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紀平 鄭莉
(宣漢縣中醫(yī)院 四川 達州 636150)
胃食管反流病屬于一種常見的消化系統(tǒng)疾病,在臨床上較為多見,其發(fā)病率近年來一直呈現(xiàn)不斷上升的趨勢,患者在病發(fā)后會出現(xiàn)吞咽困難、胃反酸以及胸骨后疼痛等相關的臨床癥狀,對患者的生活質量和健康造成嚴重的影響[1]。本次研究對我院的116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采用不同維持治療方案治療的效果進行研究,先具體總結如下。
抽取我院在2013年10月—2016年10月之間接受診治的116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作為此次的研究對象,所有的患者均符合臨床上胃食管反流病的相關診斷標準,同時將患有糜爛性食管炎以及食管腫瘤患者予以排除[2]。將患者隨機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以便進行對比,兩組中各有58例患者,其中實驗中有男性30例男性,28例女性,平均年齡(42.53±5.25)歲,平均病程(6.24±4.31)月;對照組中男性32例男性,26例女性,平均年齡(42.64±5.74)歲,平均病程(6.51±4.74)月;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等相關的基礎資料相比較,P>0.05,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的患者采用蘭索拉唑進行治療,患者口服用藥,每次口服1至2片,每天服用一次;實驗組采用蘭索拉唑與莫沙必利、胃粘膜保護劑聯(lián)合治療,蘭索拉唑的用法用量均與對照組相同,患者口服用藥莫沙必利,每次服用一片,每天服用3次,患者每次在飯前的半小時左右服用,并要為其應用胃粘膜保護劑鋁碳酸鎂咀嚼片開展治療,每天三次,每次1.5g,患者每次在飯后的1~2小時左右服用,兩組患者的治療時間均為6周。
兩組患者在采用上述治療方案的同時,給予相應的護理、生活方式、飲食習慣及行為的干預,具體表現(xiàn)為:(1)飲食習慣、護理方面的干預,通過有效的飲食護理干預不僅有利于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同時還能夠保證患者正常的營養(yǎng)供應,叮囑其盡可能的進食易消化、低脂肪、高纖維、高蛋白的食物,禁食碳酸飲料、咖啡、薄荷、辣椒、大蒜、巧克力等,而土豆類的食物對于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具有一定的幫助。為了減少晚間進食對患者胃部產(chǎn)生刺激,導致胃酸分泌量的增加,叮囑患者在睡前兩到三小時禁食,為了防止患者在仰臥時胃內容物的反流,叮囑患者不要穿緊身衣,不要緊束腰帶;(2)做好患者的健康宣教工作,詳細為患者介紹其病情,以便于其對自身的實際情況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在此基礎上,為其介紹處方藥的作用機制、藥物用量、注意要點及副作用等,以便于患者在了解病情的基礎上,緩解其緊張、焦慮情緒,從而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這有利于降低其食管下括約肌壓力,對于促進消化具有積極的作用;(3)做好患者的體位護理工作,胃食管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在熟睡時會因為反射抑制,容易導致發(fā)生誤吸,尤其是在其保持俯臥體位的過程中,氣管在下,食管在上,很容易導致出現(xiàn)反流物誤吸的問題,建議在臥位時容易導致胃食管反流癥狀的患者,采取左側臥位,鼓勵患者在進餐之后保持直立位,睡眠時應將頭部墊高,所選用的枕頭高度保持在15~25cm,需要注意的是,單純的抬高頭部并不能起到很好的改善食管反流的作用,而是應該在此基礎上,幫助患者保持上身的斜坡位,將坡度值控制在15度左右,主要是因為已經(jīng)有研究結果證實,為胃食管反流患者采取這種體位,在促進其胃排空,降低能耗及誤吸風險方面具有積極的作用;(4)導致胃食管反流病病情加重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影響因素就是吸煙,若是僅僅為患者采用藥物治療及相關的護理干預,患者沒有做到絕對的戒煙,其病情控制速度是難以達到理想效果的,若是能夠給予其有效的藥物治療方案開展治療,并在此基礎上保證其絕對的戒煙,對于改善其臨床癥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這主要是因為吸煙會導致出現(xiàn)人食管括約肌壓力下降等問題,那么一旦處于疲勞與緊張的狀態(tài)下,就容易應發(fā)胃食管反流等問題,并且吸煙會影響到唾液的分泌量,從而導致食管對酸的清除時間延長,導致食管反流癥狀的加重。
