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nóng)孟勛 覃麗青 蔣瓊 蒙健宗?
(1.百色市農(nóng)業(yè)局茶葉開發(fā)中心,百色 533000;2.廣西浪伏茶業(yè)股份有限公司,百色 533104;3.廣西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南寧 530004)
蚯蚓糞是一種黑褐色、顆粒狀、無臭味、肥效長的優(yōu)質(zhì)有機肥,有機質(zhì)含量為20%-39.2%,腐殖質(zhì)為11.7%-25.8%,全氮為0.32%-2.13%,全磷為0.72%-1.72%,全鉀為0.4%-2.01%[1]。此外,蚯蚓糞中還含有大量的微量元素、氨基酸、植物生長激素,以及磷酸酶、脲酶、蔗糖酶等各種酶類物質(zhì)和大量細菌、放線菌等有益微生物。蚯蚓糞具有優(yōu)良的多孔性、通氣性、持水性和排水性,并具有較高的水穩(wěn)性和良好的團聚體結構,是蔬菜和花卉等植物理想的扦插苗培育基質(zhì)[2],但在茶葉扦插苗繁育效果方面還未見研究報道。凌云白毫茶是廣西特有的國家級優(yōu)良茶樹品種之一[3],本研究擬應用蚯蚓糞改善凌云白毫茶扦插育苗基質(zhì)物理結構和化學性質(zhì)、養(yǎng)分以及微生物群落等,解決凌云白毫茶扦插苗繁育成活率低[4]、根系不發(fā)達等技術瓶頸問題。
試驗使用無紡布育苗袋營養(yǎng)杯進行茶葉扦插育苗,營養(yǎng)杯規(guī)格為16×18(直徑9.5 cm×高13.2 cm),每袋裝培養(yǎng)基質(zhì)1kg。
土壤取自百色到樂業(yè)高速公路建設工地,開挖土方深層黃泥,所取黃泥距表土深度在1-2米之間,土壤pH值為5.16。土壤經(jīng)過太陽曝曬,粉碎過篩使用。
蚯蚓糞選自廣西南寧市地滿金蚯蚓養(yǎng)殖專業(yè)合作社,有機質(zhì)含量為29.5%,腐殖質(zhì)含量為17.6%,全氮含量為1.91%,全磷含量為1.13%,全鉀含量為1.57%。蚯蚓糞經(jīng)晾干,粉碎過篩,裝袋備用。
供試扦插穗條選用凌云縣央里村凌云白毫茶樹齡為15-20年茶園的母樹穗條。在頭年茶葉采摘季結束后,12月初對茶園進行修剪清園,并每畝施用蚯蚓糞1000公斤、三元復合肥(15-15-15)25公斤。次年春季不采茶,5月初選擇半木質(zhì)化,呈棕綠色無病蟲健壯枝條為扦插穗條。剪取穗條時間為上午11:00前或下午16:00后,剪取穗條后立即放入泡沫箱中并噴水保濕,運回試驗場地。將采摘的枝條剪成2.5cm的插穗,每穗留有1節(jié)1葉,芽頭飽滿,上下切口要平整無破裂。插穗用0.5%高錳酸鉀溶液消毒10min后,再用清水沖洗干凈。
試驗設6種基質(zhì)配方,各配方組黃泥:蚯蚓糞的重量比分別為,對照(ck)為10:0,T1為9:1,T2為8:2,T3為6:4,T4為4:6,T5為2:8,T6為0:10。試驗于2017年5月4日開始。
將各種處理的黃泥-蚯蚓糞基質(zhì)混合均勻后,裝入無紡布育苗袋營養(yǎng)杯中,略壓實,每袋裝1kg基質(zhì),淋透水后進行扦插。每種處理200袋基質(zhì),每袋扦插1枝插穗。將扦插好的營養(yǎng)杯放置在遮光度為70%的溫室大棚內(nèi)培養(yǎng),保持棚內(nèi)溫度在20-35℃,濕度60-80%,定期澆水,做好病蟲害防治。
試驗第60d對每種處理隨機取樣30株,3次重復,進行扦插苗生根統(tǒng)計,測定扦插苗傷口愈合率、結瘤率、生根率。
試驗第281d即2018年3月10日試驗結束,對試驗結果進行驗收測定,統(tǒng)計全部試驗扦插苗的成活率[2]。每種處理隨機取樣10株,3次重復,測定平均株高、平均莖粗、平均根數(shù)、平均根長。
由表1可知,凌云白毫茶扦插60d時,隨著蚯蚓糞在培養(yǎng)基質(zhì)中的比重的增加,扦插苗傷口愈合率、結瘤率、生根率都顯上升趨勢,說明蚯蚓糞對凌云白毫茶扦插苗的生根起到正向影響,這與蚯蚓糞中含有植物生長激素和有益微生物菌群等有關。當蚯蚓糞在培養(yǎng)基質(zhì)中的比重在40%及以上時扦插苗傷口愈合率、結瘤率、生根率均得到明顯提高,T6三項指標均為最高,分別是86%、67%、31%。
