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薇,陳燕芹,陳桂琴
(貴州工程應用技術學院 化學化工實驗教學中心,貴州 畢節(jié) 551700)
千里光(Senecionis scandens Herba)又名九里明、單葉反魂草、千里明等,為菊科類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生長在我國東南部地區(qū)。千里光之名始載于《草本拾遺》,是我國應用歷史悠久的常用中藥,其味苦、辛、性寒[1]。它的主要功效有:清熱解毒、殺蟲止癢、消炎、止痛等功效[2]。多糖具有很好的藥用價值,多存于植物中,千里光中含有一定的多糖,但初步提取到的多糖常呈暗褐色,影響了多糖的進一步研究,所以對多糖脫色是有必要的。
文獻調研表明,千里光多糖脫色方面的研究未見報道。常見多糖的脫色方法有過氧化氫法、活性炭法和大孔樹脂法等。本試驗主要采用活性炭對千里光多糖(polysaccharide Senecionis scandens Herba;PSSH)脫色條件進行探討。
儀器:V-5800型可見分光光度計;AUY220型天平;DFY-C型粉碎機;HH-S型數顯恒溫水浴鍋;RE-52AA型旋轉蒸發(fā)器;TG16臺式高速離心機;PHS-3E型PH計;SHB-Ш型循環(huán)水式多用真空汞。
試劑:葡萄糖、濃硫酸、正丁醇、三氯甲烷、苯酚、無水乙醇、氫氧化鈉、鹽酸等為國產分析純,95%的乙醇,顆粒活性炭,麻葉千里光。
1.2.1 千里光多糖的制備
千里光樣品粉碎→過40目篩→石油醚浸泡24h→60℃烘干→無水乙醇浸泡18h→60℃烘干備用→配置4%的氫氧化鈉溶液→按1∶6的比例加入氫氧化鈉溶液→85℃恒溫水浴2h,過濾→用鹽酸調節(jié)pH在7.0左右→旋轉蒸發(fā)器濃縮到一定體積→加入Sevag試劑脫蛋白(多糖提取液:Sevag=5∶1)→在4℃,3000/s離心25min→重復三次操作無蛋白質出現(xiàn)為止→加入4倍體積95%的乙醇,在4℃條件下過夜→倒掉上清液,收集多糖烘干備用。
1.2.2 千里光多糖標準曲線的繪制
硫酸-苯酚法測定多糖的含量[3],采用葡萄糖標準溶液制作標準曲線,準確稱取0.0110g的分析純葡萄糖溶于100mL的容量瓶中,搖勻,備用。用移液槍移取0.4,1.0,1.4,1.6,2.0mL葡萄糖溶液于5支試管中,并加入適量的蒸餾水至2mL,做一個空白對照為2mL的蒸餾水,在每個試管中加入1mL 5%含量的苯酚溶液,5mL濃硫酸溶液,搖勻,在常溫下反應5min,放入85℃條件下恒溫反應15min,后立即放入冰水浴中冷卻10min,搖勻,在492nm出測定吸光度的值。
1.2.3 脫色率的測定
千里光多糖溶液脫色前后均呈現(xiàn)橙黃色,根據顏色互補原理,溶液可見光吸收主要為藍色區(qū)域,因此選擇藍色中心區(qū)域450nm為檢測波長[3]。測定脫色前后的吸光度值,根據(1)式計算脫色率:
脫色率(%)=(A0-A1)/A0×100
(1)
式中:A0——脫色前吸光度;
A1——脫色后吸光度。
1.2.4 多糖保留率的測定
千里光多糖保留率的測定是采用硫酸-苯酚法[4],來計算多糖保留率:千里光多糖保留率(%)=千里光脫色后多糖的含量/千里光脫色前多糖的含量×100。
1.2.5 綜合評分
將相對應指標的最大值再乘以100為對應的得分,設定千里光多糖脫色率和多糖保留率兩者最大值的權重系數為0.5,對兩者求和[5],得到綜合評分:
Z=(0.5×A+0.5×B)×100
Z:綜合評分
A:千里光多糖溶液的最大脫色率得分
B:千里光多糖溶液的最大多糖保留率得分
按照1.2.2方法繪制標準曲線,得到回歸方程為:y=0.099x+0.0191,r=0.9994,表明線性關系良好,可用于千里光多糖脫色工藝的研究。
2.2.1 活性炭用量對千里光多糖溶液脫色效果的影響[6]
分別移取5份各20mL的千里光多糖溶液于錐形瓶中,按比例添加活性炭用量從0.5%、1.0%、1.5%、到2.5%,將錐形瓶置于85℃下恒溫水浴脫色2h,進行吸光度的測量:
圖1 活性炭用量對千里光多糖脫色效果的影響 Fig.1 Effect of the dosage of activated carbon on decolorization rate of PSSH
如圖1所示,隨著活性炭用量增加,脫色率持續(xù)增加,而多糖保留率不斷下降;綜合考慮,選擇活性炭脫色用量1.5%為最佳條件,1.0%~2.0%作為正交試驗的活性炭用量。
2.2.2 溫度對活性炭脫色效果的影響[7-8]
圖2 溫度對活性炭脫色效果的影響 Fig.2 Effect of temperature on decolorization rate of PSSH