將得到的所有數(shù)據(jù)采用SPSS17.0的統(tǒng)計學軟件對其進行分析研究,計量資料、組間的比較和計數(shù)資料將分別選用t與χ2來進行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率(百分比)的方式來表達,主要臨床癥狀的評分采用±s的形式來表示,P<0.05表示其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的意義。
對兩組治療后的胃反酸、胃灼熱以及吞咽困難癥狀積分進行觀察并記錄和對比。
實驗組患者治療后的胃反酸、胃灼熱以及吞咽困難癥狀積分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
表兩組患者治療后胃反酸、胃灼熱、吞咽困難癥狀積分比較(±s)
表兩組患者治療后胃反酸、胃灼熱、吞咽困難癥狀積分比較(±s)
實驗組 58 0.94±0.32 1.13±0.31 1.14±0.42對照組 58 2.42±0.66 3.52±1.02 3.58±1.43
目前臨床上對于該疾病的治療主要以緩解臨床癥狀,改善生活質量以及預防并發(fā)癥為主,一般情況常用藥物來進行治療和控制。蘭索拉唑屬于一種PPI的質子泵抑制劑中的一種,血藥濃度以及代謝的速度均比較穩(wěn)定,對于靶向性的治療比較強,將患者的胃酸分泌最后的通道阻斷,從而使患者受到的胃酸刺激強度大大降低[3]。莫沙必利屬于一種促動力藥物,可以對患者的胃排空和胃蠕動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使患者的幽門舒張期的直徑得到一定程度上的增加,從而達到緩解患者胃食管反流病癥狀。鋁碳酸鎂咀嚼片作為一種比較常用的胃粘膜保護劑,其結合反流的膽酸,減少其對粘膜的刺激和損傷,并能作為物理屏障粘附于粘膜表面,從而起到保護胃食管粘膜的作用。有相關研究報道顯示,大部分患者在治療有效果之后便停藥,但是基本上患者的病情在停藥之后都會復發(fā),并且復發(fā)率相對較高,因此,患者需要長期堅持用藥治療[4]。在維持治療方案中,長期使用藥物會使患者逐漸產(chǎn)生耐藥性,對其治療效果造成影響,在實際治療過程中,維持治療方案主要是指按照患者的病情狀況用藥治療,間歇用藥以及持續(xù)用藥治療等。間歇維持是患者服用藥物的劑量不改變,但是需要將用藥的周期延長,采用隔日用藥治療;維持治療則是在患者的臨床癥狀得到改善之后繼續(xù)用藥治療或者對藥物劑量做出調整。
從此次的研究結果來看,采用聯(lián)合用藥治療的方式對胃食管反流病進行治療的效果較為顯著,患者治療后的胃反酸、胃灼熱以及吞咽困難癥狀積分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說明聯(lián)合用藥治療相對比單純用藥治療來說,其效果更加良好,使患者的臨床癥狀得到有效的改善,應用價值較高。
綜上所述,采用蘭索拉唑與莫沙必利、胃粘膜保護劑聯(lián)合治療胃食管反流病的臨床療效較為顯著,能夠明顯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提高治療效果,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提高生活質量與治療依從性。
[1]金友禮.不同劑量布地奈德福莫特羅粉吸入劑應用維持和緩解治療方案治療中重度持續(xù)性支氣管哮喘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研究[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6,9(36):50-52.
[2]樂月琴.胃食管反流病食管外癥狀的臨床特點及質子泵抑制劑療效影響因素研究[D].浙江大學,2016.2016,15(65):421-423.
[3]陳麗萍.利用單病種數(shù)據(jù)庫對非糜爛性胃食管反流病的臨床研究[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6.2016,12(24):251-253.
[4]曹丹,何云.不同藥物治療方案對維持性血液透析并發(fā)高磷血癥的治療效果比較[J].中國醫(yī)學前沿雜志(電子版),2015,7(08):8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