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先平
〔中國石化銷售有限公司華中分公司 湖北武漢 430015〕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fā)展和對環(huán)境保護要求的不斷提高,對成品油質量問題的關注已提到新高度?!?.15”前后,媒體集中曝光了典型的油品或服務質量問題,加油站的油品質量問題不時受到消費者投訴,包括成品油抽檢不合格等問題,給成品油質量管理帶來巨大壓力與挑戰(zhàn)。2017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出臺了《關于開展質量提升行動的指導意見》,將質量強國戰(zhàn)略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提出開展質量提升行動,加強全面質量監(jiān)管,全面提升質量水平。
成品油從生產到銷售,中間經過多種運輸方式的一次、二次物流運輸、油庫儲存、加油站銷售等過程,其間還可能出現混油、串油、揮發(fā)、氧化變質等問題會使成品油質量發(fā)生變化甚至因質量衰減而導致不合格。本文從分析影響成品油質量的因素著手,闡述了對應的預防措施及解決辦法,對油庫成品油在儲存、運輸、銷售全過程的質量管理與控制提出建議。
油品蒸發(fā)是在儲油容器內部傳質過程的基礎上發(fā)生的,包括在氣、液接觸面的相際傳質,以及在容器氣體空間中烴分子的擴散。成品油從出廠到銷售過程中,輕質組分會不斷蒸發(fā),其直接結果是造成成品油數量上的損失,其次是引起成品油質量變化。蒸發(fā)損失越大,引起的質量變化就越大。特別是汽油蒸發(fā)性較強,因蒸發(fā)引起大量輕組分損失、餾程10 %餾出溫度升高,飽和蒸氣壓下降,導致成品油質量降低,使成品油啟動性能變差,抗爆性下降。
成品油在儲存、運輸等過程中難免會與空氣中的氧接觸,特別是在溫度較高且有金屬催化作用時,容易發(fā)生氧化。氧化會使汽油的誘導期、柴油的氧化安定性發(fā)生緩慢變化,生成酮、醇、醚等含氧有機物,繼而生成有機酸。這些有機物的存在會進一步加速成品油氧化變質,最終導致油品中膠質、瀝青質、油泥或其他沉淀物增多,降低油品質量,對使用車輛造成惡劣影響。例如某油庫在接受煉廠管輸0號普通柴油入庫時,發(fā)現其氧化安定性指標超標,經逐一分析排查,最終結果為該批次0號普通柴油經煉制后,儲存在煉廠油罐內長達數月,最終導致出庫時柴油氧化安定性不合格。
油品在運輸、裝卸、儲存過程中極易混入水雜,如雨雪天氣、船舶卸收等均容易導致油品中混入水雜,可能會堵塞濾清器和油路,造成供油中斷,增加機件磨損,造成摩擦表面刮傷等不良后果。水分的存在會造成油品中的一些添加劑(如清凈分散劑、抗腐劑、抗爆劑等)分解或沉淀,使其失去功效。水分還能加快燃料氧化速度,增大膠質生成量。
儲存或運輸油品前,需進行容器的清潔度檢查,按照油品性質施行專泵、專管、專罐、專桶專用,并按規(guī)定進行清罐、清艙、清管作業(yè)。對成品油而言,汽柴油相混,易造成柴油閃點降低或汽油終餾點升高,導致油品質量不合格,特別是長輸管道順序輸送中不同品種油品之間混油段的存在,且隨著管道里程的增加,也會使成品油質量發(fā)生衰減,對保證成品油質量造成極大壓力。
溫度越高,蒸發(fā)量越大,氧化速度越快。選擇陰涼地點存放油品,并盡量減少或防止陽光暴曬,在油罐外表噴涂銀灰色或淺色涂層,以反射陽光,降低油溫。為減少油品與空氣的接觸面積,減少蒸發(fā),應多用罐裝,少用桶裝。在炎熱季節(jié)應噴水降溫,降低儲存溫度,延緩氧化,減少油品膠質增長的傾向。
油罐或儲油容器上部留有的氣體空間容積越大,則油品越容易蒸發(fā)和氧化,因此儲油罐或容器除根據油溫變化留出必要的安全容量外,應盡可能裝滿。密封儲存油品可以降低蒸發(fā)損失,保證油品的清潔,延緩其氧化變質。目前油庫大多數新建或改擴建油罐采用浮頂油罐,除可以降低蒸發(fā)損耗和延緩氧化外,還可以減少環(huán)境污染和火災爆炸事故的發(fā)生。平時還應注意盡量減少倒罐作業(yè),每倒罐一次,就會增加一次蒸發(fā)損耗,油品還會因與空氣接觸而加速氧化。
金屬特別是銅能誘發(fā)油品氧化變質,使汽油氧化生膠的速度大增。研究表明,不同金屬對縮短油品誘導期和降低安定性有不同的影響。銅具有較大的催化活性,使油品誘導期縮短達70%~80%,其次是鐵和鉛,而鋅、鋁和錫也都能使油品安定性降低。油罐內壁涂防銹層,能防止金屬氧化腐蝕及較好避免金屬對油品氧化所起的催化作用,減緩油品變質速度。從外觀、色度上對油品的氧化變質時時加以監(jiān)控,減少油品與金屬直接接觸,可延緩油品變質。
