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憂,莫書榮,張 鑫(廣西醫(yī)科大學生理教研室,廣西南寧530021)
腫瘤是一類常見且多發(fā)的疾病,是導致人類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據(jù)我國惡性腫瘤發(fā)病和死亡分析,全國惡性腫瘤發(fā)病與死亡第1位均為肺癌[1]。據(jù)報告顯示,我國2015年估計有4 292 000例癌癥新發(fā)病例,2 814 000例癌癥死亡,肺癌成為最常見癌癥,也是癌癥死亡的首要原因[2]。
肺癌按其組織學分型有以下2種基本類型:小細胞肺癌(SCLC)和非小細胞肺癌(NSCLC),其中20%的肺癌患者屬于SCLC,特點為腫瘤細胞倍增時間短,進展快,常伴內分泌異?;蝾惏┚C合征;而另外80%的NSCLC患者中又被分成以下4種類型:鱗癌、腺癌、腺鱗癌和類癌,其中腺癌占肺癌的40%以上,女性多于男性,且易發(fā)生轉移及血性胸腔積液。近20多年來腫瘤化療發(fā)展迅速,應用越來越廣泛。通過臨床實踐,化療對SCLC的療效無論是早期或晚期都較為肯定,甚至有根治的少數(shù)報告?;煂SCLC也有一定療效,但僅為姑息,作用有待進一步提高。當前早期NSCLC的治療主要是手術治療,而中晚期腫瘤則以化療為主。而化療會抑制骨髓造血系統(tǒng),主要是白細胞和血小板的下降,因此限制了其化療藥物的使用劑量[3]。
中藥因其獨特的抗腫瘤特性在全球范圍內越來越引人關注,研究表明,中醫(yī)治療肺癌能減輕手術,放、化療的不良反應,提高機體免疫力和患者生活質量[4-5],而黃芪作為我國的傳統(tǒng)中藥便是其中之一。藥理實驗及臨床報道表明,黃芪在免疫調節(jié)、抗腫瘤、抗病毒、糖尿病、延緩衰老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6]。近年來通過對黃芪中的有效成分如黃芪多糖、黃芪甲苷的研究,臨床對其抗腫瘤的作用及機制更加了解。本課題組通過使用黃芪注射液作為實驗藥物探究其對肺癌A549細胞的作用來尋找其適宜的作用濃度及時間。
1.1 材料
1.1.1 細胞 本科室凍存的人肺腺癌A549細胞系。
1.1.2 儀器與試劑 黃芪注射液(質量濃度為2000mg/mL,神威藥業(yè)集團有限公司);RPMI-1640(Hyclone公司);胎牛血清(Gibco公司);青霉素、鏈霉素(索萊寶科技有限公司);活細胞計數(shù)試劑盒(CCK-8,同仁公司);磷酸鹽緩沖液(PBS,武漢博士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二甲基亞砜(DMSO,Sigma公司);胰蛋白酶(北京博奧拓達科技有限公司);乙二胺四乙酸二鈉(EDTA-Na2,北京索萊寶科技有限公司);96孔板(Corning公司);YJ.875型醫(yī)用超凈臺(吳江市空氣凈化設備廠);CO2培養(yǎng)箱(Thermo公司);TD6M臺式離心機(長沙平凡儀器儀表有限公司);移液槍(Eppendorf公司);酶標儀(Bio-Rad公司)。
1.2 方法
1.2.1 0.25%胰蛋白酶溶液的配制 稱取0.25 g胰蛋白酶粉劑和0.04 g EDTA-Na2同時溶于高壓后放涼的100 mL PBS中,待完全溶解后用過濾器過濾溶液,密封放置4℃保存,使用時取出。
1.2.2 人肺腺癌A549細胞的培養(yǎng) 人肺癌A549細胞用RPMI-1640培養(yǎng)基配成的完全培養(yǎng)基(含10%胎牛血清、青霉素100 U/mL和鏈霉素100 mg/L)培養(yǎng),隔天換培養(yǎng)液,細胞長滿單層細胞瓶后,用0.25%胰蛋白酶消化2 min后,加入含10%胎牛血清的RPMI-1640培養(yǎng)液終止消化,用巴氏吸管吹下貼壁細胞后吸入離心管,以700 r/min離心5 min后取出棄上清,加入培養(yǎng)基重懸,再分至新細胞培養(yǎng)瓶,置于37℃、5%CO2培養(yǎng)箱內培養(yǎng)。
1.2.3 倒置顯微鏡觀察A549細胞形態(tài) 培養(yǎng)細胞并將其種于6孔板中,設對照組和不同質量濃度(100、200、400、600、800 mg/mL)的黃芪注射液組。在細胞生長貼壁約為孔板底部的80%時,加入不同質量濃度的黃芪注射液,培養(yǎng)24 h觀察細胞形態(tài),實驗重復3次。
