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卉卉
(山東省安丘市興安畜牧獸醫(yī)管理站 262100)
貓巨結腸癥是由于貓的結腸異常擴張、內(nèi)容物大量停滯而引起的一種貓便秘性疾病,本站于2017年7月收治一例巨結腸癥貓,最終經(jīng)手術后康復,現(xiàn)將其診治體會做一總結,以供臨床從業(yè)者參考。
貓,雌性,3.5kg,正常免疫,主訴該貓于16月前從三樓摔下,經(jīng)治療后,后驅仍呈癱瘓狀態(tài),但大、小便正常。而后3d未見大便排出,就診當日精神欠佳,頻繁怒責,且有嘔吐出現(xiàn),遂來院就診。
(1)一般檢查:患貓精神較差,呼吸淺表,45次/min,心率118次/min,體溫38.2℃,被毛逆亂,消瘦,結膜蒼白,腹部膨大,躺臥時腰腹部不能彎曲。觸診時發(fā)現(xiàn)腹腔有一似香腸狀物體,從劍狀軟骨到骨盆腔,足有20cm以上,按壓堅硬。(2)X線檢查:可見結腸內(nèi)有大量中高密度內(nèi)容物,最膨大處結腸直徑可達6.3cm,結合臨床癥狀可基本確診該貓患巨結腸癥。
3.1 保守療法 考慮到該患貓精神差、消瘦、心率快,建議先進行保守療法。主要以瀉下為主。10%葡萄糖、維生素C、能量合劑一次靜脈注射;首日直腸給予開塞露20ml,未見糞便排出;次日改為溫肥皂水200ml灌腸并結合腹部按摩,仍不可自行排出糞便。
3.2 手術療法 第3天,征得主人同意,進行手術治療,開腹破結。仰臥保定,施行呼吸麻醉,于在臍下沿腹白線切口,暴露阻塞的結腸,將積糞取出,切除病變的結腸。
3.3 術后護理 常規(guī)手術用藥。但術后禁食2d,第48h方給予少量流汁食物,以后逐漸轉為正常飼喂,10d拆線,痊愈。
(1)有關巨結腸的病因目前不完全清楚,原發(fā)性的巨結腸癥極為少見。主要由結腸壁內(nèi)神經(jīng)元細胞缺失、先天的腰薦椎損傷、腰薦椎骨結構畸形等因素所致。而結腸活直腸內(nèi)異物刺激、腹部腫瘤的擠壓、車禍或外傷導致骨盆異常等致使大便無法正常排泄并長期滯留的后天性巨結腸癥較為常見。該貓由于外傷所致后驅癱瘓,因缺乏運動使得胃腸蠕動能力不足,食物在結腸內(nèi)停滯時間過長,水分被吸收,糞便逐漸變干,結腸發(fā)生弛緩擴張。(2)在該病的診治方面,患貓主要表現(xiàn)為便秘,且有嘔吐現(xiàn)象發(fā)生,觸診與腸套疊表現(xiàn)相似,X線檢查可基本確診;保守療法一般無明顯效果,手術療法仍是治療該病的最有效方法。需要注意的是手術過程中,注意降結腸周圍腸絆血管的結扎和處理,切實防止出血;另一方面,在腸管吻合時,因結腸近盲腸端細而結腸近直腸端粗,可將近盲腸端45度切除,近直腸端垂直切除,以利于腸管的吻合;此外,患該病的貓一般已有較長的病程,且體況較差,因此在術后的3d內(nèi)需注意護理,防止疼痛、血容量低、靜脈栓塞等情況發(fā)生,同時應術后禁食至少2d,48h后方可給予少量流食,并逐漸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