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亞剛
(貴州交通職業(yè)技術學院,貴州 貴陽 550008)
近年來,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推進和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的飛速發(fā)展,在經(jīng)濟建設有了巨大成就、社會發(fā)展不斷進步的同時,高校大學生作為特殊的群體受到人們密切的關注,高校大學生意外事故的發(fā)生在不斷地增多。因此,擔任高校學生工作的教師正確面對當前大學生的生命安全教育迫在眉睫。眾所周知,學校的生命安全教育,大多停留在“安全生產(chǎn)周、安全日”等大型安全教育活動中;這樣教條式的生命安全教育在飛速發(fā)展的社會中對當今的大學生已經(jīng)不適宜了。因此,我們要不斷地思考當學生面對自然災害、交通事故、消防安全、爆炸事故、社會交往、踩踏事件、重大安全刑事案件及大學生自殺時,應怎樣處理、怎樣逃生、怎樣疏通、怎樣做到“知和行”的統(tǒng)一。因此,在高校建設學生安全教育中心是必要的,也是當今教育界對大學生安全教育進行研究的熱點。
在學校開展生命安全教育,不僅僅只是與學校相關的安全事件、教訓有關,還要融入自然災害逃生技能、交通安全事件的預防等;現(xiàn)在大部分高校都是“事后諸葛亮”,當學校發(fā)生安全事故或者社會上發(fā)生重大的危害大學生安全事件的情況下,才會在這一段時間去講解教訓和安全事件防范;缺乏一定程度的、系統(tǒng)的理論支持和相關制度管理。當今大學安全意識薄弱,大部分高校開展的安全教育較為片面,不夠系統(tǒng),形式單一,學生沒有融會貫通;久而久之他們認為這些危險的事情不會發(fā)生在自己身上,就不去重視。這樣一來對學校開展安全教育工作更加不利。因此,在當今高職院校建設生命安全教育中心事關重大。
生命安全教育在我國開展得比較晚;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國大部分高校在開展生命安全教育時所選擇的內容、方法、手段比較單一,更多還是從理論層面對學生進行教育;真正能在實踐中進行教學的幾乎沒有,相應的課程設置比較缺乏,操作性較差。通過調查發(fā)現(xiàn),有一半以上的同學所了解的安全知識和逃生技能都是從安全講座、安全生產(chǎn)月及大型危及學生安全的事件中得來的。有的學校雖然提供了大量關于生命安全教育書籍供同學們閱讀,從中了解、掌握一定的生命安全知識、自救、他救、逃生技能。但是主動通過查閱書籍來獲得生命安全知識的學生幾乎為零。通過調查發(fā)現(xiàn),當今大學生對自身掌握的逃生、自救技能及知識評價不好。甚至大部分學校沒有安全教育社團;在社團中也沒有開設相應的生命安全教育。更甚者“你使用過滅火器嗎,你是否能正確使用滅火器呢?”選擇使用過的僅占不足1/5、選擇能正確使用的占不足1/10,這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在學校社團中都是這種情況,更何況沒有參加社團的其他同學呢?大家都知道汶川特大地震死亡人數(shù)之多,但是桑棗中學2 300名師生能在1:36s的時間里全部安全疏散,創(chuàng)造了“零傷亡”的奇跡;這是因為他們的校長葉志平在平時就注重師生們的生命安全教育,注重對自然災害的安全演練,才有這樣的小概率事件。因此我們要不斷加強生命安全教育。
我國地域廣闊,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災害頻發(fā),交通安全事故等時有發(fā)生;每年這些生命安全事故造成了大量的財產(chǎn)及人員的損失。這都源于我們對生命安全教育的缺失,高校是一個人員密集、又是一個相對集中的學習場所;對當代大學生傳授一些基本的、必要的安全防范的知識是至關重要的。這樣當他們真的遇到自然災害、交通安全事故、建筑物坍塌等事故時,掌握一些自救、他救、逃生、避險等技能相當重要。
學校是一個相對集中的有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傳授知識的機構;大學對一個人的一生是有深遠意義的,大學的學生已經(jīng)能基本掌握各種技能,并且對新生事物接受能力較強;因此在大學里對他們進行生命安全教育是合理的,并在國際上得到了一致的共識;許多國家已經(jīng)將生命安全教育和學校教育進行了結合,實現(xiàn)了生命安全教育和學校教育的最優(yōu)化;而我們國家還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些結合得還不是很好。在國外許多國家已經(jīng)將預防地震演練、火災逃生技能、泥石流預防措施、溺水救援技能等編制成相關的課程進行了生動有效的生命安全教育;正是他們不斷地進行演練和切身的體會,在災難來臨時能有效地將傷亡率降到最低。在高校開展生命安全技能和相關知識調查,認為“相當重要”的達到58%,90%的同學認為在大學期間掌握一定的自救、他救、逃生技能和知識不僅能夠提升自身在生命安全方面的知識和能力,還能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身體素質。貴州交通職業(yè)技術學院在生命安全教育方面,以安全教育為主線,分別開展了安全周、消防日、專家講壇、典型安全事件分析及在學校文化載體社團文化中成立安全教育社團,利用同學們自身的力量進行生命安全知識和技能的傳播,另外還專門建設了生命安全教育中心,設置專業(yè)的指導教師和場地、器材、書籍供同學們學習和分享;不斷地完善形成了操作性強、傳播性好、參與人數(shù)多的生命安全教育體系。