1.2.4 CCK-8法檢測藥物效應 取對數(shù)生長期A549細胞,調整濃度為2×104個/mL,接種于96孔細胞培養(yǎng)板中,每孔100μL,同時設置空白調零孔,每組設置5個副孔,37℃、5%CO2培養(yǎng)箱培養(yǎng)過夜。第2天,用1.5 mL EP 管配制質量濃度分別為 100、200、400、600、800 mg/mL的黃芪注射液,每孔110μL替換原有的全部培養(yǎng)基,繼續(xù)培養(yǎng)。分別培養(yǎng)24、48、72 h后每孔加入10μL CCK-8試劑繼續(xù)混合培養(yǎng)1.5 h顯色。酶標儀檢測光密度(OD)值(檢測波長為 450 nm),實驗重復3次,匯總OD450值,計算抑制率,抑制率=[(對照組平均OD450值-實驗組平均OD450值)/(對照組平均OD450值-空白組平均OD450值)]×100%。黃芪注射液的半數(shù)抑制濃度(IC50)采用改良寇氏法[7-8]:lgIC50=Xm-I[P-(3-Pm-Pn)/4],其中Xm:lg(最大劑量),I:lg(最大劑量/相臨劑量),P:陽性反應率之和,Pm:最大陽性反應率,Pn:最小陽性反應率。
1.3 數(shù)據(jù)處理 采用Excel2010對數(shù)據(jù)進行匯總及初步處理,應用SPSS22.0統(tǒng)計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差異性分析,其所有數(shù)據(jù)以±s表示,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文中所用圖采用GraphPad Prism 5軟件制作。
2.1 細胞形態(tài)學觀察 對照組及100、200、400 mg/mL的黃芪注射液組細胞貼壁生長,形態(tài)呈上皮樣,多角形,核仁明顯,胞質飽滿,邊界清晰。在600 mg/mL黃芪注射液組中,可見部分細胞體積變小、形態(tài)變圓,皺縮,與鄰近細胞分離,但仍有部分細胞貼壁生長;在800 mg/mL黃芪注射液組中,大部分細胞變圓且失去貼壁特性,呈現(xiàn)明顯的細胞增殖抑制。見圖1。
圖1 各組A549細胞形態(tài)變化(20×)
2.2 黃芪注射液對A549細胞的作用 作用24 h時,100、200、400 mg/mL黃芪注射液組對細胞有促生長作用,但隨著濃度的增加而減弱,600、800 mg/mL黃芪注射液組對細胞有抑制作用,且隨濃度的增加而增強;作用48 h時,作用效果大致與24 h相同;而作用72 h后,400 mg/mL黃芪注射液組不再具有促細胞生長作用,600、800 mg/mL黃芪注射液組的抑制作用增強,見圖2。作用 24、48 h 后,100、200、800 mg/mL 黃芪注射液組與對照組的OD450值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作用 72 h 后,100、200、400、600、800 mg/mL 黃芪注射液組與對照組的OD450值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3 黃芪注射液作用肺癌A549細胞的IC50計算 根據(jù)改良寇氏法計算 24、48、72 h 的 IC50分別為 776、851、616 mg/mL,作用48 h時,黃芪注射液對A549細胞有明顯的促生長作用,而在72 h時,黃芪注射液對A549細胞的抑制作用明顯增強。
圖2 不同質量濃度黃芪注射液作用不同時間對A549細胞生長的作用
表1 各組作用不同時間A549細胞OD450值的比較(±s)
表1 各組作用不同時間A549細胞OD450值的比較(±s)
注:與對照組同時間比較,aP<0.05;與同組72 h比較,bP<0.05
組別對照組黃芪注射液質量濃度(mg/mL)100 200 400 600 800作用時間(h)24 0.342±0.023 48 0.342±0.023 72 0.664±0.063 0.389±0.034ab 0.369±0.025ab 0.352±0.033b 0.325±0.027b 0.290±0.027ab 0.389±0.034ab 0.369±0.025ab 0.352±0.033b 0.325±0.027b 0.290±0.027ab 0.835±0.074a 0.782±0.089a 0.551±0.057a 0.436±0.062a 0.378±0.041a
