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墨涵
我小的時候,外婆從江陰親戚家抱回來一只可愛的小貓。因為喜歡吃魚的腦袋,所以“魚頭”就成了它的名字。它小小的嘴旁有六根又長又硬的白胡須,嘴巴上面的那個棗核似的黑鼻子,每次蹭我的時候總是濕漉漉的。
清晨五六點鐘,大家都還在熟睡,“魚頭”就會拖著它那肥肥的、鑲著七八個黃色斑點的身體來到外婆房門前,發(fā)出尖銳的叫聲,提醒外婆快點兒起床,打開家門放它出去溜達溜達。
大概是與徐霞客同是江陰老鄉(xiāng)的緣故吧,“魚頭”經?!霸朴嗡姆健保袝r候一“失蹤”就是半個月。雖然“魚頭”每次都能平安歸來,但是它回來時瘦弱的樣子叫人十分心疼。所以,每次它“旅游”回來,外婆都會給它準備一頓大餐。盛著美食的碗剛一放下,剛剛還趴著打盹兒的“魚頭”便會一躍而起,如離弦的箭一般沖到飯碗面前,半趴下來,大餅似的圓臉伸進碗中,短而濕潤的舌頭狼吞虎咽般地把食物卷入口中。“餓狼”"魚頭”吃飽喝足后恢復了它平時的優(yōu)雅做派,愜意地舔了舔櫻桃般的小嘴,腆著圓滾滾的肚子輕巧地躥上灑滿陽光的躺椅,舒舒服服地臥了下來。暖洋洋的陽光在它光滑柔軟的皮毛上舞動著,“魚頭”瞇著眼半夢半醒,不時發(fā)出享受的“呼?!甭暋H绻隳懜掖藭r打攪它的美夢,尖銳的貓爪會立刻讓你領教一下它的厲害。
“旅行家”“魚頭”在兩段旅程的空隙里也閑不住,上樹、撲蝶、欺負大黃,是它的“保留節(jié)目”。每次看到負責看門護院的大黃狗被“魚頭”強行占窩后那副委屈哀怨的樣子,我們都會忍俊不禁,既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又不得不折服于“魚頭”的彪悍。當然,更多的時候,“文藝青年”魚頭”會靜靜地趴在書桌的一角,陪我一起看書、寫字……
這就是我最喜歡的“魚頭”,一只貪玩、貪吃、乖巧還有點兒霸道的小貓。
吃魚頭的“魚頭”
一只叫“魚頭”的貓,本就能充分勾起大的好奇心,而小作者也確實沒讓我們失望。外形描寫形象生動,細節(jié)描寫極富畫面感,讀罷習作仿佛“魚頭”就在我們眼前。貪玩、貪吃、乖巧,還有點兒霸道,如此多變的“魚頭”,難怪能俘獲小作者的心了。
(李帛)endprint