表1 扦插60d蚯蚓糞對凌云白毫茶扦插苗前期階段的影響
從表2可見,試驗第281d蚯蚓糞在基質(zhì)中達到一定比重后,對凌云白毫茶扦插苗的成活率、株高、莖粗、根數(shù)、根長等均起到較好的促進作用。成活率最高為 T5達到 96.1%,比對照 ck黃土基質(zhì)46.5%,高出一倍多。處理 T4、T5、T6成活率都在90%以上,蚯蚓糞對凌云白毫茶扦插苗繁育效果極為顯著。
2.2.1 株高 如圖1所示,在不同蚯蚓糞比重水平處理中,扦插后281d扦插苗平均株高最高的是T6,為34.2cm;其次為T5,平均株高為32.4 cm;比對照ck平均株高12.9cm分別高出21.3 cm、19.5 cm,是對照的2.7倍和2.5倍,蚯蚓糞對凌云白毫茶扦插苗株高影響極為顯著。從T6、T5、T4平均株高上看出,三個水平之間差異性不是特別大,這說明當蚯蚓
圖1 扦插后281d扦插苗平均株高
2.2.2 莖粗 如圖2所示,在不同蚯蚓糞比重水平處理中,扦插后281d扦插苗平均莖粗最高的是T6,為0.31cm;其次為T5,平均莖粗為0.26cm;比對照ck平均莖粗0.07cm分別高出0.24cm、0.19cm,高出對照的3.4倍和2.7倍,蚯蚓糞對凌云白毫茶扦插苗莖粗影響十分明顯,效果極為顯著。
圖3 扦插后281d扦插苗平均生根數(shù)
圖2 扦插后281d扦插苗平均莖粗
2.2.3 根數(shù) 如圖3所示,扦插苗平均生根數(shù)最高的是T6,為12條;其次為T5,平均生根數(shù)為10.4糞在基質(zhì)中比重達到60%以上時,蚯蚓糞對株高影響作用正在逐步減弱。條;比對照ck平均生根數(shù)2.2條,高出對照的4.5倍和3.7倍,蚯蚓糞對凌云白毫茶扦插苗根數(shù)的極為顯著。從圖3可以看出,根數(shù)拋物線在T3和T4處理之間,有明顯的斷層式飛躍,這說明從處理T3到處理T4,扦插苗根系生長環(huán)境得到飛躍式改善,基質(zhì)中蚯蚓糞的植物生長激素濃度、益生菌群落適宜,有機質(zhì)、氮磷鉀、微量元素等各種養(yǎng)分供應充足,扦插苗根系生長得到明顯提高。
圖4 扦插后281d扦插苗平均根長
2.2.4 根長 如圖4所示,扦插苗平均根長最高的是T6,為3.22cm;其次依次為T5、T4、T3,平均根長均在1.9 cm以上,說明根系生長旺盛,而對照黃土平均根長只有0.24cm,蚯蚓糞對凌云白毫茶扦插苗根長影響極為顯著。從圖4看出,根長拋物線上升到處理T4后開始趨于平緩,說明蚯蚓糞在基質(zhì)比重達60%及以上時,蚯蚓糞對扦插苗的根長影響作用正在逐步減弱,這與株高影響有一定的相似度。
傳統(tǒng)茶樹扦插育苗方法普遍存在成活率低、營養(yǎng)難于調(diào)控和生產(chǎn)操作繁瑣等缺點,研究應用適宜的多孔材料作為扦插基質(zhì)是較為理想的解決方法[5]。本試驗采用具有優(yōu)良的多孔性、營養(yǎng)性的蚯蚓糞進行凌云白毫茶的扦插育苗試驗,在6種不同水平蚯蚓糞的處理中,蚯蚓糞對凌云白毫茶扦插苗的傷口愈合率、結瘤率、生根率,以及成活率、株高、莖粗、根數(shù)、根長都顯現(xiàn)出積極的正向影響。試驗中各項測定結果,除成活率以外,T6的數(shù)值均高于其他水平,傷口愈合率為86%,結瘤率為67%,生根率為31%,成活率94.7%,株高為34.2cm,莖粗為0.31 cm,根數(shù)12條,根長3.22 cm,成倍高于對照黃泥基質(zhì),蚯蚓糞對凌云白毫茶扦插苗繁育效果影響極為顯著。從各項測定結果看出,蚯蚓糞對凌云白毫茶扦插苗繁育效果綜合比較,從高到低依次為T6>T5>T4>T3>T2>T1>ck。 當蚯蚓糞在基質(zhì)中的比重達到T4組的60%時已取得顯著成效,繁育成活率達93.4%,[3]平均株高31cm,平均根長2.79 cm,但之后各項指標隨著蚯蚓糞含量增加而提高的幅度已明顯放緩,處理T6、T5、T4的各項測定結果已差異不大,特別是成活率分別為 93.4%、96.1%、94.7%。[4]因此從經(jīng)濟角度考量,凌云白毫茶扦插育苗時蚯蚓糞在基質(zhì)中的比重為60%最為適宜,可達到生物效能和經(jīng)濟效用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