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剛
涇川縣醫(yī)院內分泌科,甘肅平涼 744300
糖尿病足是常見的糖尿病患者并發(fā)癥之一,具有較高的病殘率,病情復雜,治療困難。引起該病的原因可能是周圍神經病變、外傷感染、足傷畸形以及周圍血管病變等,對患者的治療增加難度。糖尿病足治療后的并發(fā)癥有潰瘍、截肢,甚至是死亡,顯著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脅[1]。近年來,因為社會生活環(huán)境的改變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發(fā)病率呈現(xiàn)上升趨勢,目前已成為社會公認的重要健康問題。而臨床上對于糖尿病足的治療也一直在研究中,基于此,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間該文重點分析探討前列地爾聯(lián)合甲鈷胺治療糖尿病的臨床效果以及患者的相關表現(xiàn),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該院收治入院的糖尿病足患者48例,根據治療方法的不同分為兩組,患者經診斷均符合糖尿病足的診斷標準[1],患者均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觀察組中男性13例女性11例,年齡20~73歲,平均年齡(52.7±10.5)歲,病程 3 個月~39 年,平均病程(11.5±5.8)年。對照組中男性14例女性10例,年齡20~72歲,平均年齡(51.6±11.2)歲,病程 3 個月~38 年,平均病程(12.1±4.2)年。排除臨床資料不全、不配合醫(yī)護人員工作的患者。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治療:①控制血糖、血脂、血壓,嚴格控制感染。②潰瘍創(chuàng)面每天換藥,用浸有抗生素、胰島素和654-2混合液、高濃度的生理鹽水等敷于創(chuàng)面上。觀察組采取甲鈷胺聯(lián)合前列地爾治療:①前列地爾:1 次/d,1~2 mL(前列地爾 5~10 μg)+10 mL 生理鹽水(或5%的葡萄糖)緩慢靜注,或直接入小壺緩慢靜脈滴注。②甲鈷胺注射液:1次/d,0.5 mg/次。3 次/周,肌內注射或靜脈注射,按年齡、癥狀酌情增減[2]。
①按照Wagner分級潰瘍診斷標準[3]對患者治療效果做評價。痊愈:癥狀完全消失,創(chuàng)面完全愈合,形成痂皮或疤痕;好轉:癥狀基本消失,創(chuàng)面顯著縮小,壞死組織基本脫落;無效:沒有達到以上標準。②同時觀察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后的足背動脈血流情況以及腓淺神經傳導情況。
文中數據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組間對比分別給予 χ2檢驗和 t檢驗,采用(±s)和[n(%)]表示計量資料和計數資料,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經治療后,對其治療效果進行評價對比,觀察組潰瘍愈合情況較好,總有效率為77.5%,而對照組潰瘍愈合情況一般,總有效率為50.0%。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對比[n(%)]
經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足背動脈血流情況以及腓淺神經傳導情況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患者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 2 兩組患者相關情況對比[(±s),m/s]
表 2 兩組患者相關情況對比[(±s),m/s]
組別 足背動脈血流 腓淺神經傳觀察組(n=24)對照組(n=24)P值0.7±0.2 0.4±0.1<0.05 43.2±4.1 38.7±4.1<0.05
近年來,隨著糖尿病患病人數的不斷上漲,糖尿病足的發(fā)病率也在不斷升高。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最為嚴重且治療費用最高的慢性并發(fā)癥之一[4]。根據相關研究顯示,在所有因糖尿病住院的相關疾病中,糖尿病足占到47%。而其中5%~10%的糖尿病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足潰瘍,1%的患者選擇進行截肢治療[5]。在其病理方面,糖尿病足是由于外周血管病變所引發(fā)的,小血管病變導致基底膜增厚,血管彈性降低,在灌注壓減低時,患者的小動脈代償性擴張的能力角度,從而會導致局部損傷時充血反應減弱。同時,基底膜增厚也會組織活化的白細胞向組織移動,從而不能及時清除病原菌,導致感染的發(fā)生。
前列地爾是人體自身分泌的生理活性極強的一種物質,又名前列腺素E1,是天然前列腺素類物質的一種。具有廣泛的生物學效應。前列地爾具有極強的擴張血管作用,其藥理性質直接作用在血管平滑肌上,從而抑制交感神經末梢釋放去甲腎上腺素,使血管平滑肌舒張,外周阻力降低,血壓下降,改善末梢循環(huán)情況[5]。甲鈷胺又名鈷賓酰胺,是維生素B12的衍生物,在中央鈷分子上結合了一個甲基基團,主要為周圍神經病變的首選治療藥物。與其他維生素B12相比,甲鈷胺對神經組織具有良好的傳遞性,通過甲基轉化反應促進核酸-蛋白-脂質代謝而促進神經細胞內核酸和蛋白質以及神經髓鞘的合成,從而修復受損的周圍神經[6]。兩種藥物聯(lián)合使用,能夠針對外周血管以及末梢神經進行治療,從而取得顯著的治療效果。該文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患者經治療后,觀察組潰瘍愈合情況較好,總有效率為77.5%,而對照組潰瘍愈合情況一般,總有效率為50.0%。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經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足背動脈血流情況以及腓淺神經傳導情況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患者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給予糖尿病足患者前列地爾聯(lián)合甲鈷胺治療,能夠有效的幫助患者改善癥狀,促進其足部傷口愈合,降低肉芽形成時間。還可改善患者足背動脈血流情況以及患者腓淺神經傳導速度,從而提高治愈率,適合在臨床上推廣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