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維
(吉林省德惠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吉林 德惠 130300)
沙門氏菌病多表現為敗血癥和腸胃炎,孕畜感染可導致流產。沙門氏菌不僅能使畜禽遭受損失,被感染的尸身和內臟也帶有不同程度的沙門氏菌,可引起人類感染和食物中毒。屠宰場、加工處理等環(huán)節(jié)的衛(wèi)生管理不嚴或無害化處理不當,會導致交叉感染,這對消費者的健康威脅更大。所以我們要重視食品檢驗,嚴把第一道關,把風險降到最低。
人、家畜、家禽均易感,但幼老弱病畜禽易感性高。主要經消化道感染,也可經交配或用帶菌精液人工授精引起感染,禽主要經卵傳播。本菌屬條件性致病菌,當機體抵抗力降低時,還可引起內源性感染,成年畜禽多以隱性感染或慢性經過,不表現癥狀。一般呈散發(fā)和地方流行性。
豬沙門氏菌病(豬副傷寒),常發(fā)于<6月齡的仔豬,尤以1~4月齡多見。
急性型:多見于斷乳前后的仔豬,呈敗血癥經過。體溫升高至41~42℃,呆鈍,虛弱。四肢內收,伏地,耳根及胸腹下皮膚青紫或淤斑。腸炎型病豬腹瀉,糞便糊狀、惡臭,混有血液。病死率很高。剖檢主要可見敗血癥變化,胃腸道卡他性炎癥;脾臟腫大;肝、腎不同程度腫大、充血、出血。
亞急性和慢性型:臨床多見。體溫達40.5~41.5℃,食欲下降,寒戰(zhàn),瘦弱貧血,持續(xù)腹瀉,排灰白色或黃綠色腥臭糞便,有的出現皮膚濕疹、咳嗽。病程2~3周,病死率25%~50%,耐過豬生長發(fā)育受阻或停滯。慢性病例腸炎變化突出,多見于盲腸、結腸有時也波及回腸,黏膜覆蓋一層彌漫性壞死性糠麩樣假膜,下層有潰瘍;腸系膜淋巴結髓樣腫脹,部分呈干酪樣變;脾腫大堅硬;肺有時見卡他性或干酪性肺炎。
牛沙門氏菌病,多發(fā)于<1月齡的犢牛,尤其出生1~2周后易發(fā)病,成年牛多為慢性經過或帶菌者。犢牛以下痢為特征,病初體溫40~41℃,食欲廢絕,24 h后排出灰黃色液狀糞便,混有黏液和血液,惡臭,最后因脫水迅速衰竭死亡。病程5~7 d,病死率達50%。病程長者,有腕關節(jié)或跗關節(jié)腫大。急性病例以出血性胃腸炎為主,尤其是小腸;腸系膜和縱隔淋巴結腫大出血;結腸和膀胱黏膜有點狀出血。慢性者肝和腎有壞死灶;關節(jié)受損時,腱鞘和關節(jié)腔內有膠樣液體。
禽沙門氏菌病主要包括雞白痢、禽傷寒和禽副傷寒3種病型。
雞白?。焊鞣N品種的雞均有易感性,以<2~3周齡雛雞發(fā)病率與致死率最高,呈流行性,成年雞呈慢性或隱性經過。雛雞7~10日齡即可發(fā)病,至2~3周齡達到高峰。最急性者無任何癥狀突然死亡。急性者精神委頓,食欲減少或停食,排白色糊狀稀糞,尖叫,有的失明,有的跛行。成年雞產蛋量和受精率降低,極少數腹瀉,有的發(fā)生卵黃性腹膜炎。剖檢主要可見心肌、肺、盲腸、大腸及肌胃有灰白色壞死灶或結節(jié);盲腸中有干酪樣物堵塞腸腔,有時混有血液;膽囊腫大,輸尿管擴張;腹膜炎;肝腫大呈暗紅色至深紫色,質地脆弱,表面有壞死灶。成年母雞卵泡變形、變色,有腹膜炎及心包炎等。
禽傷寒:主要發(fā)生于雞,也可感染火雞、鴨、珠雞等,成年雞易感,雛雞和雛鴨癥狀與病變與雞白痢相似。成年雞卵巢和腹膜炎病變同雞白痢。成年雞突然死亡,冠與肉髯蒼白或皺縮,肝、脾、腎充血腫大;肝呈淡綠色、棕色或青銅色,肝和心肌有灰白色壞死灶。病死率10%~50%或更高。
禽副傷寒:各種家禽和野禽均易感,家禽中雞和火雞最易感。呈散發(fā)性。雛鴨和雛雞癥狀與雞白痢相似,于出殼后2周內發(fā)病,6~10 d時達到高峰,死亡低。最急性死亡的雛禽無明顯病變,急性雛禽肝、脾有出血和壞死灶;肺和腎出血,常有心包炎、出血性腸炎。成年雞肝、脾、腎腫大,有出血性壞死性腸炎、心包炎和腹膜炎,產蛋雞輸卵管及卵巢壞死、化膿。
兔沙門氏菌病,主要發(fā)生于幼兔和懷孕>25 d的母兔。潛伏期3~5 d,急性無癥狀即突然死亡,多數病兔精神沉郁,體溫升高,廢食,飲欲增加,腹瀉,消瘦。懷孕母兔流產后死亡,即使康復后也不能再懷孕。胎兒可經子宮及臍帶感染,生后體弱,皮下水腫,很快死亡。剖檢母兔有化膿性子宮炎,陰道黏膜充血并伴有膿性分泌物。肝臟有壞死灶,肝囊腫大,脾臟腫大1~3倍。腎臟有出血點。個別病例呈敗血癥表現,胸、腹腔器官有淤血點,腔內有多量漿液性或纖維素性滲出物。
發(fā)病時,及時隔離病畜進行治療,卡那霉素、慶大霉素、環(huán)丙沙星、土霉素、新霉素及磺胺類藥物等均有一定的療效。消除致病因素,注重加強飼養(yǎng)管理,引進畜禽嚴格檢疫,定期進行預防接種和免疫,嚴格執(zhí)行消毒滅菌制度,對畜禽糞便堆積發(fā)酵,尸體及其污染物集中進行無害化處理,保持飲水和飼料的清潔衛(wèi)生。常發(fā)地區(qū)應用疫苗進行免疫接種,仔豬在斷奶前后接種仔豬副傷寒弱毒凍干苗,??捎卯數胤蛛x的菌株制成滅活疫苗進行接種。對于禽類,除采取以上綜合措施外,定期檢疫淘汰陽性雞和可疑雞,使雞群凈化亦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