出現(xiàn)3例誤診,其中2例患者由于右側卵巢黃體破裂,造成闌尾盲端存在液性暗區(qū)導致超聲檢查無法取得有效的聲像圖;1例患者為回盲部腫瘤造成誤診。因此,在對急性闌尾炎患者進行超聲診斷時,除應對超聲聲像圖進行準確判斷外,還應結合患者的臨床癥狀、實驗室檢查結果及其病史做出綜合判斷。此外,對于女性患者,還應注意將急性闌尾炎同右側宮外孕、黃體破裂、卵巢囊腫蒂扭轉及急性盆腔炎等常見婦科急腹癥進行鑒別,避免出現(xiàn)漏診或誤診,延誤治療時機。
綜上所述,超聲檢查操作簡便且重復性好,在急性闌尾炎診斷方面具有較高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建議在臨床普遍推廣。需要注意的是,在對急性闌尾炎患者進行超聲診斷時,對于診斷不明確者應結合患者的臨床資料及輔助檢查綜合判斷,避免漏診或誤診的發(fā)生。
[1]黃英英.結合病例談急性闌尾炎的超聲診斷[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3,16(12):1439-1440.
[2]單曉宇.急性闌尾炎的超聲診斷與分析[J].甘肅科技,2015,31(13):130-131.
[3]孫焱,尹娟,程東風.超聲診斷急性闌尾炎的應用價值[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影像學雜志,2015,13(4):406-408.
[4]李軍.急性闌尾炎的超聲診斷與臨床應用[J].基層醫(yī)學論壇,2015,19(11):1495-1496.
[5]沈未寒.超聲診斷急性闌尾炎臨床價值分析[J].醫(yī)學影像學雜志,2014,24(11):2043-2045.
[6]楊力,張萬蕾,宋奕寧,等.臨床不典型急性闌尾炎的超聲診斷[J].世界華人消化雜志,2009,(24):2534-2537.
[7]文革,趙景亭,劉小珍 .超聲在可疑急性闌尾炎病變中的診斷價值[J].南方醫(yī)科大學學報,2009,29(6):1270-1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