油罐卸收油品之前,需檢查罐底部,清除水雜和污染物質。油品儲存時間越長,氧化產生的沉積物越多,對油品質量的影響越嚴重。嚴格遵守油罐清洗規(guī)定,每半年檢查一次,確定油罐是否需要清洗。罐底水位升高要及時進行排水作業(yè)。儲罐內壁應涂刷防腐涂層,減少鐵銹落入油品中,避免對油品質量造成影響。
為防止油品在儲存過程中發(fā)生質量變化,定期對庫存油品抽樣化驗。制定抽檢計劃,隨機對油庫油品進行抽檢,發(fā)現質量問題盡早采取技術手段進行處理,防止不合格油品儲存在油庫內,產生油品質量隱患。此外通過國家、地方等部門層層抽檢為油品質量合格增添堡壘,確保消費者的利益。
為防止油品相混,在油品卸收、輸轉、儲存過程中,對油罐管線閥門逐一檢查確認,確保不發(fā)生油品串線。管輸作業(yè)中產生的混油進行在線回摻時,應嚴格按照相關規(guī)程操作,邊回摻邊取樣化驗,適時調整回摻比例,確保油品質量合格。油罐車、油罐、油船、鐵路槽車等容器改裝油品時,按規(guī)范進行刷洗、干燥,確保油品質量不受影響。
油庫油罐多、管線長、閥門數量大,為避免不同輸油工藝之間因閥門內漏或者工藝走向不合理導致串油的發(fā)生,需定期組織相關技術人員對罐區(qū)收發(fā)油工藝、泵房中轉工藝以及輸油工藝進行排查,檢查隔斷閥前后盲板是否銹蝕或者脫落,對常閉閥門應鎖住防止誤開導致串油或冒油的發(fā)生。針對輸油過程中發(fā)現閥門內漏的問題,應及時修復閥門設備,并適時調整管輸油品入庫工藝,既保證管輸的連續(xù)運行,也保證油品質量。
加強入庫質量驗收,嚴禁不合格油品入庫。嚴格執(zhí)行各級質量管理要求,如不同品種、不同質量等級、不同牌號油品實行專罐儲存;對收發(fā)低質量等級油品的管線,應將管線余油放空后,再收發(fā)高質量等級油品;外采油與配置油品盡量分開儲存,并合理安排出庫油品順序,減少外采油品的儲存期;加強油儲容器的清潔度管理、管線閥門管理、油罐水位管理等,確保儲存油品質量合格。
在油品質量檢驗過程中要注重細節(jié):定期進行質檢儀器設備的期間核查工作,并觀察質檢儀器設備的使用情況,便于儀器維護和質檢分析;質檢人員應加強檢驗手法的訓練和對檢驗環(huán)境的掌握,盡量減少主觀因素產生的誤差,提高檢測的準確性;加強檢驗結果的比對分析,從多次試驗中摸索經驗,積累數據,找出油品指標關聯性,把好油品質量檢驗關口。
成品油順序輸送過程中不可避免會產生混油,在效益最大化的目標下,混油在線回摻成為處理混油的首選。根據管道運輸工藝計劃和油品質量指標,在保證相關指標有足夠余量的前提下進行混油回摻,并根據化驗結果適時調整回摻比例,確保回摻后油品質量合格。管輸期間,輸油站需做好下載油品密度曲線監(jiān)測,發(fā)現密度曲線存在異常波動,應及時取管道樣觀測,確保管輸油品質量受控。
對比國家標準及相關內控指標規(guī)定,對抽檢樣品的各項指標進行判定,是否出現卡邊或超標現象,對存在危險的油品及時采取適當合規(guī)的技術措施進行處理。與當地相關質量檢驗監(jiān)督機構合作,共同對油品質量進行監(jiān)測,加強與地方質監(jiān)部門之間的溝通和協調,構筑油品質量檢測的層層堡壘。
近年來有不少油品質量事故相繼發(fā)生,吸取事故教訓,梳理各環(huán)節(jié)存在的質量風險,制定風險防控措施非常必要。通過信息收集、風險評估、風險應對、監(jiān)控預警、監(jiān)督評價與改進對油品質量進行全面風險管理。制定質量風險清單,并分級建立質量風險管控臺賬,定期對質量風險進行排查,對風險控制情況進行監(jiān)督檢查,降低直至杜絕事故的發(fā)生。
積極開展培訓及崗位練兵活動,增強質檢人員責任心,提高專業(yè)技術水平,做好油品質量檢驗把關工作。引導崗位員工鉆研技術,崗位爭先,通過練兵活動展現員工工作中的優(yōu)勢和長處,暴露工作中的不足和短板,幫助提高技能水平,并增強質檢團隊凝聚力,有力促進質檢工作的開展。
在環(huán)境保護異常重要的今天,油品質量直接關乎廣大人民賴以生存的環(huán)境條件。強化成品油質量監(jiān)管是一個長期、復雜、持久的過程,環(huán)境保護的重視和油品質量的升級對質量管理提出了更高更嚴的標準和要求,加強成品油質量過程管理與控制是保障油品質量的關鍵。做好成品油在儲存銷售全流程的質量管理和風險分析,采取相應的預防及解決措施,確保油品質量,樹立品牌形象,保障消費者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