肺癌是全世界目前惡性腫瘤死亡的首要原因,放、化療方案因其確切的療效一直是NSCLC臨床治療的首選,但其對人體血液系統(tǒng)有不良反應。在我國,中醫(yī)藥治療惡性腫瘤歷史悠久,并且中醫(yī)藥治療肺癌有自己獨特的理論體系和確切療效,中西醫(yī)學互為補充、相互交融的模式成為肺癌治療發(fā)展的方向與趨勢[9],黃芪也因其抗腫瘤的特性備受關注。
本研究通過用黃芪注射液作用A549細胞觀察其細胞形態(tài)的變化和增殖的影響,發(fā)現(xiàn)其在低濃度和短時間時對A549細胞有促生長的作用,加大濃度及延長作用時間能顯著增強黃芪注射液對A549細胞的明顯抑制作用。不同于黃芪單一活性成分的研究,如黃芪多糖[10]、黃芪甲苷[11],均具有明顯A549細胞抑制作用,而對細胞的促生長作用未在實驗中發(fā)現(xiàn)。本研究結果顯示,黃芪注射液在低濃度、短作用時間時對A549細胞具有促生長作用,其抑制作用在高濃度、長作用時間時顯著。黃芪化學成分復雜,目前研究已經(jīng)證實主要含有多糖、黃酮、皂苷及氨基酸等活性物質[12]。而腫瘤細胞自身不能合成氨基酸,所以其生長增殖所需皆需從外界獲取。本實驗中所用黃芪注射液中含有多種氨基酸,可能對肺癌A549細胞產(chǎn)生一定的促生長作用。
另就計算得出的黃芪注射液對肺癌A549細胞的IC50而言(計算得出作用細胞24、48、72 h的IC50分別為776、851、616 mg/mL),其濃度先升后降,初步可以得出,黃芪注射液作用A549細胞需要較高濃度及更長的作用時間才能達到較好的抑制效果。而如果需要得出更精確的、能適用于臨床治療的IC50仍需進一步進行細胞體內實驗來探索驗證。
[1]LIN QJ,YANG F,JIN C,et al.Current status and progress of pancreatic cancer in China[J].World J Gastroenterol,2015,21(26):7988-8003.
[2]CHEN W,ZHENG R,BAADE PD,et al.Cancer statistics in China,2015[J].CA Cancer J Clin,2016,66(2):115-113.
[3]JIN XM.The toxic effects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of platinum drugs[J].Mod Med Health,2010,26(21):3294-3295.
[4]劉嘉湘.發(fā)揮中西醫(yī)優(yōu)勢治療肺癌[J].中醫(yī)學報,2014,29(3):314-315.
[5]張陽,張偉.扶正補虛法在肺癌治療中的應用探討[J].中醫(yī)學報,2014,29(1):7-8.
[6]張薔,高文遠,滿淑麗.黃芪中有效成分藥理活性的研究進展[J].中國中藥雜志,2012,37(21):3203-3207.
[7]熊浩明,魏柏青,魏榮杰,等.用SPSS軟件計算鼠疫菌半數(shù)致死量(LD50)[J].中國人獸共患病學報,2013,29(11):1127-1130.
[8]王姍姍,劉明,劉英,等.MTT法測定多柔比星和氟尿嘧啶及順鉑對肝癌耐藥細胞 Bel-7402/ADM 的 IC50值[J].醫(yī)藥導報,2010,29(5):579-581.
[9]關念波,劉浩,林洪生.肺癌中醫(yī)藥治療的研究進展及展望[J].臨床腫瘤學雜志,2013,18(3):264-267.
[10]李蓉,章運生,譚小武.黃芪多糖聯(lián)合順鉑對人肺癌A549細胞增殖抑制作用及其機制研究[J].現(xiàn)代醫(yī)藥衛(wèi)生,2015,31(4):481-484.
[11]龐歆橋,王婧,姚婷,等.黃芪甲苷通過調節(jié)細胞自噬增強貝伐單抗在肺癌細胞系A549中抗腫瘤作用機制的研究[J].臨床與病理雜志,2016,36(3):220-225.
[12]陳璇,東方.黃芪抗腫瘤機制研究進展及臨床應用[J].黑龍江醫(yī)藥,2014,27(1):9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