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劉 洋
幼兒園是3~6歲幼兒集體生活的場所,幼兒入園后,開始了人生的初次集體生活,他們和來自不同家庭的小伙伴同吃、同住、同玩。由于幼兒之間的接觸很頻繁,擁抱、拉手、共同玩玩具等等,加上幼兒年齡小,機體抵抗力差,一些常見的傳染性疾病很容易在幼兒園出現乃至蔓延。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是一種通過飛沫傳播的傳染性強、傳播速度快的疾病。流感通常有如下典型癥狀:突然快速而至的高熱、乏力、全身肌肉酸痛和輕度呼吸道癥狀,病程短,有自限性,易并發(fā)肺炎。
水痘:是由帶狀皰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一種傳染性極強的兒童期出疹性疾病。主要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播與直接接觸傳播。應隔離患兒至痂皮硬結干燥,無新疹出現。
流行性腮腺炎:多發(fā)生于5~10歲的兒童,它是腮腺炎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性疾病,主要表現為發(fā)熱、腮腺腫痛、食欲下降等,消腫一周后,就不會傳染了。
麻疹: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俗稱“出疹子”。癥狀表現為發(fā)熱、兩眼發(fā)紅、流淚、怕光,發(fā)病后3~4天身體逐漸出現紅色斑丘疹。先出現在耳后,逐漸蔓延至臉部、胸部、腹部、手和腳;2~5天皮疹出齊,這時癥狀最重;再過5天皮疹消退,癥狀減輕。
手足口病:是腸道病毒引起的一種常見疾病,以發(fā)熱、口腔潰瘍和皰疹為特征。初始癥狀為低熱、食欲減退、不適并常伴咽痛。發(fā)熱1~2天后出現口腔潰瘍,開始為紅色小皰疹,然后常變?yōu)闈???谇话捳畛R娪谏唷⒀例l和口腔頰黏膜。1~2天后可見皮膚斑丘疹,有些為皰疹,皮疹不癢,常見于手掌和足底,也可見于臀部。
結膜炎:春季發(fā)病率較高,感染紅眼病后幾小時內就可發(fā)病。初起眼發(fā)癢,有異物感,怕光,流淚,結膜充血,眼瞼紅腫。
幼兒常見傳染性疾病有嚴格的隔離期和檢疫期。隔離期是指患病幼兒隔離居家治療的時間要求,檢疫期是從與患病幼兒接觸的最后一天算起,根據該病的最長潛伏期來確定該班級的檢疫期,也就是指發(fā)病班級與園內其他班級相隔離的時間要求。
幼兒園的園長、保健老師、班級教師、保育員都要掌握這些知識,有利于我們對幼兒進行有效的護理,對家長進行科學的健康知識宣傳,確保園內所有班級孩子的健康。
常見傳染病的隔離期、檢疫期
幼兒園的某個班級一旦出現了傳染性疾病,一定要立刻上報保健室、園長室,啟動幼兒園傳染性疾病預防的預案。全體教職工要沉著應對,針對不同的人群采取不同的應對策略。
接到家長確診的電話后立即將該幼兒的床、被子、褥子、枕頭、茶杯、毛巾、畫筆等物品,進行單獨的紫外線消毒和涂液消毒,并做好臺賬記錄。
該幼兒的被子、褥子、枕頭帶回家拆洗,備用衣褲帶回家清洗。
記錄該幼兒確診傳染性疾病的時間,根據國家發(fā)布的該傳染性疾病的隔離期計算其可以正常入園的日期,并告知家長。
和家長保持密切聯(lián)系,掌握幼兒病情進展情況,向家長介紹該疾病的主要護理知識、臨床癥狀和應該在家休息的天數,告知家長痊愈后應持醫(yī)院開具的健康證明入園。