平安是最基本的公共產(chǎn)品,“安全第一”是最廣泛的社會共識。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要樹立安全發(fā)展理念,弘揚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安全工作,強調要始終把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強化紅線意識。教育部在安全教育中也明確指出,“普及安全知識,增強學生的安全意識和法制觀念,提高防范能力”。因此,貴州交通職業(yè)技術學院以黨的十九大報告和教育部的文件為指導思想,結合本校實際,開設了以生命安全教育為主的課程,并對同學們進行比較大的幾個安全隱患的知識和技能傳授,主要包括自然災難、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盜竊、爆炸事故、大學生自殺等;在不斷優(yōu)化過程中總結成以事前預防、逃生技巧、自救他救技能等技術為主要內容,融入了生命安全教育知識,形成了一門具有特色的精品課程。
近年來,為提升大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增強學生社會競爭能力,實現(xiàn)立德樹人之目標,貴州交通職業(yè)技術學院成立大學生素質發(fā)展中心。在素質發(fā)展中心專門開設了生命安全教育中心,為廣大學生搭建了學習生命安全教育知識,體驗自然災害、火災、溺水等安全事故實驗室,分享和交流學習經(jīng)驗和逃生、自救技能交流室,教師講解開放性教室等生命安全教育平臺,開始了“學生生命安全教育”的深度挖掘,深度耕耘,并形成了一系列成果,廣受師生青睞。
要將學習理論知識轉化成同學們的自身實踐并充分掌握。因此在生命安全教學過程中,我們不但要采用生動的理論知識教學,還要與實踐相結合;理論教學中通過對典型的案例進行分析,達到提高同學們對自然災害、交通安全等的預防能力,以及處理和解決這些問題的能力;在實踐教學中,結合各種安全發(fā)生的特質不同,讓同學們進行切身感受、不斷練習各種技能,如火災逃生技能、地震緊急疏散、溺水救助等。
情景模擬是根據(jù)對象可能擔任的職務,編制一套與此職務實際情況相似的測試項目,將被測試者安排在模擬的工作情境中處理可能出現(xiàn)的各種問題,用多種方法來加強他們的心理素質、開發(fā)他們潛能的方法。
隨著當今社會的飛速發(fā)展,網(wǎng)絡已經(jīng)是撇不開的話題了;在人們的生活中有許多方面都離不開網(wǎng)絡。因此,網(wǎng)絡教學更加能讓同學們隨時隨地對生命安全教育的知識進行學習。把相關課程和技能拍攝成視頻,對板塊進行合理的劃分并放在網(wǎng)絡上供大家學習;能更好地對理論和時間課程進行一個補充;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同學們學習的興趣。
新生軍訓是每一個大學生進入大學校園之后必須進行的,是他們進入大學的第一門課程。因此,在新生進校軍訓時,我們專門邀請生命安全教育專家,對他們進行自然災害、火災逃生、溺水救援等項目的集中培訓,在他們進校的第一天就把這種安全意識傳授給他們。使同學們初步了解并掌握一定的生命安全知識和技能,提升他們的防范意識和能力。這在一定程度上能對他們大學學習過程中進行生命安全教育的指導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社團是大學校園文化的重要載體,是校園文化傳播最直接、最有效的學生組織。在學校成立生命安全社團,是對學校現(xiàn)有的生命安全教育的有力補充;不僅能夠豐富校園文化、活躍校園氣氛,而且還能提高同學們的安全意識和安全技能。
當代大學生的生命安全教育情況不容樂觀;生命安全教育應更加注重同學們對逃生、自救、他救等生命安全技能的掌握,充分實現(xiàn)同學們對生命安全教育理論知識的了解和技能掌握的統(tǒng)一。高校應對現(xiàn)在的生命安全教育模式進行改革,通過在高校建設生命安全教育中心、開設生命安全教育課程等方法,讓同學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其中。高校的學生管理部門應定期邀請生命安全教育專家及消防隊、搜救隊建立聯(lián)系,定期給同學們普及生命安全知識、傳授生命安全技能。高校在運動會及大型活動中應增加關于生命安全技能方面的趣味活動;這樣不僅可以使同學們更加熟練地掌握生命安全的各種技能,還能增加活動的趣味性。網(wǎng)絡教學與傳統(tǒng)理論教學相結合,使同學們學習知識更加主動積極;成立生命安全教育社團,充分利用學生社團,普及生命安全教育知識,傳播生命安全技能;定期舉辦關于生命安全教育的知識競賽。要抓住新生進校的軍訓,與軍訓聯(lián)系起來,給同學們講解生命安全教育知識;傳授生命安全技能,這樣可以使他們一進校就對生命安全理論知識有初步的了解,對生命安全技能有了基本掌握;為他們今后在學校更加系統(tǒng)的、全面的接受生命安全教育奠定了基礎,也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安全事件的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