分別移取5份各20mL的千里光多糖溶液于錐形瓶中,每個瓶中加入1.5%含量的活性炭,分別置于70℃、75℃、80℃、85℃、90℃的條件下恒溫水浴脫色2h,測定吸光度的值。
如圖2所示,脫色率呈逐漸增加的趨勢,多糖保留率呈先減少后增加的趨勢;綜合考慮,選擇脫色溫度85℃為最佳條件,80~90℃作為正交試驗的脫色溫度。
2.2.3 時間對活性炭脫色效果的影響
分別移取5份各20mL的千里光多糖溶液于錐形瓶中,每個瓶中加入1.5%含量的活性炭,在85℃條件下恒溫水浴脫色時間從1h、2h、3h、4h到5h,測定吸光度的值:
如圖3所示,脫色率呈先增加后減少的趨勢,千里光多糖保留率呈減少額趨勢;綜合考慮,選擇脫色時間2h為最佳條件,1~3h作為正交試驗的脫色時間。
2.3.1 活性炭最佳脫色工藝的確定
在單因素實驗的基礎上,選擇活性炭的用量、溫度、脫色時間3個因素,每個因素選取3個水平,以脫色率、多糖保留率和綜合評分作為選取的指標[7-8],進行3因素3水平的正交實驗確定千里光多糖提取液活性炭脫色的工藝條件:
表1 千里光多糖脫色的正交實驗因素與水平Tab. 1 The factors and levels of the orthogonal test of polysaccharide decoloration
表2 活性炭脫色正交實驗結果Tab.2 Orthogonal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activated carbon decolorization
表2(續(xù))Tab.2 Orthogonal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activated carbon decolorization
注:千里光多糖脫色率的平均值K1、K2、K3為主要考察指標,千里光多糖保留率k1、k2、k3為參考指標[9]。
從表2可知,影響活性炭脫色率的因素順序為A>C>B,活性炭添加量的影響最大、時間影響第二、溫度影響最小。以千里光多糖脫色率為考察指標時,最佳脫色條件為A2B2C2;以多糖保留率為考察指標時,最佳脫色條件為A2B2C1。綜合考慮得出最佳的脫色時間為2h、溫度為85℃、活性炭添加量為1.5%,在此條件下進行驗證性實驗。
2.3.2 活性炭脫色的驗證性實驗
表3 最佳條件下重復試驗Tab.3 Best condetion for repeat test
在正交試驗得到的最優(yōu)工藝條件下進行驗證性實驗,重復三次驗證性實驗的脫色率均值為63.19%,標準差為0.64%,相對標準偏差為0.91%;多糖保留率的均值為75.69%,標準差為0.58%,相對標準偏差為0.77%。由此可知,活性炭脫色方法重復性好,可行性高[10]。
在單因素試驗的基礎上采用正交試驗法,對千里光多糖活性炭脫色工藝進行優(yōu)化。結果表明,活性炭的添加量對脫色率的影響最大,得出最佳工藝條件為:活性炭添加量1.5%、脫色時間2h、溫度為85℃?;钚蕴烤哂袃r格廉價、易得、操作簡便、表面積大等特點,可用于千里光多糖的脫色。
[1] 楊新星,程春梅,王 炯,等.千里光多酚提取物的體外抗氧化研究[J].云南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18(02):143-145.
[2] 景年水.正交設計法優(yōu)化千里光總黃酮的提取工藝[J].中醫(yī)藥導報,2015,21(16):46-47.
[3] 孟 江,周毅生,廖華衛(wèi).魚腥草多糖活性炭脫色工藝研究[J].食品與發(fā)酵工業(yè),2009,35(02):112-115.
[4] 謝建華,申明月,聶少平,等.青錢柳多糖活性炭脫色工藝[J].南昌大學學報(理科版),2013,37(04):382-385.
[5] 孔凡利,張名位,鄺瑞彬,等.大孔吸附樹脂對荔枝粗多糖的脫色條件研究[J].食品科技,2012,37(05):179-183.
[6] 陳 寶,張立穎,沈 芳,劉雄民,樊紅日,韋 鈺,黃杏花.迷迭香多糖活性炭脫色工藝研究[J].應用化工,2012,41(07):1208-1210.
[7] 扈瑞平,敖長金,杜 玲,等.沙蔥多糖活性炭脫色工藝的研究[J].科學技術與工程,2010,10(34):8380-8383.
[8] 項碧華,李小林.可溶性大豆多糖活性炭脫色工藝研究[J].飲料工業(yè),2017,20(2):12-14.
[9] 孫麗娜, 范英兵, 胡冬慧,等.大孔吸附樹脂對藍莓多糖的脫色研究[J]. 黑龍江大學工程學報,2016,7(01):29-34.
[10] 廖春燕, 楊遠萍.桔梗多糖活性炭脫色工藝研究[J]. 食品工業(yè),2011,32(11):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