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明
(作者為山東省農機局派駐曹縣莊寨鎮(zhèn)蔡口村第一書記)
2017年2月,組織安排我到曹縣莊寨鎮(zhèn)蔡口村掛職第一書記。沒想到的是,到村第一天的見面禮,竟是一大群村民到村委會大院要求我給盡快解決吃水用水難題。
村黨支部書記張付印悄悄告訴我,村里自來水已經停水3天了。“為什么停水?何時來水?”我問道。張付印說:“主要是村里欠鎮(zhèn)自來水公司水費,錢湊不齊,人家就給停水,我自己都墊上好幾萬了?!薄摆s緊再想點辦法湊點錢交給自來水公司,先把水送上,不能影響村民的生活。”我對張付印說。
村里的自來水管雖然暫時有水了,但是吃水難、用水難問題依然是全村人的“大心病”。思來想去,我決心從解決村里用水難題入手,開展我的第一書記工作。接下來的幾天,我在村里調研時發(fā)現(xiàn),村里自來水經常性停水,少則幾天,多則半月;而且水壓也不夠,水流不大,特別是用水高峰期,個別村邊村民用不上水,太陽能或電力洗浴設施也上不去水。經過走訪了解,之所以經常性停水,主要是用水管理混亂,水費收繳難,尚欠鎮(zhèn)自來水公司十多萬元的水費。之所以水壓不夠,一則是該村離鎮(zhèn)里供水井較遠(達7公里),屬供水的末端;二則是個別地段自來水管網老化,跑冒滴漏現(xiàn)象較重。找出問題的癥結后,我隨即通過組織召開村黨支部委員會、村兩委成員會、黨員大會和村民代表會,群策群力,多管齊下,消除村民的“心病”。
首先是積極爭取項目資金,解決自來水水壓低問題。以蔡口村委會名義打報告,向鎮(zhèn)自來水公司和縣水務局反映困難和問題,積極尋求幫助。經過努力,爭取到了縣水務局安排的30萬元的自來水管網改造項目。但是由于蔡口村自來水主管道達5000米、次管道達15000米,30萬元的資金僅能改造一小部分管網,還是解決不了水壓低的問題。而后經過召開村兩委成員會商議,本著有多少錢辦多少事的原則,將這筆資金改作打自來水井,并爭取了縣水務局的同意。到了6月底,一眼500多米深的自來水井打好并交付村里。水質檢測報告顯示,水的各項指標均達到飲用水標準。村民們也普遍反映,用這井水煮出來的粥香、泡出來的茶好。最關鍵的是,自來水的水壓上去了,村邊居民的太陽能洗浴設施也能用上水了。
接下來要做的是,開展水表改造,解決水費收繳難問題。4月初,我組織村黨支部成員,到泰安市考察引進自來水智能表,替代當時村民使用的機械式水表,改變傳統(tǒng)的用水收費方式,由“先用水后交費”變?yōu)椤跋冉毁M后用水”,每次售水收費都有準確記錄,有助于徹底解決“收費難、賬目亂”這兩個水費管理工作中的問題,還能節(jié)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經過協(xié)商,智能表生產廠家以出廠價賣給蔡口村。為了進一步減輕村民的費用,我組織村干部親自上陣,每天5點鐘上工,晚上7、8點收工,經過一個多月的緊張施工,全村1000余塊智能表全部更換完畢,在換表的同時也查找和堵塞了諸多跑水、漏水隱患。據(jù)統(tǒng)計,共為全村節(jié)省成本費和工時費等費用30多萬元。
井打好了,水表也更換了,我和蔡口村兩委成員將自來水的管理權招標工作提上了日程。經過前期的宣傳和發(fā)布招標公告,村里共有三位村民報名參與競標。緊張嚴格而規(guī)范有序的招標會圓滿結束之后,蔡口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張付印與中標人張新華簽定了自來水管理承包合同。合同約定承包期限20年,承包人自負盈虧,須在保證村民正常用水的前提下,價格不得高于鎮(zhèn)自來水公司的市場水價,同時還須償還村里欠鎮(zhèn)自來水公司的10多萬元的舊帳。這樣既改變了蔡口村自來水管理的混亂局面,又解決了村里多年想解決而未能解決的遺留問題。
另外,為了最大化的利用水資源,我還在發(fā)展“水經濟”方面做文章,解決村民的增收問題。我到蔡口村擔任第一書記以后,還利用80萬元的產業(yè)扶貧資金,建設了2000平方米的扶貧車間,承包給村中的曹縣興陽食品廠,每年租金8萬元,全部用于補貼貧困戶。該食品廠是國內一知名品牌瓶裝水的地區(qū)經銷商,市場銷售經驗豐富,且有投資生產瓶裝水的意愿。因此,我就牽線搭橋,促成該食品廠以村里剛打好的自來水井做為水源,生產瓶裝水。這樣既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水資源,又降低了村民的用水成本,更重要的是培育了新的經濟增長點,優(yōu)化了蔡口村的產業(yè)發(fā)展結構,做活了“水經濟”這篇大文章。目前注冊為“菏澤興陽飲品有限公司”、投資1200多萬元的瓶裝水生產線已經開業(yè),年產值可達2000多萬元,預計年創(chuàng)利稅100萬元,還可安置15名貧困戶到公司就業(yè)。該公司成為莊寨鎮(zhèn)第一家瓶裝水生產企業(yè),填補了該鎮(zhèn)在瓶裝水生產上的空白。
這正是:吃水看似小事情,實則屬于大民生;圍繞一眼扶貧井,消除百姓大心病。
通過到村解決村民用水難題,我覺得有以下幾點收獲和啟示:
——堅持扶貧工作程序規(guī)范化。在解決蔡口村村民用水難這個“大心病”過程中,我始終堅持按程序、按規(guī)范辦事。從自來水管網改造項目的申報,到變更打自來水井,再到自來水表改造,以及自來水管理權的招標,凡涉及村發(fā)展和村民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項,都經村黨支部會提議、兩委會商議、黨員大會審議后,提交村民代表大會討論作出決定,并將決議內容公開和實施結果公開,保障村民的參與權、知情權和監(jiān)督權。實踐證明,只有按程序規(guī)范辦事,扶貧工作才不會進入誤區(qū)。
——堅持真心實意推進扶貧工作。吃水小事情,實則大民生。入村工作之后,我從村民最亟需解決的民生問題入手,急村民之所急,帶隊考察廠家和爭取項目資金,千方百計降成本、趕工期、提效率、保質量,采取競標方式解決自來水管理混亂問題。村民看在眼里,記在心里。在今年3月份省委組織部開展的對省派第一書記2017年度工作考核中,我被評為優(yōu)秀等次。
——堅持扶貧工作整體一盤棋。事實上,單靠一眼井不足以解決村民的用水難題,還需要改進水費收繳方式、強化用水管理等相關工作的跟進。在解決村民用水難題的過程中,我根據(jù)事情的內在聯(lián)系,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地解決多個層面的問題,并加強扶貧產業(yè)項目的關聯(lián)性,全局一盤棋,最大化利用資源,培育了新的經濟增長點,建立了經濟發(fā)展的長效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