必要時對癥狀較重的幼兒進行家訪;對癥狀較輕的幼兒則要經常與其家長進行電話溝通,告知我們班又學了哪些內容,玩了哪些游戲,如有幼兒園發(fā)放的東西,圖書、雜志之類可以送到幼兒家里。
詳細記錄與家長電話溝通的時間、時長、內容等臺賬,留存患兒的病例復印件。
當本班患病幼兒增多或本園患病班級增多時,要及時、毫無隱瞞地向區(qū)衛(wèi)生、教育部門報告,根據疫情控制的需要,當地教育和衛(wèi)生部門可決定是否采取放假措施。
第一時間告知全班家長本班出現了傳染性疾病,但不公開患病幼兒信息。告知家長該傳染性疾病的癥狀、護理要點及潛伏期、隔離期、檢疫期等知識,指導家長多注意觀察自己孩子的情況,發(fā)現疑似的癥狀及時就醫(yī),并將結果及時通知幼兒園。
告知全班家長,傳染性疾病發(fā)生以后,我園、我班有哪些舉措,如開辟專門通道供特殊班級使用、增加消毒次數、加大消毒濃度、不使用公共體育器械、與其他班級隔離、保健醫(yī)生每天多次進班篩查等等,穩(wěn)定家長的情緒,避免傳播恐慌情緒。
該班級的教室、睡房等場所保持良好的通風,除紫外線照射時間關閉門窗以外,其他時間都保持打開門窗的狀態(tài)進行通風。
對該班級進行徹底的衛(wèi)生打掃及消毒,所有幼兒能觸及的地方每天都要用消毒液消毒,包括玩具、游戲材料、圖書、地面、墻面、家具、床、桌椅、玩具柜、玩具筐、盥洗間瓷磚、門把手、大小便池等等。班級每天照射紫外線,每次30分鐘。所有消毒工作做好臺賬記錄。
該班級進入隔離、檢疫狀態(tài),不參加全園性的集體活動,不參加集體的戶外活動,不玩公共的游戲區(qū),不玩公共的體育器械和大型玩具,單獨調配一些小型體育器械放到該班級,供該班級使用。每天上、下午在別的班未進行戶外活動的時間,到戶外進行體育鍛煉,保證科學、合理的運動密度和運動強度。上下樓梯時保育老師跟在班級隊伍的最后面,隨時對樓梯扶手進行消毒。
按照疾病的癥狀,每天上午2次、下午2次由保健醫(yī)生對全班幼兒逐一進行體查,做好臺賬記錄。將有疑似癥狀的幼兒帶到隔離室,由專人看護。隔離室應設有床、桌子、椅子、玩具、圖書、茶杯等幼兒用品,在家長來接孩子就醫(yī)之前,各項生活活動正常進行,如進餐、吃水果、午睡等,均在隔離室進行。
立刻通知疑似患兒的家長,帶到醫(yī)院就診,并將檢查結果告知班級教師。該幼兒離開隔離室后,要立刻對隔離室及隔離室的物品進行徹底消毒;老師要主動跟家長聯(lián)系,詢問診斷結果。
以班級最后一個確診幼兒的發(fā)病日期為基礎,往后推算該疾病的檢疫期限,為該班級確定解除檢疫的日期。如,最后一個確診的水痘是11月2日,水痘的檢疫期為21天,則該班級到11月23日解除隔離和檢疫。
每天與在家休息的幼兒家長電話聯(lián)系,掌握幼兒在家里的生活、健康情況,避免出現在家里出現病情而不告知幼兒園的情況。做好與家長電話溝通的臺賬記錄。
幼兒傳染性疾病并不可怕,積極地面對,科學地照料,全園上下齊心協(xié)力嚴格按照要求做好各方面的工作,就能控制住疾病的發(fā)展和傳播。
孩子的健康是家長最關心的事情,確保每個孩子的身體健康也是我們每一位幼兒教育工作者的責任。幼兒園的每一位教職工都應按規(guī)范要求一絲不茍地做好日常的消毒和衛(wèi)生保健工作,希望所有的孩子在我們的呵護下都能開開心心、健健康康地成長!
黃欣欣.托幼機構衛(wèi)生保健實用指南[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